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皮书 > 正文
延安有支悬崖种树队:17年种树百万棵,让黄土高原“披绿衣”
07-31 19:36:49 来源:上游新闻

为将树苗种在黄河壶口瀑布上游右岸的山崖上,王小红背上5公斤的树苗和工具,抓着绳索一点点往下挪。

山崖上,碎石和松土实在太多,虽然山上的队员不断喊着“慢点,要小心”,可在绳索下放的刹那间,王小红的脚还是踩空了。

猛然间,王小红感到身体开始往下坠,人也失去了控制。“完了!”王小红有了不好的想法。

幸好,捆在腰间的绳索救了他。“要不,我就掉到悬崖下面去了。”

7月30日,王小红谈起今年4月的那场经历时,仍然感到后怕。

在此种树17年,类似的险情时刻存在,可这一切,仍无法阻止王小红种树的热情。

王小红告诉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最初在山崖上种树,只是为了打工挣钱。可时间久了,这些树苗就像自己的孩子,他将它们种下,照顾它们成长,而它们为黄土高原披上了一抹绿色。俯视山下,黄河在青山之间奔流向东。王小红说,他感到特有成就。

今年7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一张卫星对比图引人关注,经过23年退耕还林,延安地区黄土高原已由“浅绿”向“深绿”挺进。而王小红的悬崖造林队仅仅是延安退耕还林23年的一个缩影。

陕西悬崖种树人讲述退耕还林故事1_看图王.jpg

▲经过20余年退耕还林,黄土高原已由“浅绿”向“深绿”挺进。图片来源/陕西省林业局

曾经荒山无数

今年47岁的王小红是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人,早年黄土漫天的家乡,让他至今难忘。

当年,黄河两岸的荒山上几乎看不见整片的绿色,稍微长出点植被,也会被牧民放的羊群迅速吃掉。

上游新闻记者获悉,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落差大、水流急,加之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破碎,长期的陡坡开垦、过度砍伐等造成植被破坏,一下大雨,大量黄土就会随着雨水流入河中,将黄河染成黄色。

在王小红的记忆里,没了树的荒山是可怕的,这里常年风沙肆虐、土路难行。王小红记得,当地随便下点雨,黄河便水量增大、泥沙泛滥,想要出门几乎不可能,随时还要面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当地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当年由于黄沙漫天,就算是结婚,当地人都不敢穿白色的衣服,因为一出门,白衣就有可能染成土黄色。

王小红记得,小时候,从黄河里舀碗水,半碗是水,半碗是沙。

公开资料显示,黄河在宜川境内全长66公里。上世纪80年代,仅宜川县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约为950万吨,使宜川陷入“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

▲王小红的悬崖种树队用17年时间在当地种树百万棵。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生态脆弱成为制约宜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当地村民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以前,当地人种地靠天,喝水靠运,别看紧邻着黄河,去一趟河边,要翻好几道沟。很多人甚至不能自给自足,一度,宜川县也被国家确定为贫困县。

约三小时车程外的延安市吴起县,1997年以前,情况也很类似。

吴起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农牧过渡地带,当地人说,“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

历史上,由于人口、牲口、灶口的刚性需求,农民为了繁衍生息,广种薄收,年年倒山种地,漫山放牧,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怪圈”,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于是,当地人说,“年年造林不见林,岁岁栽树树无影”。

据统计,1997年,退耕还林实施前,吴起县林草覆盖率仅为19.2%,水土流失面积3693平方公里,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而当年,延安市的水土流失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上世纪末,延安年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1/6。

▲王小红的悬崖种树队用17年时间在当地种树百万棵。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上游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统计显示,黄河中游的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年径流量仅占全流域的28%,产沙量却占全流域总沙量的89.1%。黄河流经陕西全长719公里,陕西境内黄河流域输沙量超过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60%。

当地曾发文指出,黄河流域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治理的重点在中游,中游的重点在陕西,陕西的关键在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在陕西,减少入黄泥沙的重点也在陕西。

恶劣的生存条件留不住人。当地人种植庄稼收成不好,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中老年人。

读完初中后,王小红也离开了家乡,去了北京学做厨师。

于是,上世纪末,在延安,一场农民生存与自然生态引发的“绿色革命”也就此开启。

▲王小红的悬崖种树队用17年时间在当地种树百万棵。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厨子转行种树

1999年起,国家号召退耕还林,封山禁牧。

而在1998年,延安市吴起县便开始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养羊的决定。确立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的发展思路,逐山头、逐地块丈量核实口粮田,除人均留2亩多口粮田外,其余的坡耕地全部退出。

之后,延安也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口号,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林。

可最初,让当地人不耕地、不放羊、改种树的政策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不让放羊了,吃啥?喝啥?难道去喝西北风?”面对退耕还林,当地干部时常要面对老百姓的质疑。对此,干部只能不断向老百姓讲述种树的好处,还不忘帮着村民们算账:退耕还林后,政府会给大家发补贴和粮食,大家还可以外出务工,同一时间,两笔收入,岂非更好。

理解并非一蹴而就。但当地干部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等到了第一年底,村民们拿到补助资金,人们的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

2000年初,在外漂泊多年的王小红回到了家乡。

▲王小红的悬崖种树队用17年时间在当地种树百万棵。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在当时,王小红毕竟很年轻。这样一名年轻人没有外出打工,在一个县里或村里都不会被人理解。

而村子地处大山深处,没有饭馆可供王小红谋得一份差事。正在此时,一名乡党看他无事可做,就问他愿不愿意跟自己去种树。

无事可做的王小红便答应了。

王小红记得,最初种树,只是在一些相对平坦的地区,而黄河西岸的晋陕大峡谷周边都是山崖,当地林业部门也一直在想办法,如何能让山上的悬崖变绿。

为何非要在悬崖峭壁上种树?

