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张小斐后援会解散上热搜,“国民斐妈”能否逃离饭圈逻辑?
03-04 10:17:26 来源:钛媒体

最近的热搜都少不了“国民斐妈”。

喜剧演员张小斐通过电影《李焕英》中饰演年轻李焕英一角一跃成为“国民斐妈”,电影上映期间,几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张小斐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3月2日,容祖儿发微博称自己也是张小斐的女儿粉,可见“国民斐妈”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而就在几日前,2月26日晚,张小斐全国粉丝后援会和官方粉丝团在质疑团队及张小斐经纪人未得到回应后宣布正式解散,引发网络热议。

在张小斐后援会和粉丝团对经纪人及公司提出互动质疑后,很多网友评论演员张小斐不需要饭圈的一套。随着事件的发酵,微博热搜见证了张小斐全国粉丝后援会从活跃走到解散这一过程。然而官方粉丝后援会的解散并不意味着演员张小斐能完全脱离饭圈文化的影响,粉丝接机等饭圈活动仍然在继续,对“国民斐妈”的考验还在后面。

一方是事业日渐红火的演员,一方是突然跳脚的粉丝组织。张小斐全国粉丝后援会的解散,再次把明星与粉丝的关系、饭圈行为等老生常谈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毋庸置疑,“泛饭圈化”已经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实力演员或许无法避免饭圈化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自身。注意力经济时代下,困在数据里的不止明星这一群体,而是所有人。我们在数据里生存,在数据里内卷。

粉丝经济划定的囚笼:困在数据里的所有人

发源于日韩,搭乘移动互联网热潮快速发展的粉丝经济如今已成为当前国内文娱生态中不可忽视且争议颇多的一种商业模式,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的评价指标都以数据的高低取胜。

从粉丝经济形成的来源看,它最核心的卖点在于偶像(或是明星)这一产品,而能形成产业链的关键在于大批粉丝形成较高的粉丝粘度,对偶像这一产品才能催生出狂热化的追随行为。在粉丝经济诞生之初,粉丝的数量作为明星众多数据中的变量之一,就成为了衡量偶像价值的重要方面。从这一角度而言,粉丝经济始终和数据紧密相关。

而选秀时代的开启让数据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粉丝数量的高低可以决定偶像出道的顺序,甚至可以直接转化为“氪金”等一系列消费行为,投入的金额越高,意味着偶像价值最大。以肖战的个人单曲《光点》为例,从上线之初就依靠着庞大的粉丝数量和购买力屡屡打破销售记录。2月26日发布的《2020年微博娱乐白皮书》显示,《光点》以13881万元成为2020年数字专辑销量冠军,是第二名张艺兴《莲》的近三倍。

公众并不完全否定数据与粉丝经济的意义。恰好相反,“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使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每个人不仅在生活中以各种方式依赖着数据,同时也接受了数据在日常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性。以“Vlinkage”为代表的一批数据统计平台以日周月年为时间单位,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各类文化产品在网络上的热度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这样的榜单排名广泛被公司、媒体、个人承认并争相引用。

因此,公众讨厌的不是数据。关于对一切数据负面评价的背后,实际上是对饭圈文化中粉丝组织的以“做数据”为代表的非正常应援行为的争论。而做数据的行为集中表现在了微博社交平台,打开微博,无数复制粘贴的评论、各类形形色色的榜单、明星每一条超过百万转发的微博……这些会让大众真切地感知饭圈文化的另一面带给每个人从视觉感官到精神层面上的巨大冲击。

是谁造就的这一现象?当微博搜索“做数据”这一关键词时,会发现网络空间里有这样的一个群体:“XXX网投组/数据组”。它们的微博内容通常带着不同明星的超话和各自相关话题,每天会给粉丝们布置具体的数据任务。一方面号召大批粉丝们在各自明星微博、超话等转评赞、发相关原创微博提高明星话题的曝光度。另一方面,会号召有空间时间精力的粉丝加入组织形成专业的做数据力量。目的则是利用平台的流量机制为明星带来曝光资源,为明星吸引更多的潜在粉丝,让粉丝转化为消费者,让品牌商看到明星的商业价值。

