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评看车·2022年度车市热点事件 > 正文
盘点2022|车主无奈装“行脚记录仪”,智驾技术普及安全痛点亟待化解
2023-01-05 10:05:04 来源:上游新闻

编者按:行车记录仪不稀奇,“行脚记录仪”是什么鬼?虽说是高手在民间,但逼得消费者搞这种发明创造,也正说明了智能驾驶技术尚不成熟,尤其是安全痛点,是其推广普及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化解痛点,需要车企多些担当,而不是让用户去见招拆招。 

前不久,一位网名叫“@BECKY瑶瑶”的车主,给她的特斯拉新车装上了“行脚记录仪”,此番举动,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

 

 “光拍下面没用,要上下一起拍。”“买这车干啥,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在网友的热议中,有吐槽、有同情、也有表示无奈的,不难看出,女车主安装“行脚记录仪”是因为这位女车主为了明确事故责任归属,自证清白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不过从侧面也可看出,车主对特斯拉的智能驾驶功能信任感缺失。

 

近年来,随着汽车“新四化”浪潮不断翻涌,全球汽车产业也迎来了新的重大变局。车企已经从过去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的竞争,已经开始转向汽车智能化方面的竞争。 

据《美国全国机动车事故因果调查》的数据显示:94%的事故关键原因系驾驶者的人为因素,而将来真正实现由“车脑”替代“人脑”操作的智能汽车,能有效规避人为失误,从而大幅降低事故概率。 

各大车企为了抢占这条新赛道,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如长安的APA6.0远程智能泊车技术、蔚来的高速 NOP+自动领航换电技术、小鹏的城市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技术等,都在为实现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因为将来谁技术更领先,谁就能赢得市场,反之就容易遭到市场的无情淘汰。 

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白热化竞争,一方面为车市带来了利好,消费者能以优惠的价格抢先体验到更先进的智能科技产品;另一方面,为了赢得市场,也倒逼不少车企将尚未研发测试成熟的科技,匆忙投放到车型当中,从而导致了一些智能汽车的问题频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下的汽车产业中,拿同样是配备了市面上主流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举例,其上游产业链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质量有优劣,车企的研发、装配、测试水平有高低,虽然同样是搭载了L2级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但其智能的真实水平往往天差地别,完全靠堆料出来的车型产品,智能方面也仅仅只是成为摆设,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遇上车机死机、黑屏,车门无法解锁等小问题还算好,消费者可以通过售后维修等途径解决,一旦因为智能化功能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处于弱势方的消费者,与财力、资源雄厚的车企相比,往往容易陷入举证、维权困难的局面,十分被动。 

因此,一个权威第三方的检测鉴定机构,对于维护智能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汽研的IVISTA国家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就致力于通过专业的评测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公正的智能汽车的成绩评测分析,不少主流车型的智能化成绩官网可查,同时,还在政府制定新的交通法律法规时建言献策。

有汽车行业专家曾表示,智能驾驶的核心价值在于为用户提供充分的“安全”和“自由”,逐步将用户从驾驶的过程当中解脱出来。所以从汽车市场的角度来看,安全才是最核心的用户体验。如果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花哨的智能网联功能,也很难让消费者放心买单。 

另外,智能驾驶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迭代过程,不断消除智能驾驶过程中的场景断点,是智能驾驶技术开发的核心目标;解决好安全与舒适的平衡,是智能驾驶商品化的核心目标。 

随着智能驾驶、车联网、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者在这里呼吁,将来在更完善的交通法律法规和更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督之下,车企能够把更成熟可靠的智能化新科技、新产品引入市场,让消费者在用车时更有安全感,因为安全是智能汽车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类似车主安装“行脚记录仪”这样的尴尬事件,也才不会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上游新闻 郑伟

编辑:何保

责编:吴键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