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慢新闻·看见|8人团队坚守5年,只为给重庆拍一个4分45秒的视频
02-20 16:11:3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卓然/文  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爬到山顶,蚊虫也多得很。”大夏天拍摄时,黄安鹏最怕的就是蚊虫,不是怕他们咬自己,而是怕这些小家伙扑腾上镜头前,尤其是临近拍摄结束时——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近4个小时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黄安鹏和他的小伙伴们拍的是延时摄影,就是他们日前推出的作品《大重庆》。虽然只是第一波的主城篇、虽然成片不过4分45秒、虽然发布后还远远说不上火遍网络……听过了背后的故事,我们才知道这短短几分钟视频来之不易——8个人的团队为此忙了整整5个年头。

微信截图_20190220140844.png

主城雪景

一时赌气

在大坪时代天街的商住楼里,在私房菜、婚纱摄影、桌游吧、小酒馆中,就藏着魔咔影像的工作室。黄安鹏和李化在把客户要的片子交付后,最近几天总算空闲了一些,今(20)日才有时间跟慢新闻记者谈起团队近期出品的《大重庆》。“没办法,我们也要吃饭嘛。”这是黄安鹏的开场白,他说的“吃饭”是在四川、陕西、山西、新疆等地为当地城市创作视觉影像,那是商业性的拍摄,与之相对,自然也有公益性的拍摄,比如现在的《大重庆》,纯粹就是为自己的家乡拍一部风光大片,出发点甚至有点赌气。

微信截图_20190220140957.png

勒是雾都

都是视觉影像从业人员,黄安鹏和赵鑫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2007年前后走到了一起。从那时起,他们也开始接触延时摄影,不断试手。到2014年,已经有了一些小有名气的作品,比如《韵律重庆2014》,放在视频网站上,还真博得了不少关注。比如一家德国电视台,在制作一期关于重庆的节目,联系到初创的魔咔,希望能使用《韵律重庆2014》中的一些延时摄影素材。在双方沟通中,德方的一句话,刺痛了这个团队,“这是不是你们拍的?”

后来想起,对方的质疑的确反映了当时国内的延时摄影现状还是一个起步阶段,技术不成熟,以重庆为主题的作品更是少得可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也证明《韵律重庆2014》拍得很好吗?是刺激,也是激励。魔咔团队当时就决定,出一部更厉害、更全面的延时摄影大片。“我们把其他城市都拍得这么漂亮,不把自己家里弄规矩,出去怎么好冒皮皮啊?”

微信截图_20190220140946.png

晴空万里下的大礼堂

五年拍摄

为了赌这口气,谁都没想到,一拍就是5年。

从2014到2018年,8位主创穿梭于重庆各个角落,目睹了一次次日出日落,攀登一座座高山顶处,沉浸在云雾山中,享受着夜晚流光溢彩。5年拍摄超过600000张高质量RAW照片,汇成1200个左右独立延时摄影镜头,再用10个月后期处理RAW序列时间。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018.png

主城霞光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009.png

江北日落

数据很震撼,可数据也很冰冷,因为它反映不了拍摄时最真实的状态——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得顶着酷暑。这是重庆的天气决定的,夏季的空气最为通透,哪怕明知要遭遇暴晒,他们也在一年中选择最热的两三个月开拍。如果不是固定机位,摄影师还得扛着15斤左右的脚架为了一条素材走上300次。高温酷暑中,摄影团队只能靠药品来降温,“把重庆的藿香正气液都喝贵了。”李化开玩笑地说。他给慢新闻记者算了下,别人是一盒一盒地买,他们当时是论“件”购买,平均下来,一名摄影师一个月要喝上50支。

扛住热是最直观的挑战,而延时摄影的特点决定,一条素材就需要他们待上三四个小时,憋着无法上厕所是一个问题,而要想拍出震撼人心的大景致,登上高楼、高山也是日常必需,解决饮食的办法也叫人哭笑不得。“这么热的天,如此多的设备,谁还想带保温杯呢?就把矿泉水晒热了泡面吃,那时候也不管水开不开了,能泡软就不错了。”

微信截图_20190220140922.png

金融中心的高楼

微信截图_20190220140935.png

长江索道

大礼堂、洪崖洞、大剧院,一个个山城地标呼啸而过;跨江大桥、轨道交通,最能反映重庆特色的出行方式一个不差;CIC、WFC、喜来登双子塔,一幢幢高耸如云的摩天大楼则把充满现代感的山水之城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少观众都发现,这条片子也可以叫做“重庆的一天”——从第一缕阳光掠过南山上的大金鹰,太阳缓缓升起,风云变幻间,把重庆的建筑、山水走了一遍,再到傍晚时分,渝中半岛宵灯亮起,时间大跨度下的变化正是延时摄影的魅力所在。而为了捕捉到重庆的日出,摩咔团队常常凌晨三四点就出发,一直干到晚上10点。“看着累吧,如果能一次拍到满意的素材那就好,如果不行,第二天又要出发,可如果天气、光线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又要再等,甚至可能要等到第二年夏天。”李化告诉慢新闻记者,极具层次感的重庆天际线是《大重庆》不可缺少的元素。摩天大楼几乎每一年都在“成长”,因此同样的机位,从2014年到2018年他们都要不断更新素材。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100.png

