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今日评论速览 | 免费授权不等于变相鼓励抄袭
2022-05-26 10:47:16 来源:上游新闻

5月26日国内主流媒体观点聚合:

免费授权不等于变相鼓励抄袭

5月25日凌晨,“北大满哥”发布视频再次回应奥迪小满广告文案抄袭事件,称愿意接受奥迪和上思广告负责人的当面道歉,目前三方已经达成协议,将文案免费授权。有网友称赞“北大满哥”不为利益、只为呼吁保护原创的行为“格局打开了”。也有人认为如果轻飘飘的一句道歉就能解决问题,会让抄袭者更肆无忌惮,还会给要求赔偿的原创作者带来压力。

一个人作出个人选择时,需要达到何种影响力,才需要去考虑“假如大家都像我这么做”会怎样?近来,不索赔、1元索赔的反对声越来越多,每个当事人的个人选择或个体行为都足以“移风易俗”了吗?其次,损失厌恶心理告诉我们,失去的痛苦会大于得到的快乐。做了好事要不要接受奖励,和被侵权了要不要赔偿,是两码事。其他原创作者如何维权,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损失等因素综合考量,而不是找个参考案例模仿别人。最后,既然相当数量网友认为“北大满哥”应该巨额索赔,想必其他原创作者正当索赔也不会被视为“不道德”,“不良示范”和“道德压力”更无从谈起。

南方日报评论认为,免费授权不等于变相鼓励抄袭,广告行业乃至互联网内容产业对版权问题的反思和改进,才是维权的目的所在。不妨尊重当事人选择,把目光转移到反抄袭机制上,共同努力,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游戏公司退还未成年人充值金额不应“打折”

连日来,多位家长向媒体反映,疫情期间,孩子利用上网课时间用家长手机偷玩游戏并充值上万元,软件应用平台、网游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拒绝退款。多家公司“打折”退款。

贵州吴先生的遭遇就能说明问题,孩子第一次充值4万元,游戏企业只退3.3万元;孩子再次充值,有游戏企业只退款65%,有游戏企业表示第二次申请退款,不退。

究其原因是,有的企业设置了最高退款限额65%,有的企业表示“一个家庭只能受理一次游戏退款”,并把责任推给监护人。不可否认,监护人在孩子充值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游戏企业“打折”退款或者拒绝退款的做法,并没有法律依据,相反,还可能违反了现行政策和法律规定。对此,家长应该通过投诉起诉渠道寻求全额退款;有关部门也要对这种退款“打折”,采取对策完善制度“补丁”。

北京青年报评论认为,无论是行政监管还是司法审理,都不能容忍这种退款“打折”行为,否则,游戏企业还会诱惑、纵容未成年人打游戏充值以获利;未成年人可能会越陷越深,影响身心健康;相关家庭则面临经济损失。所以,从相关政策到司法意见,都应该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孩子打游戏充值,退款绝不允许“打折”。

“制止家暴可认定见义勇为”,如何落地是关键

近日,河南拟出台《反家暴条例》,该条例明确了个人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依法予以确认。鼓励见义勇为制止家暴,实际上是在鼓励社会力量的介入,给予受害者更多支持和保护。这反映了立法者背后的考量——保护弱者的同时,也为行善者扫除后顾之忧。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即使法律鼓励见义勇为,救助者有时还是会面临困境和纠结。这是因为家庭的事,外人很难作出完全公正客观的判断。制止家暴要被认定见义勇为,关键就在于司法认定是否顺畅。比如:受害者和好后会不会站到施暴者那边,制止者如何自证清白?制止家暴难免遭遇肢体冲突,是否存在以暴制暴的嫌疑?这些疑问都会增加人们出手相助时的心理负担。

光明日报微信公号评论认为,只有越来越多现实中的公正判罚案例出现,才能打消人们心中的顾虑。好的法律规定以外,辅之以有效执行的司法实践、完善的司法解释,也是重中之重。无论如何,不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提醒服务”,更贴心的公共服务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自半年前开始创新探索“提醒服务”。该区整合43个部门的力量,开展从“提醒”到“办结”的全周期服务——编制3张提醒服务清单,梳理4类提醒事项,采取5种提示方式,提供6种办成渠道,向社会公开承诺“提醒为开始,办成才结束;事前未提醒、首违不处罚;无条件补救、部门来承担”。

据悉,温江区探索实施的“提醒服务”主要有四方面内容:部分延续类政务服务事项、市民首次申办事项、部分临发性事项、惠企便民的改革举措。这些服务类事项大多是与个人、企业权利紧密相关的,也往往是现实中需要解决的事项。将这些事项作为“提醒服务”的内容,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务实之举,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提醒”作为服务内容之一,也是对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效的一种践行。

中工网-工人日报评论认为,相比“提醒服务”本身,推行此项制度的初衷、效果更值得称道——不仅满足了公众的办事需求,而且链接各部门职能进而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效率,持续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地方软实力。类似改革有望提升公众的幸福指数、体现城市温度、擦亮城市名片,使其更有魅力和活力。类似的举措,多多益善。

硕博“超长待机”?除了清退还得管好过程

研究生“超长待校”十几年却始终无法顺利毕业,高校掀起“清退潮”,甚至有的一次性清退逾百人……据半月谈报道,近年来,高校“超期硕博”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高校教学资源被挤占、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引发社会讨论。

硕博研究生为什么不能如期毕业?这中间,有高校盲目扩招的因素,不少学校“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大干快上争取硕博点,但学生招进来了,师资、实验室等软硬件却跟不上,导致研究生毕业有心无力。此外,过于严格的论文要求,以及导师的个人因素等,都会成为硕博研究生能否如期毕业的障碍。比如,以浙江大学为例,在读博士生需发表两篇SCI文章,且对IF有要求;武汉大学则需发表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学科不同要求也不同。

治理硕博“超长待机”,就应该对症施治,而不能只剩下清退这一种途径。具体而言,一方面,还是要把好“入口关”。另一方面,也要把注意力从注重结果逐步转移到结果与过程并重上来,建立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监测体系。光明网评论认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前程,也是教育机构的体面。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这批本该是精英的人才不闻不问,甚至“放羊式管理”。

上游新闻评论部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