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游智库 > 正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呈现五大走向 重庆大有作为
2023-01-04 14:05:47 来源:上游新闻

1月3日下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周年资政成果发布会在重庆举行。活动由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专家联盟、远明智库工作室主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重庆京渝省情和发展规划研究院协办。

会上,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专家联盟发起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莫远明代表课题组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周年发展报告》。报告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成效显著。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总量突破7万亿元,增速高于川渝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在优化平台机制、促进务实合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体制机制问题、产业趋同问题、协同创新问题等发展问题。

报告称,要理性看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问题与潜在风险。川渝两地要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突出全局观和全域观,充分体现辩证法。

同时,报告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未来呈现如下五大方面的走向,建设现代化新重庆,重庆大有作为。

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中价值凸显,重庆应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应用好用足现行国家政策,将体制优势、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可靠性和发展韧性,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中西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蓝本和标杆。

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为国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提供新的实践探索,重庆应贡献更优的发展经验。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形成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布局的核心层、紧密层、毗邻层等三大圈层结构。未来五年,将形成第四圈层,松散层,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连结贵阳、昆明、拉萨、西安等战略支点,打造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通过四大圈层的实践探索,真正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重庆作为圈层核心和策源地,需要不断创新区域治理模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更优的重庆发展经验。

三重庆应把握更好的发展主动权。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加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从根本上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把握更好的发展主动权,建议重庆市委与四川省委联合向中央提出中央层面尽快成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的请示,重庆市也可以重庆代表团名义在全国“两会”上建议中央层面尽快成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若站在西部大开发高度,由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来统筹协调,更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质性推进。

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重庆应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三大经济增长极比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做优做强做大主城都市区和重庆都市圈将会被列入重庆发展优先序。重庆市要抢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等世界级产业先发赛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经济总量,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让其真正成为引领中西部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五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融合发展,重庆应推进更快的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重庆“一区”带“两群”发展特征十分显著。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质上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这样就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是主旋律。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优化区域布局前提下,关键在于创造性推进区域协同。重庆市应通过这双重战略加持,科学研判区县发展态势,找准比较优势和短板,在差别化发展的同时,增强区县发展均衡性,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更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高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编辑:郑亚岚

责编:张松涛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