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建设中的渝昆高铁缙云山隧道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璧南河
02-11 17:14:58 来源:上游新闻

渝昆高铁缙云山隧道出口临近璧南河,是属长江一级支流。在隧道建设中,如何保护河水不受影响和污染?让美丽的家乡河不“喝”污水,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呵护绿水青山,近日记者专程走进这个“绿色”隧道了解它的环保奥秘。

“隧道内涌水较多,施工各个环节产生的废水也不少,但这些水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污染环境。”中铁十一局渝昆高铁项目四分部支部书记赵宇介绍到,他们在缙云山隧道出口外面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225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对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后排放。

走进污水处理站,施工中各个环节产生的废水汇聚于此,排进来的生产废水含有泥沙,所以第一步就是去除水中的泥沙。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隧道施工面钻孔废水、爆破后降尘废水、喷射混凝土和注浆产生的废水,以及被污染的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隧道施工废水一般呈碱性,主要污染因子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如果隧道施工废水不经过合理处置而直接排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中铁十一局项目管理团队在进行隧道施工的同时,就同步规划启用污水处理站,他们花费170多万元建设了这个污水处理站,每天可处理污水200多吨。同时项目每天还安排专人进行“日巡查”,每6小时检测一次处理后的水体,强化对水体的动态监管。处理后的废水可达地表Ⅱ类水标准,符合国家Ⅱ类水相关标准。为了不让水直接排放到农田,项目还专门搭建了一根长达2公里多的排水管,将水直接排到璧南河支流。

今年70岁的村民张大爷在璧南河边住了50多年,他告诉记者“以前年轻的时候就知道铁道兵,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新中国修铁路,方便老百姓出行。没有想现在作为建筑单位不光为我们修铁路,还保护我们的河流,真是要为他们点赞!”

在出水口,赵宇用矿泉水瓶接上满满一瓶水,只见瓶中的水已经恢复清澈。“我们将继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建设绿色品质工程,绝不让母亲河“喝下”一滴污水。”赵宇说。

新闻多一点:璧南河全长95公里,是璧山境内最大的一条次级河流,流经境内8个镇街,流域面积442平方公里,被璧山人誉为“母亲河”。 2010年开始,打响璧南河治污保卫战。通过深入实施河长制,创新推出河长制责任“树状图”,通过智慧河长系统监管污染企业和污染源,新建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站)60余座,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水质治理,让璧南河水质得到了进一步好转。

上游新闻记者 鞠芝勤 刘力 签约摄影师 夏首安 特约记者 侯利 邓豪 赵宇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