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开启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新征程
08-22 20:59:56 来源:上游新闻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内陆地区,是大西南工业重镇。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要求我们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要求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重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思想和行动自觉。

一、沧海桑田,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

长江经济带以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为支撑,重庆在成渝城市群中发挥着核心作用。40年的改革开放使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重庆分享到了经济带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日渐凸显,折射出长江经济带的宏大变化。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百亿级跃升万亿级,2017年达到1.9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60倍,年均增长1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689元,赶超全国平均水平,按可比价格年均增长10.2%。与1978年相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22.4%、15.5%。自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994年的36.6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252.4亿元,年均增长18.7%,实现了从“保基本”“保运转”的“吃饭”财政向“保民生、促发展”为主的公共财政转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36.9:45.8: 17.3调整为2017年的6.9∶44.1∶49,非农产业比重提高了30个百分点,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增长动力由投资主导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并驾齐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最高的128%调整到5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0%提高到64.1%,城乡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市场活力全面迸发。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始终坚持民生第一目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阔步迈向全面小康。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193、12638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9年的61.9%、72.9%下降到2017年32.1%、36.5%,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逐渐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扶贫脱困精准推进,14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市级贫困县成建制脱贫。基本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重点民生实事滚动实施机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开放动力显著增强。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内陆开放由“末端”迈向“前沿”。形成以两江新区为龙头,6个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4个开放口岸、7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为骨干的开放平台体系,内陆自贸区和中新示范项目建设开启重庆在更高平台开放的新征程。中欧班列(重庆)成为中欧合作新范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进入国家战略,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加速完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508亿元,比1996年增长31倍,服务贸易快速成长,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分别增长23倍、274倍,2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渝投资兴业。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省际协商合作新机制,加强与沿江省市特别是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等全方位务实合作。

二、励精图治,城乡面貌实现历史变迁

重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欠发达阶段,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立足于“双欠”“四大”基本市情,不断探索创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路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施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穷山恶水”嬗变“青山绿水”。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比2000年提高 24.4个百分点,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加大消落区治理力度,按保留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综合治理区分类实施消落区保护,消落区耕种面积降至2465亩,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0.2%。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夯实绿色发展本底。全面推行河长制,累计规划河段长1.98万公里、岸线长3.95万公里,统筹保护和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滚动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5%,地表水总体水质良好。打好黑臭水体歼灭战,城市建成区31段黑臭河段基本消除黑臭现象。强化工业污染治理,累计完成76个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市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建成城乡污水处理设施2417座,完成4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2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00余万吨/天,城市和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3%、80%,基本解决乡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问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提高到36.5%、38.4%,完成3000余家养殖场(户)关闭搬迁、约400万头生猪当量污染治理,累计完成3000多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7000多个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较开始执行新标准的2013年增加97天。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彻底扭转了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状况,告别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四小时重庆”目标实现。黄金水道功能充分发挥,航道总里程达到4472公里,其中四级以上航道1400公里,“一干两支”、通江达海的航道体系基本建成,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08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450万标箱。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形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网络格局,通车里程3023公里。铁路从1978年仅拥有成渝、湘黔、襄渝三条建国初期兴建的普通铁路,到2017年形成“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络,运营里程达到2371公里,如今正在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网、迈入高铁时代。“一大四小多通用”机场布局加快形成,江北国际机场成为枢纽型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872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投运里程264公里,建成“二环十射四横五纵”快速路网。能源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451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岩浆岩气商业化开发。晋级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乡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建成9座大型水库、53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水库,城镇供水更加安全有效。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中心城区突破山河阻隔,迈向千平方公里、千万人口超大规模城市,快速崛起一批大型人口聚居区、商务集聚区和现代化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到59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743万。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城市“反哺”农村力度,深化地票制度、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速构建。全力破解农村基础设施“瓶颈”,实现行政村100%通畅、撤并村100%通达目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网络宽带全面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传统村落式分散居住逐步向社区式集中居住转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农村办学、医疗卫生条件全面改善。

三、绿色转型,产业结构实现蝶变重生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形成集群发展、多点支撑、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老工业基地焕发蓬勃生机。

坚持创新核心引领。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强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进组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100个,高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持续打造低成本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发展到234.4万户。

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着力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6+1”支柱产业集群快速成长,工业实现由小变大、由弱转强的嬗变,特别是直辖以来,工业投资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201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587亿元。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按照集群化高端化思路,构建起以电子信息、汽车为重点的支柱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第二大手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装备、化医、材料、消费品行业转型升级。前瞻性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全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集聚,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4%。谋划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构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和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格局,力争智能产业规模从目前3500亿元提高到7500亿元。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保税贸易、大健康、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1978年的17.3%提高到49%。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在保障粮食、生猪、蔬菜供应的基础上,基本构建起以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体系,一二三产业加速跨界融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2.1%。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关闭一批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完成重钢等200多家企业环保搬迁,加强非煤矿山治理,化工企业全部入园生产、污水集中处理,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绿色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制定实施产业禁投清单,有序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资源要素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资源环境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环境加快建立。严格政策管控,坚决禁止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项目、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园区,将“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项目挡在门外。完善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把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绿色发展权重提高到30%以上。

四、继往开来,开启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新征程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重庆要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融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直面严峻问题挑战。环境安全问题突出,Ⅲ类及以下水质支流、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支流较多,严重威胁长江生态安全;每年尚有2500万吨畜禽粪污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有60余万吨化肥、1万多吨农药直接进入生态系统,2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需要提标改造,19个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近5000公里城乡污水管网待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任务重,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市30%左右,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三峡库区消落区面积达247平方公里,消落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多面,严重威胁库岸人民的生活财产和库区的安全;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总体偏高,全市河道岸线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占岸线总长度的44%。绿色交通存在较大短板,三峡枢纽能力“瓶颈”制约突出,铁路网络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沿线港口码头长效监管任务重。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任重道远,重化工产业偏多,全市现有化工生产企业360家、化工园区5个,其中分布在长江、嘉陵江和乌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企业25家;创新能力不足,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保产业发展滞缓,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十二五”期间环境服务业年均增速仅为7.3%,环保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未能有效链接,环保产业科技研发投入仅占全市1.7%,低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

科学规划发展愿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深入践行“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把握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切实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任务,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构建内畅外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打造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筑内陆开放高地,更好地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要功能作用。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形成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展现重庆山水自然之美、城乡特色之美、厚重人文之美和产业素质之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位。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岸线保有率稳步提升;环境质量总体提升,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长江支流劣Ⅴ类断面,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绿色经济引领发展,基本构建起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5%,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乡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功能更加完善,内畅外联、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绿色低碳,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乡村振兴扎实见效,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到2035年,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巴渝山水“颜值”更高,历史文化名城“气质”更佳,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到本世纪中叶,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成美丽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重庆产业格局呈现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四多四少”格局,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度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度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必须加快推进战略性优化调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绿色成为发展中的普遍形态。到2020年,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用水量下降29%,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合并进。严守产业准入“绿色门槛”,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管控开发强度,坚决禁止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项目,严禁在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园区,确保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三高”项目挡在门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做大做强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构建起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退出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激发创新源动力,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着力培育智能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广智能化应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迈进,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引擎大力发展循环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全市上下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和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切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