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院士建议:在川渝地区建立基础科学中心

​封面新闻2021-03-06 17:02

“后疫情时代,我希望尽快恢复线下学术交流,只有面对面的讨论才能促进科学的进步。”电话里,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院士欣喜中带着期盼,仿佛看到了川大学子重新登上世界舞台,展示青年风采。的确,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际人文交流普遍受阻,但他坚信,随着我国新冠疫苗的全面覆盖,笼罩在世界各地教育圈人士上方的“雾霾”,即将散开。

3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此次参会,李言荣重点关注两个领域,第一个便是希望在成都乃至川渝地区建立基础科学中心以及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解决技术“卡脖子”的难题。

“这些年我国在科技方面进步显著,但是基础科研仍有短板。”他举例道:“应用科研往往三五年能出成果,但是‘卡脖子’的关键是基础科研,这才是根基。”

为什么是成都?

“休闲文化孕育奇思妙想”

在李言荣看来,以舒适、安逸节奏闻名的成都,非常适合年轻人静下心来做科研。因为节奏快的地方,人的压力越大,基础科研很难短时间出成果。而被休闲文化包围的成都可以孕育出放松的姿态,人们可以凭兴趣做事。

他特别提到成都教育圈耳熟能详的“四七九”名校,一批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世界。“目前国际数学界被公认具有天赋异禀的‘黄金一代’,有不少就是成都四、七、九中毕业的,他们30岁左右就成为了名校的正教授,很了不起。”

“成都是一座崇拜科学家的城市”

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大量工业入川,一批科技工作者扎根成都,为成都这座城市种下科技的基因。李言荣说,老百姓对科学的崇拜,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深深扎根四川人心中。”

李言荣也坦言,成都缺少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但是以成都目前的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来看,完全具备了建立基础科技中心的条件,因此,他特别建议在成都乃至川渝地区建立基础科学中心以及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一批天赋异禀的青年人,加以时日重点培养,未来一定能对世界科技做出巨大贡献。

期待

后疫情时代 逐步恢复线下交流

“后疫情时代,我们要尽快恢复和打开国际交流学术的大门。”这是李言荣带来的第二份提案。

去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人才流通培养按下“暂停键”,彼时,依托互联网进行的线上互动交流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

李言荣强调,此举虽为非常之举,但它不是真正的交流,是虚拟的。只有面对面的讨论、争论,甚至争的面红耳赤、互相批驳,才能促进科学的进步。“生活可以自我隔离,但是学术上不能经常隔离,在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希望国际间科学人员的线下学术交流能逐步恢复,比如可以出国参加国际会议。”

谋定

立足重大战略需求  A+学科不是终点

“客观来讲,学科排位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2021年新年伊始,针对“十四五”工作,四川大学正式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在物质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生态与环境等五大方面,提出了一揽子计划和思路,明确了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坦率讲,在这五个方面,我们并没有去规划哪一项可以达到A+,我们希望通过这五大工作能对国家和地方有所贡献。”李言荣告诉记者,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做好,自然会带动相关学科往前发展。

(图据受访者)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院士建议:在川渝地区建立基础科学中心

责编滕飞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