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上打昏君,下打佞臣”:民间戏曲中的“尚方宝剑”真的无敌吗
01-14 09:24:28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在周星驰的经典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白面包青天突然得到一把“神器”——尚方宝剑,要用这把剑去砍常威,常威一时间慌了神连忙躲到公公后面,公公说:“大清开国以来,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尚方宝剑,这是什么剑?”包龙星的娘说这是明朝崇祯皇帝赐的尚方宝剑,闹了大笑话。

图片

电影《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的娘给他送来尚方宝剑

乐呵之余,不禁会注意到“尚方宝剑”这个标志性武器,一般情况下,此剑一出,不少观众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终于可以无敌了。

在我们的认知里,尚方宝剑通常和“上打昏君,下打佞臣”联系在一起。这种认知其实是受到一些流传广泛的传统戏曲、小说的影响。

那么,尚方宝剑这种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吗?

“神器”的含义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尚方宝剑”具体是什么。“尚方宝剑”的意义并不在其武器本身,而在其象征意义。

尚方剑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收藏在“尚方”的剑,在汉代称“尚方斩马剑”,至明代称“尚方剑”,即皇帝御用的宝剑,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具有先斩后奏等权力。在戏剧、小说以及民间,俗称其为“尚方宝剑”,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尚方宝剑”由来已久,而且形态不一,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薛丁山征西》中,尉迟恭有一根打王鞭。唐太宗要杀薛仁贵,尉迟恭劝谏不听,心中大怒,说“此鞭是先君所赐,上打昏君,下打昏臣,善求不如恶求,只的用强了。”评书《薛家将》里也有尉迟恭的打王鞭。程咬金吓唬李世民:“咱这斧子受过皇封‘上砍君下砍臣’,你错了就得伸脖子让我抡三抡。”之后,尉迟恭也亮鞭子“我这铁鞭如何如何,今天打死你个昏君。”这一段里程咬金的斧子应该也是“神器”。此外,隋唐英雄中,秦琼也是拥有打王金锏的。

图片

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秦琼

《八扇屏》灌口中江湖人选段中有一句:太祖酒醉桃花宫,带酒斩三弟,醒酒免去苗先生。

这说的是郑王的故事,他是赵匡胤磕头三弟、郑恩郑子明之后,年龄不大,十七八岁。当时赵匡胤怕郑子明会学他,夺了大宋江山,借桃花宫醉酒,杀了三王千岁郑子明,这段剧情《斩黄袍》也有描述。之后郑子明夫人陶三春骂宫,赵匡胤为收买人心,封陶三春为养老宫陶太君,封其子郑印为汝南王,有打王鞭。在其他故事里,赵匡胤因愧疚还赐了陶夫人龙头拐杖,赐给郑家后人的是一把黑虎铜锤而不是打王鞭。虽有差别,但功能都是一样的,总之,陶家有“神器”就对了。图片《斩黄袍》剧照 陶三春骂宫 来源:中国川剧网此外,刘公案里的郭英、《二进宫》里的定国公也有黑虎铜锤。

大平调《困河东》中有“钢鞭一举王落马,呼延赞力擒赵匡胤”的情节,呼延赞也被认为拥有打王钢鞭。

更多人熟悉的《碧血青天杨家将》里面有一幕,皇帝要斩包拯,八贤王和四位三朝元老带齐家伙入宫“劝谏”:八贤王赵德芳,持黄金锏,有诗云:先王御赐黄金锏,匡扶宋室保万民。上梁不正打昏君,奸邪当道诛佞臣。汝南王郑怀民,持蟠龙棒,有诗云:先王御赐蟠龙棒,临危授命记心尖,忠心护宋昭日月,棒下不容有群奸。铁鞭王呼延丕显,持十三节打王镔铁鞭,有诗云:先王御赐打王鞭,当年撑住半边天,百万军中曾护主,确保宋室千万年。开国王高利民,持紫金锤,有诗云:先王御赐紫金锤,五紫千金百炼成,倘若君王误朝政,千钧之下不容情。佘太君,持九龙监国拐杖,太祖皇帝亲赐,上有“虽无銮驾,如朕亲临”八字,也可以上打昏君,下除佞臣。图片

