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治理无证学科类培训,强化监管之外还需要什么
2022-05-14 10:40:37 来源:光明网

近日,北京市“双减”工作专班对无证组织学科培训进行集中执法检查,查实15起典型案例。针对这15家机构和个人的违法行为,教育部门移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北京市区“双减”工作专班表示,将持续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严查各类违规培训,属地街道乡镇和社区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压实物业部门管理责任,教育引导房屋产权人不为违规培训提供便利,在本域内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

如何治理无证学科培训,这是“双减”深入推进面临的现实难题。推进“双减”之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大幅压减,有合法资质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在规定时间开展培训,且按照政府指导定价收费,这使得学科培训供给大大减少。但从现实看,学科类培训需求却没有同步减少。据有关调研,无证违规培训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卖方市场”,这部分培训游离在监管之外,不但制造培训乱象,也导致学生的培训负担与家长的培训教育没有得到真正减轻。

针对学科类培训转向地下、家庭进行隐形、变异经营的问题,监管部门早已发布规定,明确加强监管。但这类没有合法资质、分散到小区物业、得到家长“掩护”配合的培训存在认定难、监管难、查处难等问题。

从教育角度看,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存在是满足少部分学生的差异化教育需求,这部分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治理学科类培训机构,应该致力于治理进行超前教育、提前教育,制造教育焦虑的学科类培训,而不是让合法的学科类培训机构难以生存。学科类培训转到地下、家里,这会导致监管更难,且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对无证培训显然要严格治理,不能纵容其野蛮生长。但治理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当前最为重要的,一是要合理定位学科类培训机构的作用,二要拿出切实措施疏导学生家长的培训需求。

家长要理性选择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看清机构有无合法资质,签订格式合同,按规定缴纳学费,重视维护自身的权利。疏导学生家长的培训需求,则需要多管齐下。其一,破解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从严监管校外学科类培训之后,学校教育的作用更为重要,此前存在的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会进一步放大,办学质量高的学校推进课后服务,受到家长欢迎,而薄弱学校的家长则担心孩子接受的教育与质量高的学校差距拉大。如果不能尽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薄弱学校的学生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会增强。因此,各地要意识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紧迫性。

其二,破解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我国已经提出要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然而推进这些改革,陷入知易行难的困境,中高考还强调按分数排名录取学生,而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也依旧存在,这也就让家长有提高孩子分数、进入更好学校的现实教育需求。对很多家长来说,当前的“理性”规划,是“怎么能提高分数就怎么来”的规划。只有教育评价改革在现实中落地,才会引导家长做出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理性规划。这是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同时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所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