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夜雨 > 正文
上游•夜雨丨卢作孚与北碚公园 - 赵宾
04-08 19:00:00 来源:上游新闻

微信图片_20200408190553.jpg

卢作孚与北碚公园

赵宾

今年4月14日是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27周年诞辰,也是卢作孚开凿的“城市绿洲”北碚公园建成90周年。北碚是抗战时的“小陪都”,在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制作的一张世界地图上,所标注的中国城市仅有三个,北碚是其中之一。北碚因嘉陵江环抱,处缙云山麓,是座花园城,花园城里有座中国较早的城市公园,它就是卢作孚与北温泉公园相继开凿的北碚公园。

1930年,卢作孚任嘉陵江三峡峡防局局长,为了发展北碚地方经济文化事业,拆毁东岳庙神像,建成了峡区博物馆,开辟周围20多亩墓地和30多亩荒破农地,开建公园,取名“北碚火焰山公园”;1936年更名“北碚平民公园”。1950年被北碚军管会文教部接管更名为现在的“北碚公园”。

火焰山上涌现出来的绿洲

在卢作孚次子卢国纪先生著《我的父亲卢作孚》载:在短短几年里,北碚的市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显著的标志是北碚平民公园建设起来了。

从1929年末开始,卢作孚就为平民公园的建设进行了精心的规划。他依据火焰山的自然地形,哪里应当建动物园,哪里应当兴修鸟禽栏,哪里应当建水池,哪里应当筑花圃,哪里应当修路径,哪里应当砌石级;甚至路应多宽,石级每段应有多少步,都一一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平民公园就是依照他的设想修建起来的。

在峡防局的一次主任联席会上,卢作孚主持专门的公园建设问题,决定由各机关主任担任公园建设指导专员,由各单位包干,投入义务劳动。卢作孚带领其弟卢子英等人亲自划线打桩,进行统一布局,全面规划。

公园的建设者都是北碚新营房受训的各期青年学生士兵。卢作孚带领这些青年以忘我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和两肩,从嘉陵江边一担一担地挑鹅卵石和河沙上火焰山建造公园,为北碚民众开辟出了这片美丽的园地。除了饲养虎豹狼狐的洞窟是聘请泥石工人建造外,公园的的一池、一路、一草、一木,都是卢作孚领着青年学生亲手自己干,凝聚着劳动的汗水和辛劳。

1932年2月20日,《嘉陵江日报》刊载“卢作孚吊刘蜀鹃等哀辞”中说“温泉北碚,两有公园,锄土砌石,筑路莳花,游人所赏,泰半士兵为之,手枪兵者,其间精英,曷堪耗损!”他们从江边选取各种色彩的细卵石嵌筑三合土路,镶成花纹图案,并用卵石在路上嵌上筑路者的队名,一直存留下来,成为艰苦创业的最好见证。

卢作孚派人到江北县的静观场陆续买回笔柏、丁香、罗汉松、黄秧、垂丝海棠、白玉笛、玉兰、双桃花等花木,又从重庆买来苏州柏、刺柏、侧柏、月季、单格栀等多种花木在公园种植,在火焰山上创造出了视野宽阔,林木茂密,环境优美,鸟语花香,造福后人的一块绿洲。

微信图片_20200408190611.jpg

抗战遗迹清凉亭

在公里绿树丛中,有一幢朱漆圆柱、琉璃翠瓦、建筑面积近250平方米的两层阁楼——清凉亭。

清凉亭原名“慈寿阁”,建于1935年。卢作孚的母亲六十大寿,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馈送礼仪贺寿,卢先生辞谢不收,乃改捐献给公园。卢作孚将寿礼3500银元用作在公园“之字路”下的九倒拐修建了这座典雅阁楼,供老百姓观赏。后来,卢作孚觉得“慈寿阁”名字太狭隘,就改名为“清凉亭”,并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清凉亭”铭碑。这幢座落绿树丛中,地势幽静,建筑别致的亭子,把公园点缀得更加瑰丽。傅琴心曾赋诗“千峰万壑郁葱笼,出峡春波宛似龙;更倩红楼凉一角,江山顿觉太玲珑。”