电视剧《碧血青天杨家将》海报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八贤王赵德芳和佘太君了。八贤王,也叫“八大王”“八千岁”,是赵匡胤次子,皇位被叔父赵光义篡夺,特赐“打王金锏”也叫“凹面金钉”“瓦面金锏”“王命金锏”“金装锏”;佘太君,是火山王、金刀令公杨继业的夫人,丈夫蒙冤昭雪之后,太宗钦赐龙头拐, “王命一般,文武大臣把法犯,用拐杖打死不把罪担,有拐杖不用宣,任你上金殿,见孤王不要你再把驾参。”《回龙传》中老太君持拐将仁宗追至后宫,直到其郑重道歉才算作罢。

此外,赵匡胤还赐过开国大将杨怀德一把七星镇天亮银钺,持此物,也可以打一切佞臣。还有包拯那三口非常著名的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上能铡皇亲国戚、高官显贵,下也能铡地痞恶霸;他在《打龙袍》里还因为破了“狸猫换太子案”,被李太后御赐尚方宝剑一把,“三宫六院你管定,满朝文武任你行”。如果皇帝不听,“画影图形也要充军”。

有隋唐故事、宋朝故事,也少不了明朝的故事,这些朝代背景下,因昏君或冤情而被造出来的各种“神器”只多不少。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主角徐延昭是开国功臣徐达之后,家传朱元璋赐封铜锤,“上殿不参,下殿不辞“,”铜锤三点谢国太“,“老王爷赐铜锤”,“上打昏君,下订谗臣”,“压定了满朝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千岁爷是开国的忠良”。

图片

电视剧《包青天》截图

此外还有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的打神鞭,这是名副其实的神器,也拥有和尚方宝剑相似的功能,只是所代表的最高权威改变罢了。可见,神器种类多样,鞭子、斧子、铜锤、拐杖、银钺等等都被赋予了和“尚方宝剑”一样的功能。从隋唐到明代,被赋予“神器”的角色也是多种多样,他们往往都是忠贞不二的人物,在故事中以“神器”维护正义。虽然大多情节是虚构的,但也表现了人们对正义力量战胜恶势力情节的向往。

这种被写进戏曲小说里的“神器”究竟从哪里来?有史可据吗?

“尚方宝剑”现象的历史

我们以名头最大的尚方宝剑为对象做个探讨。我国古典小说和戏曲中经常出现的尚方宝剑,是有根据的,并非人们凭空杜撰。秦汉时期的官制设有少府,少府设尚方令,其职责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皇所用的刀、剑及玩好器物。汉末又分为中、左、右三尚方,之后历代沿袭,最早出自《汉书·朱云传》的记载。

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帝权力象征赐给臣下的,是在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对于官吏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所以开国之初,就将御史台与军政首脑部门并列,下诏曰:“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纪纲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明史·职官志》)后又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监察御史兼有监察各地官僚的职责。御史出巡,带着专印,印文为“绳衍纠谬”,以示其代表朝廷的权力;并常赐以尚方宝剑,表示“如朕亲临”。而其他大臣临事,也有赐尚方宝剑的。诚如明代刘基《赠周宗道六十四韵》一诗所写的:“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奸脏。”图片

朱元璋像可见,尚方宝剑是中国古代皇权下的产物。开始时是皇帝的御用兵器,后来赐予元老重臣,赋予特权,在外可先斩后奏,因而成为一种特权的象征。到了清朝,皇帝不愿意把“先斩后奏”的权力交给臣子,尚方宝剑就没有出现了。

