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今日评论速览 | 警惕以借为名搞寻租
2022-05-16 11:05:56 来源:上游新闻

5月16日国内主流媒体观点聚合:

警惕以借为名搞寻租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纪委监委发出该市广陵区原副区长叶浩被“双开”的通报,其中提到其“借用管理服务对象钱款不付利息”。

梳理近年来相关案例,“借”字可谓是屡见不鲜,“借”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借车、借钱、借房;向老板借、向企业借、向下属借,虽然名义上是“借用”,但实际早就变了味。向有管理和服务关系的对象借用、“长期”“无偿”借用,表面上你情我愿,实际是用手中公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如不付利息、无偿使用等,是典型的以权谋私。党纪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住房、车辆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将视情给予相应处分。此外,党员干部久借不还,或以借为名行非法占有之实,就变成了受贿,不仅违纪,还涉嫌违法犯罪。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评论认为,行使公权别夹私念。于公于私,为人为己,有些东西,有些宴请,有些服务,还是不借、不用、不吃的好,千万别因“借”生腐、由“借”变贪,赔上人生、赌上家庭,最终祸到临头悔也迟。

让残疾人就业议题不再“隐形”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社会公共讨论中,数量“再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超龄农民工、女性劳动者等群体都曾是被关注的焦点,但占到全国总人口约6.21%的残疾人群体却长期处于“隐形”状态。

官方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近1800万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截至2021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达880多万人,仍有800余万就业年龄段持证参加人未实现就业。如果考虑到现实中存在的“挂证”现象——企业为避免缴纳高额残保金而雇佣残疾人,支付最低工资但不用到岗,那么实际上未实现就业的残疾人规模或更大。

光明日报客户端评论认为,虽然他们肢体或心智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但他们同样应享有就业的权利。对他们来说,就业不仅意味着获得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更是融入社会、冲破自我“天花板”、追求幸福生活的一条可贵途径。他们的权利和权益、困境与难题应该也必须被看见。因为,从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我们”。

考研“保过班”岂能明火执仗

考研培训行业迅猛发展,也衍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一些考研教育培训机构开设天价“保过班”,声称配备“优良师资”,并拥有所报考学校的“内部资源”,打出“保证”通过复试等旗号,收费动辄便十几万元。实际上,“保过班”言过其实,培训机构打出的“失败即退费”,真要退费却并不那么容易。至于“优良师资”,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一些高校的在读研究生。至于培训机构说的“内部资源”,“保证”通过复试,一些高校就曾明确表示,与学校无任何关系。不仅如此,考研机构还存在“流水线式”教学等问题。

针对考研机构存在的各种问题,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考生,则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相关部门更应加大力度整顿考研教育培训市场,要从源头抓起,严格审核这些培训机构资质,严格把关。考研培训机构“虚把式”需要监管“实功夫”加以遏制。此外,对考研机构“流水线式”教学问题,则要让研究生考试“去应试化”,要创新招生机制,重视研究生专业素质培养。这样才能抓好源头治理,有利于遏制考研机构“流水线式”教学问题。

广州日报评论认为,考研热背后“虚火”不少,要规范考研培训行业,完善招生机制,降虚火、挤水分,通过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更好保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突破医养深度融合的瓶颈

据央视报道,“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实施老年医疗护理提升行动,增加老年医疗护理资源,提升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医养结合概念提出已有几年,一些瓶颈难题始终难以突破,出现了重医轻养或重养轻医等现象。即使新成立的医养结合机构,有时也难以实现两者深度融合。数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人才缺乏等,也制约着医养结合的发展。

这次行动计划,数量扩充和质量提升的力度前所未有,医养结合有望迎来一次质的飞跃。比如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能力,意味着养老机构将实现医养平衡发展,医的分量甚至要大于养的分量。此外,明确部分床位利用率不高的二级医院转型扩建,则是从医疗机构的层面,显著增加医养结合床位。

深圳特区报评论认为,医养结合除了需要在机构内提供服务,还应该将服务延伸到机构之外。此次行动特别明确,要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这就使得医养结合的服务触角向社区和家庭广泛延伸。紧密无缝的医养结合,让老人无论在家还是在机构内,均能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享晚年美好生活。

民航安全生产细节不容忽视

5月13日,中国民航局召开4月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民航局负责人表示,不管是“灰犀牛”事件,还是“黑天鹅”事件,发生前都有细微的征兆和迹象,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抓好当前民航安全工作。

今年以来,民航生产活动发生了飞机场内拖移机务被碾压身亡、飞机降落跑道外接地、起落架安全销未取下导致飞机返航等多起不安全事件。这些不安全事件及MU5735航班空难,严重影响了国内旅客对民航安全的信心。

民航局负责人警示要求的实质,是为人们熟知的海因里希法则。这一法则能够适用于任何生产活动,在民航生产活动中可理解为一件严重事故征候的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不安全事件和300件潜在的不安全隐患。以此法则来进行预见性生产安全管理,目的就是为了预防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参与者始终重视生产安全细节。飞机在设计之初就装载了多套安全冗余系统,能够帮助机组人员解决各种突发情况。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实现完全安全,人才是民航飞行安全的核心,因而便有了民航生产各流程岗位的标准作业程序(SOP),要求民航从业者严格遵照SOP进行安全生产。光明网评论认为,在民航生产活动还未恢复往日忙碌光景时,不断强调民航生产安全,认清当前严峻的安全形势,防患于未然尤为必要。

上游新闻评论部综合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