宜川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说,在宜川县的悬崖峭壁下面就是黄河,种树可以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更可以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促进黄河沿岸水土流失治理。

为了能在悬崖上种好树,当地开始召集相对年轻且会爬山的男子。

2004年,宜川县林业局开始招人去山崖上种树,王小红果断报了名。

他说,当时准备去山崖上种树的原因很简单:不用背井离乡,还能挣钱。

“你一个厨子也能去种树?”面对质疑,王小红的话也不多,他说,“咱既然应承下这份营生,一定要把这事给人家弄好”。

可悬崖造林毕竟是有风险。王小红记得,2004年,宜川县的悬崖造林队刚成立时,仅仅只有4个人。

▲王小红团队用“石坑客土大苗”法给黄河边的荒山披上“绿衣”。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在山崖上种树绝非易事。

首先,种树人必须找准位置,让人背着树苗和工具,用绳索将人放到悬崖上指定的位置,然后开始施工。

摆在王小红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山崖的高度。

有的地方落差三四百米,比百层楼房还要高。人必须用脚后跟紧紧扒住崖面,自上而下,一点点放绳、一点点挪动身子。

虽然是当地人,但真的开始干了,王小红心里也很忐忑。

王小红记得,虽然他从小就在山梁上玩,但最初他站在悬崖上,也能感到头发晕、脚变软、心里打着鼓,眼睛不敢往下看。

除了要克服恐高,种树也不容易。

王小红说,山上环境恶劣,石质山地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天旱没水、风力大,到处都是碎石,即使种下树,能不能存活也难说。

为了能更好掌握悬崖上种树的本领,王小红和他的队员还到有经验的地方去学习。

根据悬崖上大部分为石质山地,没有适合种树的土壤等特点,王小红等人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办法:山势陡峭留不住土,就用砌垒石坑的办法;石质山地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就回填客土;天旱没水,就引水浇灌;风力大,就深栽深埋;兔害严重,就栽大苗。

之后,这套方法被称为“石坑客土大苗”。

王小红说,他们会就地取材,用大锤把大石块敲碎,垒成石围,然后从外地运土过来,靠人工一点点将土背到悬崖上,倒进坑里,再将土回填,开始种树。

王小红说,砌垒的石坑基本可以做到“结实踩不塌、浇水水不漏、栽树深度够”,“只要树种下,能保证存活三个月,之后认真料理,大概率就没啥问题了”。

2012年起,宜川县培养的造林队逐渐走向专业化。目前,全县共有8支专业造林队,而王小红担任队长的宜川县丽红专业造林队目前已有30多人,且经验更加丰富。

据悉,凭借这一套“悬崖种树”的方法,从2004年至今,17年来,王小红和他的团队在悬崖上造林5000多亩。

▲王小红的悬崖种树队用17年时间在当地种树百万棵。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23年退耕还林,黄土高坡“披绿衣”

上游新闻记者获悉,经过多年“悬崖种树”,宜川县基本实现了壶口瀑布景区右岸山体、核心段公路和旅游沿线直观坡面的全绿化,已完成石坑造林2.5万亩,治理荒山40多万亩,壶口瀑布周围林木覆盖率达到80%,促进了黄河沿岸水土流失治理,提升了壶口瀑布景区环境质量。

除了宜川县,数据还显示,截至2020年底,吴起县共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面积202.46万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3亿元,有22876户105426人享受政策,户均领取补助资金100806元,人均领取补助资金21816元。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度分别由1997年的8.4%、19.2%提高到目前的20.3%、72.9%,降雨量逐年增多,自然灾害和扬沙天气明显减少,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

根据当地气象局卫星资料表明,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其中,延安共退耕还林还草1077万亩,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经过这些年的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延安已从过去的“黄马甲”变成了“绿马甲”,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年入黄河泥沙由治理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达88%。“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今年7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一张卫星对比图引人关注,经过23年退耕还林,延安地区黄土高原已由“浅绿”向“深绿”挺进。

卫星信息清晰地显示,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400公里——这背后是一场退耕还林的“绿色革命”,革命圣地延安用23年时间,把全市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

截至2020年底,陕西省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6万平方公里,建成水土保持林70550公顷,经济林18150公顷,水土保持种草8620公顷,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年均入黄泥沙量从2000年之前的8.3亿吨降至2.68亿吨,黄河流域主色调逐步由黄变绿。沟沟岔岔、山山峁峁变了模样。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