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延长专硕学制至3年,对学生是喜还是忧?
2022-09-25 12:25:22 来源: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近期,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引人关注。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南京师范大学拟将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的学制由之前的2年更改为3年。福建集美大学除学科教学(语文)外的所有全日制教育硕士领域、全日制机械专硕、全日制交通运输专硕的培养学制更改为3年,全日制会计专硕培养学制更改为2.5年。此外,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也对专硕学制进行了延长。

一直以来,专硕学制2至2.5年、学硕学制3年,已成惯例。2009年3月,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曾提出“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在“教学要求”部分,指出“学习年限一般2年,实行学分制。”不过,过去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开始了对专硕学制的调整。此前,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明确延长部分专硕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学”与“专”之分,其中,学硕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也涉及为博士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培养学术后备梯队;而专硕则侧重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我国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在学位制度、培养模式、人才输出、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但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比如,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此外,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在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人才需求与就业状况的动态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多元投入机制需要加强,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仍需创新。

对此,《新京报》发表评论指出,“讨论是否延长专硕学制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专硕的人才培养定位,专硕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学硕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其次,要根据专硕的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与学硕不同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要实行双导师制,推进产教融合等。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确定用多少时间实现培养目标了。” 

《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则认为,确定专硕的学制,除了要注意学硕和专硕不同的培养定位,同时也要看到“各个学校不同专业的专硕培养定位和要求也不同。”文章写道:“当延长专业硕士学制成为一个普遍趋势,给人的感觉是,3年专硕比两年专硕更有含金量。其实不然。专硕的培养质量关键要看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过程管理与过程评价。”着眼于培养目标去延长学制,提升专硕培养质量,意味着学校要进行广泛而科学的论证,梳理出目前专硕培养中存在的师资、课程、培养方案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学制延长,也影响着学生对学业、就业等方面的考虑。据澎湃新闻报道:对于专硕的学制变化,有学生表示“喜忧参半”。“喜”的是延长学制带来了找工作的一年缓冲期;“忧”的则是这多出来的一年同样带来了学费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近些年,随着专硕扩招,一些学校既有的教学生活设施面临一定的压力。学制年限被拉长,对在校外租房的学生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学校在调整专硕学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诉求,既要充分论证学制年限拉长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其现实可行性,最终立足培养目标,做好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