首页 > 热点 > 正文
砥砺2020·扫黑除恶|扫黑除恶收官之年的常态化新布局
12-31 15:41:03 来源:上游新闻

侦办涉黑案件3300余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1万余起、在逃人员已到案1609名、挂牌督办111起案件、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4731人、查控涉黑涉恶资产5439亿余元……

今年是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

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注意到,近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强调,党中央已明确提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全国扫黑办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扫黑除恶3.jpg

▲2020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主持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并讲话。 图片来源/法治日报

立下“军令状”,督办111起案件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指出,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场激浊扬清、涤荡社会风气、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铺展开来。

作为攻坚年的2019年,“治根”,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大批涉黑涉恶案件陆续进入起诉、审判环节,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2020年收官之年,“治本”,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取得压倒性胜利。12月25日,全国扫黑办举行挂牌督办案件第8次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组数据:111起挂牌督办案件现已判决生效63起,其余48起除2起还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外,预计均能在2021年元旦前后一审审结。111起挂牌督办案件共判处涉黑涉恶罪犯2810人,其中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占50.5%,已生效判决财产依法处置到位率70.6%。

据2020年24期《人民公安》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案件3300余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1万余起,“逃犯清零”行动1712名目标在逃人员已到案1609名,到案率达94%。

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操场埋尸案”、“日月山埋尸案”等大批陈年积案命案告破,这些案件涉案人数多、时间跨度长、社会危害大,告破后极大震慑了犯罪。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4月9日至今,全国扫黑办已举行了8次新闻发布会。每次会议,都要从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大要案件中,精选已办结的3至4起进行分析,这已成为常态。

扫黑除恶1.jpg

▲当地市民给侦办“日月山埋尸案”专案组人员送的锦旗。图片来源/青海公安

扫黑除恶影响广,群众满意度超九成

欺行霸市的“地头蛇”、横行乡里的“村霸”、侵占集体资产的“硕鼠”纷纷落网,不仅净化了社会风气,也极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市扫黑办的同志们帮我伸张正义。谢谢!要是没有你们,我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啦!”2020年3月27日,海南万宁市民吴先生来到市扫黑办,送上一面印着“公正高效 为民解忧”的锦旗,以此表达对扫黑办深深的感激之情。

2020年10月30日,这是一个让青海老百姓拍手称快的日子。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张成虎、马成等39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一案。被告人张成虎、马成一审分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青海日月山埋尸案宣判后,当地百姓双手称快:“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我们百姓干了一件大好事,必须点赞。”“现在这些人都被抓起来了,扫黑除恶,为老百姓伸张了正义。”

此外,各地坚决打击与民争利的黑恶组织,切实还利于民。全国打掉相关行业强揽工程、恶意竞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组织。如在江西赣州,“肉霸”周少波、“气霸”赵水木被打掉后,肉价每斤便宜了2元,液化气价格每罐便宜了20元。

在安徽蚌埠,打掉“刘氏兄弟”涉黑组织后,整治废弃矿山3500亩、造林5700余亩,大洪山地区昔日青山绿水已基本恢复。

国家统计局2020年上半年对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民意调查显示,95.1%的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比2018年同期提高15.1%。全国两会审议“两高”报告时,代表委员们称赞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操场埋尸案”是扫黑除恶的标志性案件。

扫黑除恶2.jpg

▲2019年12月30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任爱军等24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公开开庭进行宣判。图片来源/山西高院

“打财断血”绝后,“打伞破网”断根

牟取不义之财、攫取非法利益,是黑恶势力犯罪的主要目的之一。“以商养黑、以黑护商”是黑恶势力坐大成势的重要特征,涉黑涉恶犯罪分子更是依靠其巨额“黑金”图谋“东山再起”。

北京市密云区高福新案是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大要案之一。高福新集团通过虚列拆迁户、伪造拆迁协议、虚报土地开发成本等环环相扣的手段,骗取、贪污土地开发补偿款高达5亿余元,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涉黑恶财产范围及处理方式、程序作了明确规定,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证依法摧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

