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 > 正文
上游•互动丨头条大赛(第6季)丨放映员老耿 - 徐文峰
04-08 10:30:00 来源:重庆晚报 徐文峰

微信图片_20200210113300.png

timg.jpg

放映员老耿

徐文峰

今年的惊蛰节气刚过,老耿像冬眠的小动物一样,探出头,伸下腰,弓着背,忙着擦洗他的“行头把子”——数字电影放映机、银幕、铝合金皮箱什么的。兴许是热着了,他挥舞着大手,大把大把地擦着汗······

瞥见我来了,老耿脸上堆起真诚的笑,连忙倒茶,拍着放映机器对我说:“新冠肺炎疫情来了,已有两个多月未动它们一下啰。”

老耿,年岁已过知天命之年,中等个子,微胖,戴着500度的方框近视眼镜,脸上的笑很真实。

其实,老耿并不姓“耿”。他姓李,是老李。老耿的由来还有一段奇特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末,老李那时还是小李,在镇上读中学。学校是寄宿制,学生睡觉上下铺,小李睡下铺,小覃同学睡上铺。一天晚上,学校按时熄灯后宿舍一片漆黑,同室的同学大都睡了。

忽然,一束手电筒亮光从前窗外照来,性格外向的小覃同学立马大声骂道:“是哪个儿在照?”闻此声音,一个黑影倏地闪到小李跟前,把小李从床上抓起,迅速扇了小李一巴掌,然后把小李带到了他办公室······反应过来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学校雷主任在执勤检查,雷主任“听”错了人,误打了睡在下铺的小李。小覃意识到自己闯了祸,急忙翻下床跑到雷主任办公室承认是他骂的,小李背了“黑锅”。雷主任也向小李道了歉。

小李自始至终没声张雷主任打错了人。“耿直,是真爷们!”“消息”在班上传开后,小李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小耿的绰号叫开了。长大后,小耿便成了老耿。

老耿的一生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7岁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在小城电影公司上班,捣鼓电影机器和放电影是他的本行,他还学会了电工技术、电脑操作。之后担任电影公司副经理,直到本世纪初公司改制解体。

老耿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后来他又应聘到文化馆上班并兼任惠民电影放映队队长。尽管每月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但老耿仍然乐在其中。“这都是一个缘字。”老耿说这话时,我就想赠送他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为了惠民电影事业,老耿骑着他那破旧的“摩托奔驰”,时而爬山涉水放映爱国主义电影,时而入村进院放映种植养殖影片。这类“坝坝电影”,都是万家灯火时放映,不分寒来暑往,要忍得住饥渴,更要耐得住蚊虫叮咬。每每完成任务,老耿顶着满天星斗,在鸦默雀静之时,蹑手蹑脚回到家中,生怕吵醒了老婆和孩子。

电影放映员,看似简单,其实不平凡,得是“杂”家。每天放啥电影的“广告单”全是老耿自己用毛笔工工整整地书写。虽然称不上书法家,但他的“瘦金体”一笔一画,像他的为人一样立得起,见功力。

上前年,老耿给我写了一幅字,“德不孤,必有邻”。是孔子的圣言,我很喜欢。今年春节,他宅在家,又写了一幅对联予我:“多来米发索拉西,谱就一支桃李曲;赤橙黄绿青蓝紫,绘得七彩岁时图。”看得出来,老耿是用心用情在写。

去年初,国家级非遗项目梁山灯戏《好人邓平寿》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公演,剧中的梁山灯戏剧团的李团长就是由老耿扮演,老耿脸上的笑还是那么真实。他扮演得惟妙惟肖,令观众忍俊不禁。

快到退休了,去年老耿又自加压力,主动请缨在影剧院搞了个“快乐双休日-爱国主义电影放映专场”,半天放映两场,两天共八场。观众当然是免费观看。

本来老耿爱钓鱼,但自从他把双休日改成义务放映日后,任凭钓友百般拉拢,他硬是稳坐“放映台”,不再去抛竿钓鱼,而是一丝不苟地经营他的惠民电影“小天地”。

那天下午,我去观赏,是学生专场,放的是《小小新四军》《小兵张嘎》两部影片,前来观看的学生很多。银幕里,小战士们身上打了补丁的粗缯大布格外亮眼,小英雄们手握红缨枪挺拔招展;座位上,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正襟危坐,眸子里泪光闪闪。“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对伟大祖国由衷热爱的自豪感在华夏少年的心中升腾。

老耿爱种花。家中阳台上,静静的海棠花烂若朝霞,艳艳的三角梅红得似火,幽幽的君子兰绿如翡翠······生活中,老耿却没有花之惊艳,花之璀璨,他活得简单、谦逊、率真、朴实。

老耿愿意成为一片衬托花朵的“绿叶”。即使做不了春天绽放的玫瑰,也要做秋天落叶的静美。

(作者单位:梁平区委宣传部)

版面欣赏

image.pn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