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夜雨 > 正文
上游•夜雨丨文艺评论丨文星龙:桥头文化振兴指日可待一一评短篇小说《杨太海传奇》
09-15 14:00:00 来源:上游新闻

15042410262534.jpg

桥头文化振兴指日可待

一一评短篇小说《杨太海传奇》

文星龙

四十年前,谭方战参加高考,一战成功,以石柱县沙子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充师范学院,沙子中学给他题赠“骄傲的山区之花”称号,在沙子土家山寨轰动一时。前不久,谭方战又以《杨太海传奇》一文,在上游新闻网刊发,轰动了石柱文坛。

我和谭方战是沙子那偏僻山寨的小老乡,他也是我看着长大的青年。说实在的,在沙子那文化近乎蛮荒的山野之地,能够走出像谭方战这样的大学生,实属不易。而今天,他在历经人生波折之后,返璞归真,能沉下来,用心研究民间传说故事,而且写出像《杨太海传奇》这样较高质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就更为可贵啦!

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就不爱关心文坛上的事,昨天和朋友无意间聊起谭方战,才得知他的新作《杨太海传奇》发表了,于是搜出来一口气读完,随着情节的变换,我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我读完《杨太海传奇》后,不由得惊叹,桥头镇有故事!

作者把杨太海的传奇故事,放到渝东南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场的前身高顶场那高山密林的特定环境来写,烧炭工的形象呼之欲出。如果不是向才全家的狗要来咬他,如果不是杨太海追打而且开骂向才全家的狗,杨太海可能一辈子就会在高顶场当烧炭工。因为杨太海追赶骂狗,招来了祸患,招来了向才全的设计陷害,于是便有了牢狱之灾,有了后来的故事和发展。

作者有意把《杨太海传奇》放到王聪儿白莲教起义的大背景下来写,把读者一下子带进那个云谲波诡的时代,使读者一旦展读,就对杨太海这个物的命运担忧起来。这是个令人又爱又忧心的人物。他的豪爽耿直,敢作敢为令人可爱,而他那不谙世事,不知轻重好歹的性格又让人时刻担忧。

请看下面一段。

杨太海打死狱卒猴三,事情明摆着。杨太海像瓦罐罐倒豆子,招认很爽快。审案人也省事。当判案人拿来“死罪判案书”,问杨太海:“判你死罪,服不服?"杨太海回答:“服。”狱卒拿来油墨盒,判案人叫杨太海在死罪判案书上按手印。殊不知,杨太海却高声说道:“拿笔来!我写我名字。”

杨太海用毛笔在死罪判案书上一丝不苟、算得上是工工整整写下了"杨太海”三个字。“啊,第一次握毛笔写字的感觉真好!”杨太海感叹,他双手恭敬地将毛笔递还给狱卒。

当我读到这里,心里直骂愚蠢!

恰恰是杨太海这种近乎愚蠢的耿直,让监狱长看上了杨太海,动了拯救杨太海的恻隐之心。因为王魁明白,只有杨太海这种人,才能够委以重托,才能够帮他去承办他人生的两大悬疑大事:社会荣誉和家庭亲情。

小说张弛有度、开合得体,土家山寨的人事风物,穿越时空,扑面而来。

那是一个一个让人惊心动魄、五味杂陈的时代。既有像蝗虫犯境的兵燹之灾,又有如王魁、周师爷、副将等良知未萌的一众人等。

杨太海经历了浑浑噩噩的生死劫难,完成了野蛮的生长,时代之车载着这个倔强青年和他沉重的过去,无可阻挡地向我们跌跌撞撞奔来。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描写也符合情理,深深打上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王朝时代烙印。

你看小说对周师爷的两处描写:

向才全拿银子八两,托他灭掉杨太海。杀人这种作孽事,他是绝不干的。

猴三恶虐侄儿的事,周师爷差点气得心梗死,但他却板着面孔警告那侄儿:“你莫在这里挑三说四,我跟猴三是铁哥们,你敢再乱说,下次抓你进来,我叫猴三饿死你!”

一个老谋深算的人物就活脱脱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杨太海传奇》一文,还有诸多悬念,需要作者来回答。诸如杨太海后来怎样?他和恩人王魁等人物的联系?他们的结局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期待的续集。

当然,这篇文章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在结构的腾挪跌宕,语言的推敲锤炼方面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桥头镇是一块神秘之地,尤其是民间文化,养在深山人未识。2021年,桥头镇被确定为重庆市乡村振兴17个重点示范镇之一,这是桥头千年难遇之发展机会。过去鲜为人知的桥头坝,民间传说将被陆续挖掘披露,桥头文化振兴指日可待。在石柱,有谭方战这样一批民间文学爱好者潜心研究,精心创作,桥头民间文艺必然绽放异彩,生机勃勃,成为石柱县乡村文化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1年9月14日)

(作者系《武陵都市报》驻石柱记者站站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