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打“飞的”来渝就为做一把木勺 重庆手工文创卖的不只是情怀 还有“钱”景
09-12 07:40:3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花一两个小时,亲手体验手工制作一把木勺,给自己的成果刻上独特的印记,带回家珍藏……

最近一两年,在重庆年轻人当中,流行着一件新兴的文艺玩法——去“造物空间”做手工。甚至,这种文艺范也通过朋友圈传播到全国各地,就连郑州、西安的年轻人也专程坐飞机来渝,就是为了体验手工做一把木勺。一时间,重庆的手工文创呈现出一片红火的局面。那么,这些手工文创的生存境况究竟如何?搭上文创的东风,“新”手艺人是否能看到未来“钱”景?记者日前采访了我市多家手工文创品牌,与这些新锐手艺人、设计者探讨本土手工文创品牌存在的问题和突围路径。

▲文博会上展出的羊毛毡手工艺品 记者 刘晓娜 摄

手作体验“引流”

重庆本土文创成了全国“网红”

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重庆文博会上,作为重庆“网红”文创品牌的“造物空间”展台前,年轻观众络绎不绝。

这家由重庆木头木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运营的文创品牌,去年的年销售额较前年增长两倍多。可以说,在短短一两年间,就实现了飞速发展。自2015年在黄桷坪设立第一家店后,如今已发展出5家门店,今年还在袁家岗小时代有了专门的办公室。

对于重庆的文艺青年而言,利用周末去造物空间“做半日安静的匠人,做一件温暖的手作”,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当然,做手作时专注的表情,和作品完成后独特的造型,都会在体验者们朋友圈里晒一晒。这一晒,势必又吸引来更多的志趣相投者。

“其实我们的自媒体没那么强大,更多的是靠顾客在朋友圈吆喝,才成为了网红。”造物空间产品设计师杨聂昕告诉记者,而手作体验成为品牌“引流”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了体验带来的客流,才有了后续的产品销售、团建和私人定制、企业定制的订单。这就是造物空间目前的生存逻辑。

“在重庆本土文创品牌中,造物空间应该说建立起了一种自己的商业模式。”《中华手工》副主编、“揖美”文创品牌创始人谢晓飞这样认为。2017年,造物空间的年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团队规模扩大到30人左右。这个在其他行业看来几乎可忽略不计的数据,在重庆的本土文创圈里已经算是标杆。毕竟,这个圈里,大多数手艺人、创业者还停留在只能养活自己的阶段。虽然盈余不多,但能够养活一个30人的团队,在多数文创人看来已是乐事。

▲造物空间团队 受访者供图

靠手艺赚辛苦钱

多数手工文创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谢晓飞在《中华手工》工作10年来,与手艺人、设计师打的交道最多。这次文博会上,她策划了一个“奇遇重庆·游玩地图”城市文创展,集结了全国的60多个文创品牌,形成一个创意市集。

其实,这件事她很多年前就想做了,但面临的挑战却是常人难以想象。“如果不是今年重庆旅游走红给了文创者们信心,这个展依然可能做不成。”谢晓飞说,最现实的一点,多数手艺人连交参展费都会捉襟见肘。

“凌晨两三点我都还在发微信与手艺人沟通,鼓励他们来参展,有的手艺人大段大段给我解释,说为什么没法来参加,我都能理解。确实很能体会他们的辛酸。”她说,在这个行业要做出品牌,仅仅靠手艺好是不行的,部分头脑灵活、人脉广、宣传能力强的发展得还可以,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手艺人是没有成长起来的。

“我认识一个做头花的手艺人,摆了10多年地摊,最近又回去上班了。我都劝她,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品牌就做出来了。但是她确实很辛苦,每天不停做,肩周炎、手肘炎都出来了,还挣不了几个钱。”谢晓飞说,这样的例子在圈里不是少数,很多手艺人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要带一个团队是很困难的。手工这一行完全是靠人力,在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手工文创公司更是雪上加霜。

谢晓飞透露,从去年掌握的情况来看,全市做旅游商品的设计公司只有5家。“很难想象5家公司要支撑全市4.5亿人次的游客购买需求。”她说,一个文创产品从设计、打样到做出成品走入市场,要经过几个月周期,设计出100款可能只有两三款畅销,剩下的全是库存积压。因此,文创企业发展压力也是很大的。

据了解,即便是一些地产企业旗下开拓的文创品牌,仍然是依靠着地产业务补贴来维持生计。今年3月在湖广会馆旁开业的“源重庆手艺博物馆”,就是里城地产旗下的一个文创品牌,主要定位于做手工艺品展览和售卖。目前赚取的利润还不够给团队的4个人发工资,几乎是凭老板的文化情怀在掏钱补贴。

▲源重庆手艺博物馆在文博会展出的手工艺品 记者 刘晓娜 摄

年轻人消费能力有限

手工文创的理想市场在哪里?

