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丨“重庆墨脱”北坡村的过年新气象
01-24 06:17:08 来源:重庆日报

7bb2bca2ad57153810df6b2ebec678b2.jpg

“流动商店”老板谭春妍(右一)为村民过秤。记者 罗芸 摄

重庆日报消息,一夜风雪后,城口县沿河乡迎来难得的大晴天,耀眼的阳光为山岭、村庄涂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1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有“重庆墨脱”之称的北坡村。

因地质条件恶劣,这里的七社、八社曾一度“与世隔绝”。2018年底,政府花费2200万元打通了上山的3.4公里水泥公路,两个社200余位村民出行难终于得到解决。在这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北坡村发生了巨变,今年过年也有了新气象。

采购年货

小货车送货上门

“嘀嘀——”清脆的汽车喇叭声响彻山间。不一会儿,一辆银白色的小货车停在了村小旁。

车主谭春妍跳下车,麻利地拉开车厢篷布,露出一车新鲜的蔬菜和一台电子秤。很快,七八个村民围拢来选购。

“以前买年货都是下沿河去背。可从去年以来,我都好久没摸过背篼了。”围着小货车准备买金针菇的村民龚自海说。

七社、八社位于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未通路时,仅有一条挂在悬崖上的小路供村民进出。小路最窄处只有30厘米,崖下就是湍急的溪河,村民只能背着背篼肚子紧贴着山壁一步步挪动。在81岁的龚自海记忆里,在这条路上摔死、摔伤的村民就有十多个。

道路修通后,进出村的小货车多了起来,最多时一天有七八辆不同的小货车为村民带来蔬菜、水果、零食和日用品。

北坡村是谭春妍去年新开拓的“市场”,一周要来好几趟,“这条路弯拐多,但硬化后很好跑,十多分钟就能上山。”

村民吴成宪想买的辣椒面恰好在山下就卖完了,谭春妍就和他约好下次再带来。

“村民要啥可以提前订购,因为省了门面费,实际上每公斤价格和沿河场上差不多,或者单价只贵几毛钱。”谭春妍一边为村民过秤,一边说。

“想赶场就坐车下山,不想跑就等着送货上门,这生活真是做梦都没想到!”村民文泽奎说。

住上新房

再大风雪也无忧

“灵鼠闹春呈喜庆,紫气盈门添祥和。”66岁老党员陈信义家的大门朝东,清晨的阳光让大门两侧烫金的春联熠熠生辉。

“你看看,这屋子修得好结实,在这里面过年好安逸!”热情好客的陈信义拉着记者参观自己的新房,一脸自豪。

3年前,陈信义的住房毁于火灾。由于道路不通,建筑材料无法拉上山,他曾在简易房里过了两个新年。冬季,山谷间的风吹着口哨从简易房的缝隙中穿过,烤火也不大暖和。在温暖亮堂的新房过年,成了陈信义的心愿。

去年,在政府帮助下,建筑队用货车从山下拉来水泥、石子,帮他建起新房,堂屋、卧室、厨卫一应俱全,并按当地习俗配套了一间小小的烤火房,每间都有铝合金滑窗。搬家时,他特意摆了一桌宴席,感谢帮他修房的干部和施工队。

“为修我这房子,县里和乡里的干部就跑了8趟。”陈信义感激地说,昨晚风雪很大,但他仍睡得很安心。

开上小车

回家的路越来越好走

在北坡村小不远处,停着一辆挂着新疆车牌的小车。原来是七社的孙方兴的朋友送他回家。

孙方兴在新疆建筑工地打工,挂念老父的他每年都要回家一次,每次都要带上大量给父母的衣物、特产。

“从新疆回来三千多公里都走得一路畅通,就是进村这路走着费劲。”孙方兴坦言,三四年前,村里还没通路时,朋友只能送他到沿河场镇再往北坡走两三公里的地方,自己得背上从新疆带的大小家什沿山崖小路回家。道路艰险,他不敢带上家人。

这几年,村里交通变化大,离家的路也越来越“短”,从去年起就能直接开车进村了。“明年七社的路还要全部硬化,到时争取自己买车开回家!”

“今年不仅有十来台车开进了村,还有一些很多年都没回过家的村民也回来了。”村主任简文成说,村民杨华清出门当上门女婿,十多年都没回来过。这次开车回来,不仅带上了妻儿,还捎上了岳父岳母,就是要让他们看看村里的新变化。

重庆日报记者 罗芸

原标题:“重庆墨脱”北坡村的过年新气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