“神器”的作用

可能有人还会问,皇帝为什么要把这些神器赐出去?有什么作用?这些器具主要起监督作用,还是为统治者服务。特别是在统治者权力达不到的地方。

这里以宋朝为例。宋朝重文轻武,皇帝对武将很不信任,平时兵和将相互调动,互不熟悉,到了战时容易出现将领调不动兵的情形。为了解决将军出兵在外,距朝廷远,凡事奏请,贻误战机的问题,宋朝有赏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的惯例。宋朝尚方宝剑主要运用于军事领域,并没有在司法领域使用过尚方宝剑,所以包拯的尚方宝剑和三口铡则是不存在的,属于艺术创作。不过同样体现了尚方宝剑在其中的作用。

但是,这些神器真的能完成它所谓的功能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上打昏君”这一点就很不现实,即使是用来控制亲王也十分勉强,毕竟亲王和皇帝都是亲戚,亲王的权力也是皇帝权力的一部分。

再来说“下打佞臣”,有两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汉书》记载,汉成帝时,时为丞相的张禹因是皇帝刘鹜的老师,受到汉成帝的宠幸,不仅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物,而且私生活极其淫奢。朱云曾上书汉成帝:“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要断谁呢?皇帝的老师张禹,朱云觉得张禹无恶不作,败坏朝纲,要求皇帝让他用尚方剑斩杀张禹,以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皇帝觉得区区小臣竟然提出无理要求还侮辱帝师,所以大怒。便让侍卫将其拖出去斩了。朱云抱着栏杆不放,侍卫用力过大,竟然把朱云和栏杆一起拉断。此时,幸好旁边有官员出来奋力求情。皇帝也觉得他有直臣的勇气,放过了他。朱云逃过一劫,但他自此也没有做官了。“朱云折栏”便成为忠臣直言进谏的典故。图片宋 佚名 绘《折槛图》

另外一个故事是有关明朝崇祯年间的兵部尚书,著名的将领:袁崇焕。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认为东江毛文龙虽然能牵制后金军,但不听自己指挥,毛文龙所在的皮岛经济收入也无法搞清楚。袁崇焕上书请求让朝廷派人来管理毛文龙部的军饷,毛文龙不喜欢有文官监制着自己,于是上书争辩。而后毛文龙前来拜谒袁崇焕,袁崇焕以上宾之礼接待毛文龙,毛文龙也不谦让,袁崇焕于是决定杀掉毛文龙。同年六月,袁崇焕就将毛文龙杀了。

过程非常直接,五月,袁崇焕以阅兵为由去见毛文龙,毛文龙设宴与袁崇焕喝酒,袁崇焕察觉到毛文龙并没有意向放下兵权接受指挥,于是在六月邀请毛文龙观看将士射箭,预先在山上设置好帐篷,令参将谢尚政等率兵埋伏在帐外。毛文龙到了之后,他的部下没能入内。袁崇焕将其引入到山上的帐篷后突然变脸,数落毛文龙违法之事,毛文龙与其争辩,袁崇焕厉声斥责毛文龙,下令将毛文龙的冠服去除并捆绑起来,毛文龙表示不服,袁崇焕于是列数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拿出尚方宝剑,并说:”今日杀了毛文龙,本督师恢复全辽,愿试尚方宝剑偿命”。于是将毛文龙斩杀。

过了一段时间崇祯知道了,大惊失色,但为了政治考虑还是安抚了袁崇焕,不过毛文龙一死,后金入侵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于己巳之变之后,袁崇焕由于抗清不利且被怀疑与后金勾结,被下狱,最后含冤被凌迟处死。

图片

袁崇焕

由此看来,“神器”的作用其实十分有限,依然受到了压制和控制。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去用这些“神器”,极大可能会惹祸上身。

戏曲舞台以及小说中出现的“尚方宝剑”等神器,往往都是满足观众读者的想象,其被寄予了扬善除恶的美好期望,希望忠臣良将能够执此神兵维护公平正义。 总的来说,传统戏曲和古典小说作为我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对于观众的法律政治意识有着非常强的引导作用。时至今日依然如此。我们今日倡导的民主与法治,就是要把权力放在制度的监督下,我们的“神器”就是法律和制度,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