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清朝覆亡前的最后一天,满清皇室贵族是怎么度过的?
10-28 08:49:17 来源:文史天下

清朝的最后一天最难过的不是溥仪而是隆裕太后。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溥仪的名义宣布清帝退位,拥护共和。

也是在这一天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朝会,只不过这次朝会上大臣们不再像以前那么恭敬地朝拜皇帝和太后了,只是象征性的向溥仪和隆裕太后鞠躬致礼。隆裕太后也从垂帘转到了台前。

这一天隆裕太后来得非常晚,其实她内心中是并不赞同溥仪退位,但是她实在是控制不住局势了,袁世凯的北洋军系将领此前已经通电全国决定拥护共和,北洋军当时是清朝最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失去了军队支持,隆裕太后想不退位也不行了。

图片

在良弼被暗杀后,王公贵族基本都被吓破了胆,虽然溥伟等人还叫嚣着坚决誓与大清共存亡,但是实际上都是干打雷不下雨了,他们根本没有实力和袁世凯斗了。

而2月12日只不过是袁世凯给隆裕太后定下的最后期限,袁世凯曾经明确告诉隆裕太后如果溥仪在这一天之前退位,那么他则能保证清朝皇室受到优待,否则就将清朝皇室交由南方革命军处置。在袁世凯这般胁迫下,隆裕太后也只得同意在这一天宣布溥仪退位,拥护共和。

这一天袁世凯组建的内阁外务部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等人最为积极,他们都是袁世凯的心腹,所以对溥仪退位翘首期盼。而袁世凯本人则不愿意露面逼迫溥仪退位,因此在这一天他选择了称病告假,不过他还是派心腹胡惟德和赵秉钧前来监督溥仪退位。

据溥仪后来撰写的《我的前半生》所记载,在这次宣布退位朝会之前,隆裕太后再度召集了王公贵族开会,最后征询他们意见是否退位,当时由于良弼被暗杀,溥伟、善耆等宗社党顽固分子纷纷躲避在外,他们没有参加,而且其他王公贵族除了奕劻和溥伦等少数人赞成退位之外,皆默不作声,尤其是之前曾撰写君主立宪制规划的毓朗,隆裕太后连续问他三次意见,他都是一言不发,选择了沉默。

图片

隆裕太后在这时候就知道大势已去了,后来连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小德张也拿了袁世凯的钱来说话,小德张则是吓唬隆裕太后,说不如主动接受同盟会制定的《清室优待条件》,不然革命军如果打进京城,那恐怕想和人家谈优待人家都不答应了。

在小德张的吓唬之下,没有太大主见的隆裕太后也就只能决定宣布溥仪退位了。在决定退位之后,隆裕太后又召见奕劻和袁世凯,隆裕太后告诉袁世凯决定宣布溥仪退位,把关于退位的事情全部交由袁世凯处理,将来处理好了呢自当感激袁世凯,如果处理不好也不会怨责于他,这意思就基本是表示决定让溥仪退位了。袁世凯为此假惺惺地陪着隆裕太后大哭了一场。

所以当隆裕太后带着年幼的溥仪姗姗来迟后,胡惟德和赵秉钧就立刻将已经准备好的《清帝逊位诏书》上呈,并请隆裕太后代溥仪签署并加盖玉玺。

图片

隆裕太后看完诏书就已经泪如雨下,隆裕太后一面只顾着哭,一面却迟迟不肯在退位诏书上签字,随着隆裕太后的哭泣,朝堂上很多王公大臣也都跟着哭了起来,看到这情况胡惟德和赵秉钧虽然着急,但也不好催促隆裕太后。

就这样隆裕太后和王公贵族哭的时候,一些皇室宗亲这时候来劲了,高喊着不能签字,应该再继续召开王公贵族会议商讨。终于赵秉钧听到这些话忍无可忍,他出来怒斥这些皇室宗亲:“天天开会,之前一直开会,你们早干嘛去了,现在反对还有用吗?”

随后赵秉钧还威胁说:“如能主动退位,将保证优待皇室,否则革命党催命,将有不可测之事。”

赵秉钧这么一吓唬,隆裕太后立刻就清醒过来,于是赶紧在退位诏书上签字,并怒斥这些皇室宗亲:“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

图片

隆裕太后随后将已经签好的退位诏书交给军机大臣世续和军谘大臣徐世昌盖上玉玺,当徐世昌在诏书上盖好玉玺之后,隆裕太后又继续哭了起来,当时还年幼的溥仪不知道她为什么哭,但看她哭也跟着哭了起来,于是母子俩在乾清宫抱头痛哭。

满朝文武大臣象征性的陪隆裕太后和溥仪哭了一场,随后就做鸟兽散了,可以说大清朝的最后一天除了悲伤似乎没有其他情绪,不过这时候的溥仪还年幼,他并不知道这一天有多么悲伤,但是对隆裕太后来说却是终身难忘。

隆裕太后始终觉得愧对慈禧的托付,更加愧对爱新觉罗氏,当然,最主要的是清朝灭亡,溥仪退位后,她失去了以往的荣华富贵。

宣布溥仪退位一年之后,也就是1913年的2月3日是隆裕太后的46岁寿辰,这一天她的寿辰十分清冷,清朝的王公贵族几乎没有来给她贺寿,只有袁世凯派了梁士诒走个过场,本来这一年多她就郁郁寡欢,再加上自己过寿这种场面,她更加痛苦难受,因此也就一病不起,二十来天之后的2月22日隆裕太后抑郁去世。

图片

所以清朝最后一天最难过的人不是年幼的溥仪,而是代他签字的隆裕太后,毕竟溥仪当时年纪还幼小,隆裕太后则是亲手将大清江山彻底葬送,她也为此抑郁去世。

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虽然对隆裕太后等满清皇室贵族来说是悲伤的一天,但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值得庆贺和纪念的一天,它标志着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彻底结束,民主共和的理念走入人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