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一注射疫苗,体内就能产生抗体吗?聊一聊关于疫苗的冷知识
01-25 16:37:45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冷知识

01

世界上第一支疫苗的诞生

疫苗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图片

1796年,英国医生詹纳(Edward Jenner,1749—1823)将正在出牛痘的女孩皮肤水泡中的液体接种到一个8岁健康男孩身上,堪称医学史上最为冒险的一次实验,世界上第一支疫苗由此诞生。

冷知识

02

为什么没有感冒疫苗?

这里首先要区分两个不同的疾病概念,即“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图片

一般我们所说的感冒是普通感冒,学名为“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症状比较轻,没有传染性,病死率较低。

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全身症状重,传染性高,病死率也较高,其死亡多是由流感引起的原发病(如肺病、心脑血管病)急性加剧所导致的。流行性感冒已被证实可以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自16世纪以来,已有多次类似流感大流行的记载。

引起感冒的病原体是复杂多样的,人体呼吸道黏膜破损后,任何微生物都可能导致感冒,而不是哪一种特定的细菌或病毒引发的感染。普通感冒靠人体自身免疫就可以痊愈,一般从发病到康复的周期也就是7~10天,正常人的免疫力完全可以抵抗。所以研究和生产感冒疫苗的性价比并不高,而多重病原体的难题短时间内也无法攻克。

但流感病毒不一样,它有自己特定的组合类别,我们可以针对每一种流感病毒来生产疫苗。流感疫苗最早在1937年研制成功,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为灭活流感疫苗(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IIV),主要为IIV3和IIV4 ,其中包括裂解疫苗 和亚单位疫苗 。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6个月到5岁大的儿童、60岁及以上的老人、慢性病人、医务人员、6个月以下婴儿的家人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在流感季节备孕的女性是优先接种对象,最好在当年的10月底前完成接种。

冷知识

03

并不是一注射疫苗,体内就能产生抗体

疫苗并不是一注射就能让身体马上产生抗体,从注射到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周期。疫苗是通过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动而起作用的,有一个免疫应答的过程。

图片

具体地说,这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识别期,即淋巴细胞识别外来的抗原;第二个阶段是活化期,即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第三个阶段是效应期,即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清除抗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