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十几元拥有“直升机购买记录”,这种炫富播主能信吗?
2022-08-06 07:05:29 来源:中青报

如果你常在手机上“刷”短视频,各路网红形形色色的“炫富”套路,八成不会让你感到陌生。近日,《法治日报》的一篇报道,将目光投向了短视频平台上入驻的“炫富播主”。据报道,在一些电商平台,只需花费十几元,便可购买大量制造“高端人设”的素材,如奢侈品、豪车豪宅、余额账单、旅游休闲甚至直升机购买记录等,从而让一名普通播主摇身一变,成为镜头前的“超级富豪”。炫富者到底是真富还是假富,也因此让人不由得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这类播主及其“作品”,有人十分反感,认为这是拜金主义不良风气的具象化体现,也有人直言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视频中那样的“有钱人”。对这些“炫富播主”加以分析,其中既有纯粹出于虚荣、通过炫耀获得精神享受的人,也有以“炫富”为噱头吸引流量,进而植入广告、直播带货,以此牟取利益的人。

此前不久,有一个名为“王澄澄”的短视频播主,因高调炫富行为引发广泛的争议。当时,引人质疑的焦点在于她的亲属具有公职身份,与其在视频中展现出的巨大财富不相称。事后,有关部门和网友调查发现,她在视频中炫耀的“私人飞机”“超级豪宅”等细节,都是以取巧的方式拍摄而来,而非其真实个人财产。但是,纵然知道她是假炫富,这些容易让人联想到特权的内容还是让人很不舒服。当然,因为与公职人员相关,这起案例显得相对特殊。无论如何,主流舆论对“炫富风”盛行网络的反感,由此可见一斑。

互联网时代,绝大多数流行元素之所以能流行,在于它们击中了公众的某种“情绪痛点”,炫富视频也不例外。对“炫富播主”而言,人性中自带的虚荣心与嫉妒心,正是为其吸引流量与人气的最佳养料。因为虚荣,不少人希望自己能有公开炫耀的资本,哪怕只是作为“炫富播主”的粉丝在直播间里“双击666”,也能让他们感到与有荣焉。因为嫉妒,也有不少人会专门去找“炫富播主”的茬,这同样能让这些播主靠着“黑红”收割流量。

吸粉也能赚钱,挨骂也能赚钱——这种“横竖都是赚”的生意,自然不乏想要入局的人。通过炫富视频,看视频的人发泄了情绪,做视频的人得到了流量,似乎是某种“双赢”。然而,在“各取所需”的表象背后,此类现象有着不容忽视的负外部性。不论是网络生态还是社会风气,都会受到这股“炫富风”的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短视频平台而言,“炫富风”最大的问题就是削弱了平台内容的真实性。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哪个炫富视频会注明自己是虚构的。因此,那些“包装”出来的“炫富播主”本来就是在欺骗观众,这也违背了短视频平台为用户“记录生活”的初衷。放任这类视频“野蛮生长”,必然让平台变得乌烟瘴气,乃至拉低整个网络环境的信息质量。

而对视频观众尤其是未成年观众而言,炫富视频盛行,也会对人形成价值观层面的误导。在这类视频的评论区,常常会出现把金钱当成人生成功唯一标准、崇拜富人贬低穷人、宣扬“丛林法则”的言论。对于这些观念,主流舆论向来持有鲜明的批判立场。但社交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分众分层、圈层分明,在某些特定的小圈子里,这些不良价值观很可能会形成“回音壁效应”,对部分观众的三观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这种风险,社会各界还应设法予以阻止和纠正,进而让社会风气不受污染。

今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文旅部联合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规定:网络主播不得有展示无节制奢靡生活,贬低低收入群体的炫富行为等。对此,平台还需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生态治理。网络主播也应认真审视自己的做法,通过正道引流赚钱,避免背上沉重的“道德欠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