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 正文
张小泉用米其林教育消费者“翻车”:少一点傲慢,多一点自信
2022-07-19 15:11:55 来源:上游新闻

因为一段视频,张小泉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视频中,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称,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中国人这种切菜方法,为什么米其林厨师切的肉片更薄,黄瓜片更透明,是因为前面有个支点。我们把刀前面的头斜过来,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7月19日,夏乾良发布视频进行道歉,称网传视频中并未根据当时的情境和语境进行描述,导致公众对此产生极大的误解。

之前,张小泉就因为“菜刀不能用来拍蒜”引发争议,公关刚刚“灭火”,这次又因为“教育消费者”再遭群嘲,究其根源是因为“想通过教育消费者来迈开步子”。

品牌认同感,首先要追求质的统一性,才能在差异性上寻求溢价。同为卖刀的,王麻子在直播间拍蒜,显然更能让消费者感到作为“上帝”的被尊重感。“米其林式说教”之所以让人反感,就在于冒犯了中国人的厨房传统,颠倒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消费者习惯“一刀走天下”,厨房配备一把菜刀是常态,无论从使用习惯还是饮食文化来看,用菜刀拍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中式菜刀,本身就具备拍黄瓜、拍蒜的功能,脱离这个现实的大众应用环境,完全去追求所谓的高端高硬度,等于放弃了传统的消费市场,自绝于人民群众的需求。任何一个品牌,想要长久发展,都需要用品质说话,同时给消费者提供便利,而不是“为难”消费者,以提高使用门槛来表现产品的高级属性。

其实在“拍蒜断刀”事件后,张小泉的官方回应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们将持续研发,力争在刀具产品方面,不仅以锋利见长,更能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实际,真正做到更懂中国厨房”。这段站在消费者立场的回应显然比张小泉总经理那段“教育消费者”的视频更具亲和力。

产品营销界有一句流行语:永远不要轻易去教育用户。而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最可怕的往往不是对手,而是居高临下的态度。毕竟,很少有人愿意花钱来听你教育。即便是从西方国家舶来的“消费者教育”,也往往以宣传消费观念,培养消费技能,提供实用性帮助为主,他们都会努力贴近本地消费者习惯,试图讨好,少有傲慢。要“更懂中国厨房”,需多向消费者虚心求教,“割掉”傲慢姿态。

另外,从张小泉近段时间的发展态势来看,其危机源头恐怕是过于想要丰富产品线,突出品牌差异化,步子迈得太大。头顶老字号名头,背靠硬度、南美檀木手柄等卖点,张小泉已登上资本市场。但从后续的走势来看,张小泉已经偏离了做“世界刀具”的主业,反而是频繁跨界,给资本投喂新故事。

据悉,张小泉已成立全资子公司,准备经营“化妆品批发、零售”相关业务,还跨界卖厨具厨电,最近又在经营范围里新增了食品销售业务。究其原因,刀具属于耐用消耗品,更换周期较长,没法帮公司挣快钱。数据上也显示,张小泉的研发投入几乎原地踏步,而2021年的营销费用同比增长了41.08%。高端化、差异化,对于品牌发展来说没有错,但需在保证质量、尊重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前提之上。目前,张小泉表示,即将发起“断刀召集令”项目,五年内有断刀事故发生可换货。如此“悬崖勒马”,算是找准了问题所在。

用米其林教育消费者,表面是傲慢,骨子里是不自信。张小泉创立时,米其林还并未出现,渊源流长的文化背景,那份文化自信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重要原因。力求高端化、迈开步子的同时,还要不忘一步一个脚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带着文化自信走向世界。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