谢晓飞认为,重庆文化旅游近一两年持续走热,对文创的发展是有利的。不过,从目前的实际市场效果来看,其带来的具体效益还并不明朗。在洪崖洞经营旅游礼品的店老板王红妮这次专门到文博会来淘产品。她告诉记者,在洪崖洞每天客流量巨大的情况下,游客们都希望买到能代表重庆特色的文创产品,不过卖得最好的还是冰箱贴、明信片、钥匙扣等十几元的快消品。“游客以年轻人为主,消费能力有限,而且在人流拥挤的情况下,大家都静不下心来欣赏一件有内涵的手工文创产品,上了100元的产品就很难卖。”

在“源重庆手艺博物馆”里,一楼是展览,二楼是销售。“来这里的游客,很喜欢一些带有重庆元素的手工艺品,”该品牌的运营负责人王旭告诉记者,有一款梁平竹艺茶席很好卖,价格在100元左右,非常受外地游客欢迎。但是价格再高一点的就不好卖了。当然也有大客户,一次性能下个7000元左右的“大单”,不过这毕竟是千载难逢。

王旭说,“源重庆”之所以能够坚持,一方面是由于老板的文化情怀,另一方面是因为场地是企业自己的物业,没有场地费。

“我们想以这样的方式让大家了解手艺故事,了解手艺人背后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她说,比如在文博会上展出的一艘手工木船,之所以定价会达到4500元,并不是因为木料值钱,而是由于手艺人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做成,“这个定价其实只相当于给手艺人发个工资。”

而现在的尴尬在于,喜欢手工文创的年轻人没有太大的消费能力,而具备消费能力的人群又未必能喜欢手工艺品。“愿不愿意掏钱买手工艺品,取决于消费者是否认可手艺的价值、设计的价值。”谢晓飞认为,目前多数人的文化消费理念还没达到。

发展受限该问责谁?

文创“泛特色化”如何破解

王红妮在洪崖洞的礼品店有40多个平米,主要经营姓氏文化礼品和小孩玩具。去年她开始试着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但是她发现,重庆当下的文创产品大同小异。

“一窝蜂的都是冰箱贴、钥匙扣、明信片,家家来推销的都是这些东西。”王红妮在文博会上看上了一家手工品牌的文创,想与对方合作,但对方称要先到她店里看看才做决定。这个态度让王红妮不太满意。“她觉得自己的产品好,其实不一定好卖。”王红妮说,她店里也卖了一些手工艺品,质量上乘,但并不畅销。

造物空间的产品设计师杨聂昕认为,当下多数文创品牌的发展不如人意,不应该从市场去找原因,而应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全国的手作产品都存在泛特色现象,特色都来自义乌小商品市场。”杨聂昕说,当然在洪崖洞这些热门旅游景点畅销的肯定是快消品,这是符合旅游消费规律的。结合造物空间的成功经验来看,深层次的消费群体是需要在门店来转化的。

“顾客来体验手作,不是我们把产品做好卖给他(她),而是通过其自己动手,在产品中注入个人印记,比如打上名字或生日。”他说,融入时间和文化概念的手作产品,才是未来更需要的。对于造物空间而言,这也是他们始终坚守的理念,“相信只有这样才能长远发展,而不只是依靠文创这股风。”同时,他认为,人们只是想追求品质更好、有文化元素、能实现自我表达、更能承载一些符号的升级产品,因此文创只是消费升级的一个环节。

2015年造物空间参加在南坪会展中心举办的工艺美术博览会。见证了造物空间成长的谢晓飞说,正是那次展会上的亮相,给了造物空间重要的机会。甚至一些郑州、西安的年轻人专门坐飞机过来体验。这让她也深受感触,“只要用心做,市场是有的,年轻人需要打发时间,只是过去没有消费体验来把这块深海区激活。”

本土文创品牌“阿仅”的创始人何洋应该是把到了市场的“脉”。她将传统的非遗手艺进行再设计,仅依靠朋友圈就卖出了90万元的年销售额。“我们的消费正在回归传统手工艺,工业化的东西越来越不受喜欢。但是很多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脱节,我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设计对其重新定位,让人们能看到新的使用场景。”她举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花丝过去的手工艺品以摆件为主,很多人欣赏之后并不会掏钱买。她将其设计为书签、挂件之后,却收到了很好的销售效果。

▲造物空间的 手工作品 受访者供图

■建议

手工文创“土壤”好

人才体系需再探索

对于造物空间而言,杨聂昕认为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颈便是人才。虽然他们已经有一个30人左右的团队,有专门的设计师和打版团队,主要是一些有美术功底的毕业生或业余爱好者。“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想找手作老师或人才不知道怎么找,环境没有为我们输出更多的人才。”杨聂昕说,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引导客户表达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定制的设计师,需要有设计能力和心理学方面知识。这样的人才在川美等专业院校或传统手工艺人中都不好找。可以说重庆目前整个文创行业的培训体系都不完善,要培养出一个得力的手作老师周期很长,而且一旦培训出来后流动性也较大。

谢晓飞分析,相比全国很多城市而言,重庆这片土壤是适合文创产业发展的。首先,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每年都会培养出很多喜欢创造的学生,不少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自己创业,从事文创行业。

“现在,重庆旅游的繁荣会进一步催生市场,文化旅游是需要文创产品作为内容来支撑的。”她说,目前手工文创的发展最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希望政府能组织一些培训,对文创人、手艺人开展设计、商业、财务、融资等方面的培训。毕竟手工文创这个行业很特殊,手艺人如果灵感不够、商业头脑不好、生产跟不上,都会发展受限。做手艺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来琢磨商业,因此需要有专业的培训或合作,才能更快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

另外,希望有关部门能更多地提供像文博会这样的展示平台,让外界看到重庆的文创产业,为本土文创品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刘晓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