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布厅 > 正文
达州开江:发挥地域优势 建设30万亩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2022-12-14 17:09:52 来源:四川经济网

“管理协同不够、建设资金不足、农事服务不优、集体经济不强……”面对系列问题,如何破解?近日,记者从达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局以达州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原创性原动力重大改革实践平台,以市场化“建管运”为方向,统筹落实全省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和县域内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改革事项。

“ 稻田+”示范基地

探索

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优化管理体制

“开江县将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生态功能、民俗相近的6个乡镇74个村纳入园区规划,统筹布局‘一环三区三园五点’,园区规划面积达475平方公里,占开江县总面积的46%。”开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和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开江县发挥川渝毗邻优势,按照“一环一廊一核一区三圈层”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开梁合作示范园区,分年度规划重点合作项目117个、计划总投资10.1亿元,建设30万亩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据了解,开江县坚持把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着力打破行政区划和建制界限,创新“稻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该县投入资金42亿元,已启动改革事项26项,开工建设“稻渔之窗”等重大项目30个。杨和平直言,主要是以市、县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市县优势资源,强力推进改革事项落地落实;每一项工作实行挂包分配,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牵引、改革创新,把握发展大方向,党工委(管委会)负责园区统筹管理和协调等,专家负责为园区规划编制、重要政策等提供咨询,乡镇负责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等。

“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原创性原动力改革的平台,以改革项目化、清单化的方式,系统推进园区管理体制、市场运营、集体经济培育等领域改革创新。”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卢玲宁表示,该产业园已推动实施改革事项26项,打造“稻渔之窗”主题微田园综合体、“稻田+”片区“三农”服务中心、“订单土地”项目、任市镇省级“百强中心镇”等示范点位12个,有力助推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

“稻田+”养殖基地

坚持

“开发式”发展理念,创新运营模式

“优化管理体制,适度分离改革是促进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只有创新运营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开发式’发展理念。”开江县稻渔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梁小宇表示,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县田城集团作为运营主体,以市场化方式整合各方资本,形成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该产业园先后整合财政涉农项目资金10.16亿元,园区土地出让收入,新增税收也全部用于建设。通过整合园区土地、房屋等资源,建成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土地整理的新增耕地指标,先后融资5亿元建设园区。

此外,产业园还探索开展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将土地资源、林地、固定资产等集体资产确权登记颁证,产业园区村集体资产价值总额达5.18亿元。梁小宇说,该产业园区还设立了企业应急转贷基金1000万元,与县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政融保”“政担银企户”“虾蟹贷”等金融产品,开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风险金担保贷款,已发放信贷资金6100万元,开展资金互助合作1300万元。

同时,“稻渔之窗”主题微田园综合体作为园区展示窗口,总体建设规模达320亩,由“稻田+”种养模式展示区、农事综合服务区、农创文创中心三大部分组成。

农民工综合服务站

壮大

围绕“稻田+”主导产业,健全孵化机制

“我们紧扣片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求,投入建设资金近8000万元,将县为农服务中心、现代粮油物流园、工文旅融合产业园组团升级为片区‘三农’服务中心。”开江县供销合作联合社主任彭举表示,开江始终把壮大“稻田+”主导产业作为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任务,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围绕产业发展建、产业结构围绕优化供给调、农事服务围绕市场主体配”等方面,逐步实现园区“全生态化布局、全产业链培育、全价值链开发”。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最终目的是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据悉,该产业园区按照“533”模式,建成“农事管家、农村便民商超、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匠师工作室、农民技能培训基地”等5大服务阵地,引进天成农机、宝丰农机等40余家服务主体,组建工匠、护理、心理咨询、人力资源、乡村规划等10支匠师服务队伍,开展农机服务、水产服务、农村电商、农技培训等21项服务,着力打造区域性“功能最全、带动最强、服务最优”的全产业链三农服务平台,带动稻渔园区高质量发展。

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整合园区土地、劳务、房屋、资金等闲散资源,与田城集团和新型经营主体广泛领办创办稻渔产业、土地、乡村旅游、农机和劳务等合作社,截至目前,已成立72家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园区村集体经济2021年最高收入达到31.69万元,核心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高于全省0.7万余元,充分体现了园区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推行村集体经济“1331”资金托管和“33211”利益分配机制的主要成效。

原标题:以市场化“建管运”模式赋能农业产业园 开启振兴乡村新画卷

编辑:吴光亮

责编:罗永攀

审核:罗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