然而人工数据组只是做数据的一方,微博上不乏以“用户+一串数字”命名的账号,但点开这类账号的微博主页会发现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通常这类账户是机器刷量带来的结果。机器刷量已经成为一条产值巨大的灰色产业链,它的存在是平台、各家公司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是这样,公众在微博空间看到的数据是各方力量操纵下的表现,虚假的感受和狂热的粉丝行为是普通路人对「做数据」行为反感的直接原因。而另一面,看似在各类数据和从「做数据」行为中获益的偶像明星实际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榜单上的登顶位置彰显明星价值的同时,也在反噬着明星自己。

“肖战227事件”及后续是最明显的例证。几天前,正值“227一周年”的时间节点,处于事件漩涡中心的肖战正式发布长文对一年前的风波所波及的圈层道歉,并希望粉丝群体多一份理性、少一些对立。但网友发现,“227一周年”相关的话题在道歉声明同一时间被清除、相关媒体对227的文章遭到部分粉丝的控评、道歉微博迅速突破百万转评赞、各大社交平台出现了大量粉丝的安利贴……大量认为的有组织性的饭圈行为不仅没有让反对肖战的人消除误解,反而让这样的对立进一步加深。微博话题#我是普通人,我讨厌肖战#在2月27日的节点达到讨论顶峰,截止目前为止阅读量已达到33.8亿次。

微博话题#我是普通人,我讨厌肖战#讨论情况

微博话题#我是普通人,我讨厌肖战#讨论情况

成在数据,也困在数据,是当下明星的处境。根据腾讯贵圈的报道,困在数据里的中国艺人达到30万。30万明星的背后,是数百家公司、数以亿计的粉丝,以及被影响的每个普通人。明星困在数据里的背后,是整个市场生态对数据价值的追求。数据的量化逐渐趋于异化,所有人都依赖数据而困于数据之中。

饭圈文化影响逐渐破壁,实力演员能避免吗?

“饭圈”的称谓,原本没有什么负面色彩。饭圈的雏形兴起于80、90年代,一群对影视明星崇拜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追星一族”。在互联网时代,崇拜不同明星的年轻人有了各自的互联网圈层,形成了各自的组织。饭圈相对于过去“追星族”的明显不同就在于粉丝与明星的关系更为紧密,呈现双向互动的特征,粉丝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话语权日渐增强且具有明显的标签色彩。

当前,饭圈文化不仅在文化娱乐产业存在,且还有蔓延到社会经济各个角落的趋势。2020年2月,共青团推出两位虚拟偶像形象引发网络巨大争议。在微博中出现了“为爱豆打call”等明显具有饭圈用语的词汇让网友们感到不适,尽管之后删除了微博,但针对饭圈文化的泛化仍然存在。

2021年初,炒基热潮迅速席卷全网,越来越多的90、00后开始进场买基金,随之登上热搜的还有基金经理张坤。由于成为首位管理规模突破1000亿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张坤迅速得到了年轻基民的关注。在年轻基民的表述中,张坤变成了“坤坤”,甚至打出了“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的口号。在张坤之前,“ikun”的名称还是明星蔡徐坤粉丝的称号。并且成立了类似于明星后援会/粉丝团的相关组织——“易方达张坤全国后援会”,目前这个组织已有超过2万粉丝数。

不仅如此,“坤坤语录”也开始在网络走红。粉丝在各类社交媒体发出“全世界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不是谢广坤,而是张坤”这样的打call式的句子让基金迅速出圈,基金圈逐渐出现了饭圈化的趋势。这个趋势迅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注意。3月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的倡议》,其中提出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严禁娱乐化、各级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这一《倡议》或许正是对基金圈走向饭圈化的悬崖勒马。

“饭圈”本应该是圈地自萌,然而边界正在逐渐消解,“泛饭圈化”的现象值得警惕。

回归文化娱乐产业,除了偶像这一文化产品外,实力演员会受到饭圈文化的影响吗?可以看到,饭圈文化的影响让偶像也好、演员也罢都已无法忽视、更无法避免。或许对粉丝的正面的积极引导和专注事业发展,以作品证明实力是当前艺人唯一能做的事。

原标题:张小斐后援会解散上热搜,“国民斐妈”能否逃离饭圈逻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