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下足“绣花”功夫 绣出巫山之美
07-20 06:58:15 来源:重报集团

TIM图片20180720074308.png

巫山的美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何志宏 摄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巫山正是像“绣花”一样,在旅游文化的打造上精细精准,慢工出细活,绣出巫山独特的文化之美。巫山神女景区的南、北旅游环线以及巫山机场路,都下足了这样的“绣花”功夫。通过精心创意、精细设计,在创新创造中提升景区品质,升华文化价值。

南环线上,因地制宜建起“神女天池”,沿途的星月客栈、梦幻客栈、三峡院子,每一处风格不同,让游客感受别样的高山民宿;北环线上,将建全球最大的“照相机”观景台。根据小三峡特色,设计“水下餐厅”、百米玻璃桥等,让景区品质进一步升级。

通往巫山机场的机场路上,崖壁将成为一条“三峡历史文化带”,墙上的雕塑就像将博物馆的展品“搬”到了路上。游客接待中心、便民服务站、停车场、人行步道、公厕等,配套设施都很人性化,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巫山全域旅游。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巫山的美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巫山神女景区,地处长江三峡巫峡核心景区内。“南看红叶,北看云雨”,南、北环线让你立体畅游神女景区。沿线的雕塑、景点等,如珍珠散落在山林,旅游环线将珍珠串成项链,变得光彩夺目。

在建的神女景区北环线上,你将看到全球最大的“照相机”——高达21米的“三峡风景眼”,尽览巫峡烟云。5组以神女爱情故事为主线的雕塑,点缀在北环线上。今年10月,北环线将正式竣工迎客,可以在此感受“神女恋城·红叶巫山”的神奇韵味。

三峡风景眼 看最美巫峡夕阳

神女景区北环线,起点位于骑马岭,终点为梨树垭,全长23公里,是神女景区首条水陆旅游大环线。

从巫山县城出发,通过盘旋的山路到达山腰处,云雾已在脚下。青山、峡谷、河流若隐若现,眼前是“雾绕千峰秀”的美景。

巫峡云雨,摄影师定格了很多美不胜收的风景。以此为灵感,在北环线上,设计了两处观景平台,“三峡风景眼”就是其中之一。

“三峡风景眼”是啥样?巫山县旅游发展集团公司董事长税华介绍,以“照相机”和“帆船”为创意元素,在巫峡之上建造“全球最大的照相机”。建筑总高度21米、共三层,一层为艺术作品展览销售空间;二层为巨幅针孔相机实时成像及游客作品展览区;三层为茶咖休闲空间及摄影区。

观景台是“相机”、玻璃窗是“镜头”、楼梯是“胶卷”……按相机原理设计的室内观景平台,可容纳百余人同时观景。游客可以透过“镜头”,看到最美的“巫峡夕阳”,成为“长河落日圆”最佳观赏地。

神女与楚王的传说,流传千古。沿线5组以神女爱情故事为主线的雕塑,高约5米,设计是双手的造型,来表达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相守。

走心的设计 带你空中俯瞰三峡

每年的11月,大量游客来到巫山看红叶。以前,只能乘船欣赏山上的红叶,而已投用的神女景区南环线,让你换个角度看三峡。神女天梯、神女天池、特色民宿……走心的设计,领略三峡之美。

税华介绍,神女天梯——黄岩垂直观光电梯,垂直高度达220米,被誉为“世界第一梯”。双向可同时乘坐42人,今年红叶节前可投入运营。

特色民宿三峡院子,已经成了“网红”。9户民居的危房改造成的民宿酒店,田间鸡鸣犬吠,野花随风摇曳,唤起了人们的乡愁。星月客栈、梦幻客栈,也让游客体验特色文化。

高山上打造景点,有想象不到的艰辛。没有路,只能靠“骡子运输队”。爬山涉水、肩挑背磨,靠坚韧顽强的精神,硬是修复了神女庙,建成了高山索道。至今,“骡子运输队”仍在发挥作用。

品质在细节 博物馆搬到了机场路

一路一景,巫山将公路建设与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结合,形成了一条条文化路、景观路。在建的巫山机场,四周云雾环绕,海拔高度超过了1700米,是名副其实的“云端航母”。机场路新建段全长15.18公里,将是“三峡历史文化长廊”。

巫山县交委主任李元华介绍,机场路沿线的崖壁上,会有陶罐、泥俑等雕塑,就像把博物馆展品“搬”到了机场路,让游客了解三峡历史文化。

在机场路上,春天看花、夏天看云、秋天看叶、冬天看雪,四季风景如画。每年春天,曲尺乡的李花开遍山岭,形成“三生三世十里李花”。今年3月,首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到了采摘季又是脆李累累,机场路成了临空亲水旅游廊道。

巫山小三峡旅游提升规划中,还设计了“水下餐厅”、百米玻璃桥等,都有望成为“爆款”。

“我们将水上观光游览向水陆互动转变、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李元华说。

关键词:红叶

林旅融合 山水与红叶相映生辉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等到满山红叶时》的电影,让峡江两岸的红叶被人熟知。许多年后,巫山红叶在每个深秋及入冬时节层林尽染,扮靓了巫山城。