日出大金鹰

微信截图_20190220140858.png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重庆吗

并不满意

按照这几位摄影师的估计,片子本来要在2016年推出,可好事多磨,竟然延后了两年多。

期待出片的人其实不少,在一家媒体从事版权法务方面工作的罗先生,日常要与许多重庆宣传片打交道,可谓“阅片无数”,在之前看过《韵律重庆2014》后就一直期待魔咔有新的作品,“我看过不少重庆的城市风光片,但这个团队的延时摄影确实算得上独树一帜,之前的《韵律重庆2014》可以说是第一个系统采用延时摄影手法拍摄重庆的风光片,当时就让我感到惊艳。”罗先生也注意到,如今在重庆,延时摄影开始慢慢普及。“但《大重庆》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他们对天气的苛求,对云光的把握,把重庆大山大水的美丽之境呈现到了极致,都说一花一世界,他们的片子则是一镜一昼夜。”视频发布之后,网络留言也出现了一种有意思的说法,“赶紧把水印去掉,我要截图做壁纸!”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028.png

江北嘴闪电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037.png

有层次感的洪崖洞

外界好评不少,可魔咔团队却认为还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黄安鹏给记者提到了最初的一个设想,“一开始我们希望把静态的人和动态的延时景致做个结合,一静一动更有故事性,或者是把整个大重庆都囊括进来,比如我们拍罗汉寺,又延伸到大足石刻,拍杨家坪的重庆动物园,又延伸到永川的乐和乐都,想法很好,但又怕大而不全,给观众一种审美疲劳,所以我们先剪了主城篇,今年底前再推一个区县篇。”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050.png

楼群夜景

对于这群追求完美的人,5年时间都嫌仓促,真的能在今年再推出一部令人惊艳的片子吗?李化笑了,他们在2016年时觉得实在不能再拖了,便“蓄须明志”,正片推出前都不许剃须,“上个月剪胡子,都垂到胸口了。”这一次,不知道他们又要想出什么办法,来逼自己一把。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114.png

为了拍摄不一样角度的洪崖洞,摄影师从北滨路涉水进入嘉陵江

链接>>>

延时怎么拍,这几个山城取景地请记住

延时摄影,在许多人看来就是把摄像设备放在一处固定,然后让它一直拍就行,可对于追求画质的魔咔团队来说,这样远远不够。黄安鹏介绍,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把单反相机通过脚架固定在一处,每8秒(根据天气、光线、云的流速略有变化)拍摄一次,拍摄250张算一个镜头,后期剪辑不过是10秒左右的素材。“而如果需要拍摄日出日落等时间跨度较大的景色,则需要上千张照片。”这是最基本的技巧,进阶则需要进行移动,通过轨道或者是多机位拍摄等方式拍摄出动态的景象。“所以出去拍摄一次,我们会带上7个脚架、2条轨道,差不多有50斤,一般就两个人,还要爬山登楼,体能消耗挺大的。”

微信截图_20190220141126.png

起得早干得久,拍摄间隙的罗安鹏撑着伞都能睡着。

爬脚手架、上树,哪儿高上哪儿拍。

这其实是该团队多年摸索而成的方法,“那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学,就在网上找国外的教程,能教的也有限,只好自己摸索。”发展到现在,网上能学的拍摄技巧已经不多,“即使是国外的教学视频,也只是在特效和剪辑方面能给我们一些灵感了。”李化在近年还自行设计支架等设备,鼓捣出一套360度VR延时摄影系统,需要4台相机同时拍摄,“戴上VR眼镜后,无论往哪个方向看,都是会动的延时摄影。”

2.png

团队自己设计的四个相机多向拍摄设备

黄安鹏还选取了几个经典的重庆取景地,推荐给一些对延时摄影有兴趣的爱好者。“要拍大全景,当然还是南山上的铁塔和老君洞,这些摄影爱好者都很熟悉,我们去拍日落,差不多下午3点就要去占位置,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好。”要拍日出,建议去两座跨江大桥。“黄花园大桥和菜园坝大桥,要拍日出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但这两个地方更能体现重庆有山有水有高楼的特点,如果想拍更大的景,则可以去歌乐山。”

责编 曹园园 视频刘润 审校 黄艳春 总值班 杨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