决战决胜扫黑除恶收官之战,各地坚持抓捕涉案人员与查清涉案财产同步进行,有效防止黑恶势力转移、隐匿涉黑涉恶资产,运用追缴、没收非法所得等多种手段,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

截至2020年10月底,查控涉黑涉恶资产5439亿余元。其中,资产在亿元以上的涉黑组织528个,查控资产3369亿元,平均每个涉黑组织6.38亿元;涉金融领域708个,占比达20.4%。

黑恶势力财富暴增往往与公职人员非法帮助有关,他们的发展壮大往往与背后“保护伞”“关系网”密不可分。“打财断血”必须与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严惩背后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打财断血”,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打伞破网”,严惩公职人员涉黑涉恶犯罪。目前,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案件中,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4731人,其中厅级177人,处级915人,处级以下3639人。

只有将“打财断血”“打伞破网”结合,才能彻底让黑恶组织土崩瓦解。

山西“70后”任爱军服刑事件引人关注。20多年间,曾在山西黑道赫赫有名的任爱军多次入狱,两次被判无期徒刑。服刑期间,他在狱中住单间、开小灶、用冰箱、用电脑,享受“帝王”待遇,还曾7次违规减刑。2018年,任爱军的“小四毛”黑社会性质组织再次被打掉,牵出93名“保护伞”,山西省监狱系统的领导干部为此“倒下一片”。

黑恶案件涉案资产金额大、种类多,如何精准“打财断血”?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全国扫黑办副主任王洪祥介绍,对涉黑恶案件查控的涉案财产,全国扫黑办要求各地对违法所得依法追缴、没收;对应当退赔被害人、返还案外人的依法及时退赔或返还;对应用于罚金、没收个人财产等财产刑执行的依法执行、上缴国库;对与案件无关的合法财产及时返还。

全国扫黑办指导各地掌握每一起涉黑恶案件全部被查控财产认定结果、处置进展等动态情况,一盯到底,逐案确定财产处置任务书、责任人、时间表,逐案形成台账、抓好落实。明确要求各地在判决生效后3个月内,将涉案财产全部依法处置到位,做到案结事了。

e72e-hhnunsq9843860_副本.jpg

▲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发布的扫黑除恶海报。图片来源/平安铜梁

提供法治保障,扫黑除恶常态化

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怎么做?

在2020年9月召开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推进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部署要谋划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其中提到,要加强法治保障,制定《反有组织犯罪法》等。

这次会议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三年行动收官之后并不意味着这场战役将落下帷幕,而是将“扫”与“除”进入常态化。

“专项斗争收官不等于扫黑除恶放手。”12月25日下午,全国扫黑办召开挂牌督办案件第8次新闻发布会,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在会上说。

陈一新表示,要打好专项斗争收官战。特别是对尚未办结的案件、尚未归案的逃犯、尚未处置完毕的涉案财产,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他强调,将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升级完善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持续提升打击能力水平,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露头就打、穷追猛打,决不让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死而复生、由小转大。

源头治理是治本之策,陈一新表示,要持续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让黑恶势力无处生根。

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的意见稿已起草完成,《反有组织犯罪法》草案已于12月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方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对恶势力犯罪组织的认定、分类、处罚等一系列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日臻成熟,需要专门的法律予以立法认可。另一方面,要推动扫黑除恶工作机制化、常态化,建立健全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保障有法可依。现实中,鉴别一个组织是否黑社会性质组织,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把握“打早打小”与“打准打实”之间的关系,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

恪守法治的要义,方能确保针对黑恶势力的斗争不走偏、不变形。

“这两项法律政策将从打击、预防、保障等各个方面,明确工作举措、压实部门职责,为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扫黑除恶提供坚强法治保障。”陈一新说。

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二维码.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