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渝论 > 正文
加快构建融合型职业教育模式的对策建议
01-27 08:45:16 来源:

2022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双优”“双高”计划,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技能型社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快构建融合型职业教育模式,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对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意义重大。

当前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缺乏良性互动,企业行业“用工难”与职教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究其根本在于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失衡。一是人才供给数量不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重学历轻技术”的狭隘人才观,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愿意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数量不足,从而造成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短缺。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且人才缺口仍在不断扩大。二是人才供需不匹配。现行职业教育学生实操时间有限、技能培训场景不丰富,理论与实操结合不紧密,未能精准匹配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难以满足技能型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供给的更高要求,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不能就业或低质量就业。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构建以师资共享、专业共建、设施共用、人才共育为核心的融合型职业教育模式,为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力促进师资共享。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对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需要大量专业实践经验丰富、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办学保障。传统观点提倡扩大职业院校专任教师队伍,但是当前职业院校并非教师数量不够足,而是结构不够优,特别是高水平专业技术课程教师紧缺,“工匠型”“双师型”教师尤为不足。融合型职业教育就是要建立一个高度共享的由教师、技师、工匠、行业领军人才等构成的师资平台,打破校与校、企与校之间单元授课模式,鼓励教师、技师、工匠、行业领军人才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授课,让教师多上课、工匠进课堂、行业领军人才上讲台。

着力推动专业共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稳定优质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培养出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实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只有在专业设置、实践培训方面精准匹配国家战略及市场主体需求,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为职教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就业机会。一是职业院校要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充分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市场主体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二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要与职业院校共建与其需求相对应的专业,因地制宜地为社会培养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政府要支持政行企校的深度互动,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企业成长、人才培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通,促进政策、行业、专业、技术精准衔接。

着力实现设施共用。实训是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保证。高质量职业教育离不开一流的实训基地。然而,部分职业院校“各自为营”追求“大”与“全”的实训基地建设,造成重复投资、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融合型职业教育强调最大限度提高实训基地设施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减轻政府、学校、企业的资金负担。一是鼓励学校之间共享实训资源,职业院校根据优势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在不同优势专业院校之间“互通有无”。二是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向职业院校提供设施设备,院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需求,利用不同企业设施设备,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三是鼓励第三方机构建设高质量综合实训基地,市场化承接实训项目。利用综合保税区资源等优势,鼓励有关机构在综合保税区建设不同类型的专、特实训基地,实现政府与院校企业减少投入、学生获得先进技术和高级技能实训机会的双赢。

着力加强人才共育。人才共育就是要打通和整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教育资源,拓宽和渗透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领域和深度。一是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要纵向贯通,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要横向融通,中职、高职、本科职业院校之间技能互训,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梯队,共同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合作开设专业学科、开办定制班,共建实训学院和产业学院,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共同培育实用型人才。三是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以优化办学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定制培养专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四是打通职业院校和普通教育院校学生顺畅的交换及转入渠道,共同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者:陈瀚谕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