1939年2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携妻来到重庆后,就住在清凉亭,并挂上了“晓庄研究所”和“育才学校筹备处”的牌子办公,成为了陶行知在渝创办育才学校的发脉地。在此期间,梁漱溟、董必武、林伯渠等知名人士常来此与陶行知畅谈时事。陶行知还在亭中写了一系列“晓庄研究”报告,其中的重要内容便是“兵役宣传之研究”。在陶行知倡议下,北碚发起了志愿兵运动,先后有三批志愿兵共计479人奔赴抗日前线。

2008年,清凉亭被正式纳入重庆市抗战遗迹名录。

红楼藏书楼价值连城

公园大门旁的一幢黛瓦红墙、飞檐翘角的楼房,是卢作孚1932年修建的,也是他在北碚修建的笫一大建筑物,1946年后成为一座“藏书楼”,人称“红楼”,最初作为卢作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和兼善中学的校舍。抗战伊始,西部科学院迁往文星湾,兼善中学迁往鸡公山下毛背沱,红楼用作中央银行北碚办事处;抗战胜利后为北碚图书馆。

资料记载,北碚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为峡区图书馆、西部科学院图书馆和民生公司图书馆合并而成。建馆之初即选出晏阳初、卢作孚等15人组成理事会,张从吾为首任馆长,馆址选在红楼。

据北碚图书馆同志介绍,卢作孚一直重视古籍保护,曾特批资金用于收集流落民间的古籍和珍贵资料。抗战期间,张从吾就曾受他之托,赶赴成都,用50两黄金购,一大批古籍。后在馆藏古籍、字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梁漱溟捐献的《金农硃竹并题立釉》。金农传世的画本来就不多,而留有梁漱溟墨宝的《金农硃竹并题立釉》更是绝无仅有,其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难以估量。馆藏明代中期“吴派”的开创者沈周所绘的《水墨山水立轴》同样价值不菲。2010年,沈周所绘的《松窗高士》立轴的拍卖价为1.523亿元,而馆藏《水墨山水立轴》的市值也不低于此价。馆藏的清朝道光年间出品、采用六色套印技术的《杜工部集》等21部古籍,近年来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前些年,红楼一层辟为卢作孚纪念馆;2012年峡防局旧址修缮开放,卢作孚纪念馆移往;红楼一直为北碚图书馆红楼藏书楼,藏书80多万册,其中馆藏珍贵文献历史资料35万册,形成了以文史典藏为特色的藏书体系,1994年就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馆藏价值连城。

他走了,他又回来了

微信图片_20200408190646.jpg

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在重庆家中突然“走”了,享年59年。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感惋惜。

2月12日,卢作孚被安葬在重庆南岸龙门浩,后于1999年10月被奉迁到北碚公园火焰山顶“作孚园”。

为追思卢作孚先生,北碚人民于1989年4月在北碚公园火焰山顶建成了“作孚园”。北碚人民把卢先生迎接回来,作孚园中置有各种卢作孚的碑文、浮雕。

他走了,他从这片绿洲把乡村建设的思想理念传遍了中国,他从这水峡江驾着“民生轮”驶向了海外······

他又回来了,回到了深深眷念的他的那份土地和北碚人民之间······

“忠实地做事,诚恳地对人。”“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建成花园一样。”卢作孚自勉。

几多回忆,几多乡愁,系着情,带着爱,铭刻在作孚园的碑文上,社会各界名人对卢作孚先生寄予了高度的评价。周谷诚称他是“北碚开拓者”。晏阳初怀念他“我一生奔走东西,相交者可谓不少,但惟有作孚兄是我最佩的至友······作孚有理想,有大志······他极富创造力,富有实现理想的才干和毅力。”梁漱溟夸赞“作孚先生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焉。”黄炎培说“把他的精神分析起来,他是耐苦耐劳的人,是大公无私的,是谦和周到的,是明决爽快的,是虚心求进步的,是富于理想而勇于实行的。”毛泽东高度评价他是“不能忘记的人”。

image.png

(作者系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民建重庆市委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