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你缺啥我补啥 精典书店以退为进成文化地标
11-21 08:09:1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现在的精典书店  记者 李析力 摄

1998年的精典书店 资料图

杨一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个世界,一家好书店是城市的灵魂。”美丽的山城重庆,是否有一家灵魂般的好书店?重庆精典书店用20年的发展历程,用坚守与情怀给出了答案。

20年,从解放碑到南滨路;20年,从100平方米到1600平方米;20年,从实现微利到亏多盈少……时间改变了很多,但不变的是情怀。你缺啥我补啥,精典书店以退为进成文化地标。

“精典书店就是要办成重庆的文化地标和会客厅!”市政协委员、重庆精典书店董事长杨一说:“这里囊括了巴渝风景,白天可以看大江东去,夜晚可以观万家灯火,雨天可以赏海棠烟雨。”

A

萌芽 读书让“坏学生”成了好青年

11月15日,在南滨路精典书店的三楼茶室,记者见到了穿着一身西装的杨一。

沏上一壶香茶,55岁的杨一打开了话匣。“没有书就没有今天的杨一。”杨一说,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对于当今不少人奉行的“读书无用论”,他嗤之以鼻。

读小学和初中时,杨一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问题少年,打架逃课,样样都少不了他,文化成绩不好,体育成绩却很拔尖。高中入学测试,他的数学只考了32分。

1976年,刚上高中一周,杨一就因调皮被转学到了母亲执教的学校。在高一结束后的暑假,杨一的母亲给他上了一堂特别的课。一天下午,母亲带他去了图书馆,当他迈进图书馆的那一刻,一排排图书让他在原地呆立了好几分钟。那个下午,他对读书着了迷。

1977年高考恢复,同住一个院子的邻居家三兄弟全都考上了大学,来祝贺的人踏破了门槛。这对杨一的触动很大。“没想到考上大学能给家庭带来那么大的荣耀。”杨一说:“小时没给家里争过光,当时我就立志考上大学,为家里和自己争口气。”在阅读的影响下,在邻居考学的激励下,杨一用两年时间改变了自己。1979年,他以高分考入四川大学数学系,实现了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读大学期间,高中养成的阅读习惯让他获益不少,虽然读的数学系,但他却大量涉猎了经济和哲学类的书籍。杨一说:“感谢母亲的教育是用阅读而非打骂,爱上阅读是我人生中的大事,是受益终身的事。”

B

缘起 从帮朋友买书到开一家书店

1989年,杨一成为了“下海”潮中的一员,跨入IT界做起了计算机生意。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他还先后投身广告业和地产行业。

当时,计算机行业的前沿主要在北上广地区,为了更好地接触市场,经营好自己的生意。他时常往返于北上广和重庆之间。每到一座城市,杨一都会光顾当地的书店,去感受城市的文化。“那时的北上广地区,书刊种类丰富,文化市场欣欣向荣。”杨一说,当时的重庆书刊市场还未成气候,一些版本好或者思想超前的书籍,都很难在重庆买到。朋友们知道杨一全国各地到处跑,因此每当他出差时,总会被朋友们要求帮忙代购书籍。

一来二去,杨一在圈子里有了些名气。朋友建议他不如开一个书店。1998年,在朋友的支持下,重庆精典书店在渝中区民权路17号正式开张营业。当时的场地只有100平方米,但规划设计却用尽了心思,书店专门留下了一个文化角落,供读者休闲,还提供免费茶水。

正是这些体贴入微的服务,让精典书店一下子打开了局面,成为了阅读爱好者的聚集地。后来,书店扩展到300平方米,并开始引入文化沙龙活动,邀请全国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座,为重庆的文化圈打开了一扇窗。

2005年,精典书店再次升级,搬迁到了大都会对面,场地也从300平方米扩展到了500平方米。精典书店开始成为不少书友心中的文化地标。“当时,每年还能做到一二十万的利润。”杨一说,但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网上购书兴起,实体书店承受了巨大冲击,“后来基本上每年要亏损10多万,最高的年份甚至亏损了六七十万。”

C

新生 书友赶到解放碑帮忙搬家

虽然在后来几乎年年亏损,但杨一并未放弃书店。杨一说,办书店不仅是为了帮助朋友,也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感恩母亲当初的阅读教育。杨一说:“如果把办书店看成一门生意,那么它可能不值得再继续坚持下去,但作为一种精神和情怀,哪怕亏一点钱,也要继续坚持。”

2015年,解放碑的场地租约到期,租金费用大量增长,这对本就亏损的书店无疑雪上加霜。也正是此时,南滨路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不仅提供了1600平方米的场地,在租金上还给予了很大的优惠。

