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渝快报 > 正文
从“孕育”到通车历时14年,揭秘巫镇高速背后的故事
2023-12-04 13:00:46 来源:上游新闻

高差达700多米,“天路”如何实现天堑变通途?

一座座桥梁飞跨云端,一条条隧道穿行于高山间,托举着一条“天路”穿云而出,这就是目前全国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巫镇高速,它打通了陕西和重庆的山水阻隔,两地首次实现高速公路直连互通。

从初次“孕育”到建成通车,这条路历时14年之久,修建这条高速公路到底有多难?12月4日,巫镇高速正式开通,上游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揭秘这条“天路”如何实现天堑变通途。

孕育

14年前首次启动项目 难度太大被搁置

一条高速公路从孕育到建成通车,历经了14个年头,在重庆高速公路建设史上,这样的工程并不多见。

祝建平是巫镇高速“成长”的见证人,作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巫镇项目负责人,早在14年前,他就首次接触到这个项目。

2010年,重庆开始对巫镇高速线路走向进行设计,并纳入重庆3000公里高速公路规划中。

然而,经过一系列勘察设计,得出的结果是:要修这条路,难!很难!非常难!

祝建平介绍,如果线路沿大宁河西侧进行布线,由南向北一路爬坡,要从海拔约200多米的巫溪县城,一路爬升到海拔1000多米的陕西镇坪县境内,高差太大。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团队另辟蹊径,选择沿溪展线方案,也就是路线经过巫溪县城后,沿大宁河河岸两侧峡谷进行展线,然而,这种方式很快也被否定。

“按照这个方案,整条线路长度将增加近10公里,既不符合高速的便捷,建设成本也相当高。”祝建平说,经过初略计算,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修,这将成为当时重庆造价最高的一条高速公路。

基于种种原因,巫镇高速建设被迫按下“暂停键”。

2017年,随着重庆交通建设三年行动启动,巫镇高速的勘察设计工作再次重启。经过近两年的勘察设计,2019年9月1日,“天路”正式开工。

修建中的东溪河特大桥 资料图

成长

迎难而上 启动“无便道”施工

巫镇高速刚开工,困难就接踵而至。

位于巫溪县徐家镇境内的东溪河特大桥,是西南地区最高拱桥,也是巫镇高速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

日前,上游新闻记者从巫溪县城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东溪河特大桥,当日下着小雨,只见两座高耸入云的大山间,一桥飞架南北,在云雾中显得尤为壮观。

“看着这座桥从无到有,一路太不容易。”远远看着东溪河特大桥,巫镇高速总承包部总工程师龚雄文忍不住感叹。

曾参与修建营松高速、沪昆高铁、温福高铁、宝兰高铁,作为业界有名的专家,来到巫镇高速的龚雄文,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

摆在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就是物资运输。

“修路修桥,物资运输通道必须畅通。位于崇山峻岭间的东溪河特大桥,物资完全没法运输。”龚雄文和建设团队陷入了困境:建施工便道,大桥几乎不具备施工条件,因为下面是湍急的河流,上跨520县道以及V型东溪河峡谷,两岸陡壁无路可走,人都上不去,更别说大型机械。

“便道行不通,就只能从空中想办法。”龚雄文和团队经过多番考察,决定采用缆索吊装机械设备的“无便道”施工方案。

为了给大桥创造施工条件,建设者们在200米高空搭建了一座人行索桥,方便施工人员作业;前后花费一年多时间,在4个半山悬崖上,修建了1570米的隧道便道;还筑起了一个约6000多平方米的钢平台,用于梁段组装;在500多米的高空中,架设了4套缆索吊,前后吊运近3万吨物资。

2020年11月15日,东溪河特大桥30吨缆索吊试吊顺利完成,标志着大桥真正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2023年6月30日,东溪河特大桥全面合龙,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被攻克。

结果

天堑变通途 “天路”建成通车

“通车了,通车了……”12月4日,数百名群众来到通车活动现场,通车的消息在巫溪县大街小巷传开,居民纷纷奔走相告。

通车前夕,参建单位巫镇高速公司员工王璐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今天去修补衣服,裁缝大姐问我是不是修高速的工人,巫镇高速什么时候通,通了就不用走山路了。我说快了,今年一定通。”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今年以来,经常会碰到当地人这样问,有出租车的大哥、小卖部的阿姨、卖水果的大叔……每个人都在期盼这条路早日通车。

建设工期4年,3000多名建设者在巫镇高速项目上“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和恶劣的施工环境“斗智斗勇”,创下多个行业纪录,整个工程桥隧比高达91%,是目前全国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项目控制性工程东溪河特大桥桥面距离地面垂直高度达289米,为西南地区之最。

如今,这条海拔高差达700多米的“天路”建成通车,它打通了渝陕两地的山水阻隔,让天堑变通途,进一步拉近了陕西与重庆两地之间的距离。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编辑:饶治美    责编:孙琼英,张松涛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