巫山县林业局局长熊平说,待巫山红叶全面盛开之时,将在重岩叠嶂之中,美若绚烂的朝霞,艳如黄昏的云霓。

林旅究竟怎样融合?如何更好地打好“红叶牌”?熊平说,总体围绕三点出发:第一,如何培育好这美丽三峡的一抹红叶;第二,如何以发展红叶生态科普为核心,探索自然资源增值;第三,如何延伸巫山红叶独有文化,打造国内乃至世界的文化体验目的地。

今年,巫山林业人明确了两大主攻方向——发展生态林,红叶为主;发展经济林,脆李为主。计划到2020年,全县红叶面积拓展至20万亩以上。

当然,红叶并非巫山独有。早就有“北有香山红叶,南有巫山红叶”的说法,米亚罗红叶也享誉西部,国外还有风靡全球的加拿大枫叶和日本京都红叶。但是,这些盛产红叶之地,大多没有一江碧水与之相邻相伴。熊平认为,阅尽奇山异水,走遍神州大地,唯有在长江三峡才能见到这“碧水映红叶”的独有景致。

“目前,西南大学、重庆林科院等技术团队,已在着手研究巫山红叶呈色色相及呈色时间的关键因子。”熊平透露,当地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培育出2至3种增艳、抗病等特性红叶新品种。未来,山水之美与红叶之美将更加相映生辉。

目前,巫山已规划建设规模3000多亩的巫山红叶博览园,引种五大洲红叶品种。“到2021年,游客有望乘坐热气球俯瞰巫山全景。”熊平说。

关键词:诗词

行到巫山必有诗 神女应无恙

000.png

建设中的“神女天梯”。

每个夜晚,章玉新都会坚守在全挂式垂直高度达220米的“世界第一梯”面前,他的职责是确保“神女天梯”施工现场运行顺利。

“外挂式垂直电梯分上下两部,4米每秒运行速度。整个运行过程不到1分钟……”章玉新说,8月5日前,该项目土建工程主体计划完工,今年11月巫山红叶节前,这个浩大工程就将投用。

章玉新是巫山县全景旅游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之一,多年从事旅游文创建设。他认为,如果把交通比作区域发展的基石、旅游比作高飞的翅膀,那么文化就是一颗动人的明珠。

自古以来,巫山引来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和吟咏,如唐代元稹为悼念妻子作的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李白《清平调·其二》中“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如王安石《巫峡》里的“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

章玉新认为,对于巫山云雨另一种诠释,呈现在巫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如神女、云雨、红叶,如今已成为巫山打造中国恋城的核心标志;依据巫山云雨的创意,建成“朝云”、“暮雨”、“文峰”、“高唐”4个风貌性公园;位于神女峰之巅的神女庙目前已复建完成,刘禹锡在《巫山神女庙》里写的“巫峰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将再现于世等等。

“行到巫山必有诗。”章玉新说,神奇的文化积淀,熏陶着大山大河中的巫山人。这是一种力量。

关键词:民宿

巫山云雨中 民宿文化崭露头角

TIM图片20180720074340.png

巫山民宿文化崭露头角。

去年巫山国际红叶节期间,巫山首个乡村民宿群落——“三峡院子”开始试运行。

而今,“秋月瓦庐”、“清溪野渡”、“恋城小筑”、“秀峰云宇”等7栋民宿院群,每到节假日一床难求。

巫山民宿文化有何特色?以“三峡院子”为例,民宿群落位于巫山县建平乡,在海拔900米的山腰依山而建,与神女峰景区遥江相望。这里春拥桃李、夏揽青山、秋叹红叶、冬卧白雪。

在这里,土危房被赋予崭新生命。石墙上镶着破罐、石磨盘、木头;拆迁的牌坊当作茶台;门前的脆李树依旧开花结果;老砖瓦修旧如旧,破损部分用于墙地面修饰。这里的每一角落,悉心保留着三峡民居的老物件和老痕迹。

正赶工建设的8号楼“暮雨山堂”,其设计者喻蜀安,曾参与过成都宽窄巷子的设计工作。

年少时,喻蜀安乘船前往巫山写生,探寻古诗中的这块不凡之地。这一次,年过半百的喻蜀安,戴着棒球帽,拿着图纸和施工图,再次凝视巫山云雨。决定将巫山本土气候、人文、高山风貌,一并融入当代建筑理念中。

“暮雨山堂”占地面积2117平方米。20余客房散步在四个庭院和四所景观房之间,通过一处无边水池相连。庭院以坡顶反盖为顶,以巴渝民居传统的夯土墙为表,中通天井。其建筑妙处在于,雨水并不低落庭院,皆通过明沟暗渠收纳于无边水池中。

喻蜀安认为,当地将民宿产业纳入全域旅游规划,其诱人之处在于,对三峡民宿文化作有益补充和示范。

策划:管洪 统筹:李鹏

采写:重报集团记者 张莎 蒋艳 李琅 李析力 刘艳 唐彤东

重报中央厨房出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