2016年,精典书店挥别解放碑将搬迁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不少读者前来与书店告别。杨一告诉记者,有读者专程从石家庄飞来,要与书店合影留念。还有更多的读者寄来了信,表达书店对自己的帮助。让杨一感动的是,就连搬家时也有读者主动站出来帮忙,“书店里的书有几十吨,我们老员工只有两个男的,还有一个60多岁,我的读者自发派人上门,来帮我们打包。我们搬运需要车,有读者站出来,提供两辆10吨的大车免费用。”

对于这次告别,杨一也作了新的期许,他向书店注资了500万元。

在精典书店新店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冰冷的,只有人文与科学的结合,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温暖和理性。这里将是全中国唯一一个科学与人文结合的书店。”

亏钱的书店却越办越大,对于杨一的想法,朋友们称赞支持,读者们欢心点赞,当然也有人质疑书店运营的模式。但在杨一看来,他只想办一家自己喜欢的书店,情怀需要用金钱来支撑,所以他的经营并非靠书店,而是靠着其他业务来补贴书店。

“当然,这样的亏损也要在自身的承受范围内,如果年年超过50万的亏损,我心里也会打颤。”杨一说,还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书店进行了支持,新的书店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会通过调整,尽量降低损失,“我认为,这次搬迁会是书店的一次涅槃。”

D

未来 要办成重庆文化地标和会客厅

精典书店早已成为书友圈的文化地标,同时也被社会各界所认可。2017年,重庆精典书店在亚洲书店论坛——十座城·十座文化地标上脱颖而出。对于这一荣誉,杨一很坦然,在他的心中,精典书店不仅要成为重庆人心中的文化地标,还将打造成为文化会客厅,让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

成为文化地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杨一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书店推出的书一定要有分量。平时,杨一很少参与书店的经营,但每月一次的选书会,他都是亲自参与,亲自主持。杨一说:“精典书店的选书标准并非像商业书店,一味的迎合读者,推出好销售的畅销书,而是坚持自己的标准。”

对于选书标准,杨一自己的心里有一杆称。不少书店的经营者都是文科生,理科生出身的杨一,将人文与科学进行了结合。杨一说:“精典书店有一些高冷,我觉得你该读什么,我就卖什么,我觉得你不该读什么,我就不卖。”

比如《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关于科普、科学人文的图书,虽然这本书销量并不大,甚至到了卖不动的地步,但是精典书店却从未将这本书下架。“这就是我们选书的标准,从未改变。”杨一说。

同时,在选书的版本上,精典书店也十分考究。杨一说,特别是一些翻译的名著,可能一本书就有上百个版本。精典书店推出的书,一定是最好的版本。所以,以前常常有读者疑惑,为什么是同一本书,精典书店推出的书就要比其他书店的贵,这就是版本不同造成的。

杨一说,要打造文化地标,那么书店就要有属于地标的书籍。因此,书店特别开辟了重庆籍作家的作品集专柜,以及重庆文史专柜。这些书是不卖的,但市民可以在精典书店读到。这些书可能没有经济效益,但却是文化地标不可缺少的元素。

 要成为文化会客厅,那就要包罗万象,要举办各式的主题沙龙。邀请国内的名家来举办讲座,作为文艺家作品首发的聚集地。在交流和碰撞中,展示文化独特的魅力。


■人物面对面

商报记者:不少书店都是根据热点来荐书,而且也取得了效益,精典书店是否也能够借鉴这一做法,实现扭亏为盈?

杨一:我开书店并非是指望书店能够赚多少钱,既然如此,我就要办我自己心中的书店,如果不是我自己心中的书店,那么也就远离了我当初办书店的初衷。

商报记者:你觉得要办好一家书店,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杨一:要办好一家书店首先考虑的就是选好书,选书和书店老板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品位关系最为密切。同时,办好一家书店还需要很强的经营能力。小小的书店,其间的书籍种类可能达到20万个品种以上,这相当于一个大型超市的商品了。

商报记者:很多人对书店亏损持怀疑态度,即使是为了情怀,看着总是亏钱也会迟疑,你怎么看?

杨一: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我也无需解释。很多地方都希望引进精典书店,但我们至今没有开设一家分店,原因就在于我知道这是一个亏钱的买卖。有一个玩情怀的地方就好了,毕竟我自己的精力和实力也有限。我也不知道精典书店能够开到多久,不过就目前来看,我的精力和实力还能够支撑,所以暂时没有考虑太多。

■相关链接

民营书店业的发展变迁

市文化旅游委印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对出版物发行活动实行许可制度,从事出版物发行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凭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在过去,申请出版物批发资质受注册资金、场地面积、中级发行员资格、总体规划等条件的限制,准入门槛较高。但时至今天,《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相关条款经过几次大的修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准入门槛已进一步降低。

改革开放后,民营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当时的民营书店多以书摊和小门店的形式存在,经营者多为个体户,经营规模不大,经营者素质高低不齐,鱼龙混杂,大量的劣质书和盗版书充塞其间。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市场培育和行业整治,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发展良好的民营书店才开始出现。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首席记者 李析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