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 正文
透过二十四节气看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02-25 11:08:38 来源:四川日报

“雨水”刚过,“惊蛰”在望。“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了网友。当经典诗文遇到传统历法,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扔下农具,即是诗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倾泻而出。的确,无论是极具诗意的节气名字本身,还是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活动,抑或由此衍生出的诗意吟诵,“二十四节气”毫无疑问是理解古人与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中华文明博大、浪漫的绝佳载体。难怪有网友表示,“开幕式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

诗意来自生活,美好源于劳作。“二十四节气”的底色是实用的农业智慧。“雨水”告诉人们降水开始了,要做好春耕、春播的准备工作;“芒种”意味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必须抓紧时间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但“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却又不止于农业,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每个节气里,古人还都硬性规定了具体的禁忌条款,正是这种对世界的敬畏心,让鲁奖得主穆涛感叹,“二十四节气”里藏着中国人的世界观。

当下,多数人或许已经离农耕很远,但“二十四节气”却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仍然浸润着百姓的生活,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比如饮食,如今餐桌上常见的春卷,其实就跟古人在“立春”这一天咬春的习俗相关;比如习俗,中国在清明扫墓、郊游,也继承着古人赋予“清明”的生气旺盛、吐故纳新的文化内涵。透过诗人们的生花妙笔,“二十四节气”早已成为吟诵千载的经典,无论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是“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中,包含着生活、环境、气候、节令,而作为华夏儿女,传统文化的基因始终深埋于我们心中,虽然隔着历史的长河,我们却能感受到同样的浪漫与风雅,获得不一样的感动与启发。

当下,虽然很多节气已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走进“二十四节气”,向祖先学习,跟随节气生活,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体验中华民族独有的乐趣与美好,或可让寻常生活更加有趣,让有限的生命历程体验更加丰盈。而通过保留和传承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风民俗,带动乡村旅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旅游产品,也应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作者:成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