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日本武士真的是穿凉席打仗吗?
12-16 08:04:19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

有关日本铠甲,有个非常古老的段子,认为日本铠甲都是竹子制作。虽然这个说法不知究竟何时诞生,但确实有着一定影响力。那么古代真的有人使用竹子作的铠甲吗?而日本铠甲,又是否真的都是由竹木制造的呢?

首先要说的是,古代实际上是存在竹甲的,不过,这些竹甲可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凉席上身。竹甲本身,在战场上的地位可谓十分的微妙。在制作上和保养上,竹甲相对于铁甲和皮甲来说更加复杂和麻烦。毕竟竹子本身想要制作甲胄,要先将竹片切割和打磨,之后再进行拼接。并且相对于金属甲和皮甲,竹甲更加容易发霉,因此还需要不间断的进行除霉。

而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竹片本身的强度。干燥后的竹片不仅纤维和皮革相比缺乏韧性,同时在硬度方面更是远不能和金属甲相提并论。因此如果想要哪怕和皮甲达到同样的防御效果,竹甲的单个竹片都要做到更厚,也因此在重量上也会更重。


日本在古老的弥生时代的确可能使用过竹木甲,但这是受制于当时日本社会原始的社会发展情况限制所导致的,并且从出土文物的情况来看,日本弥生时代铠甲材质,更多还是革制。

目前网络中盛传的几个所谓有关竹甲的记载。《太平御览·楯下》中,记载:

“刘义庆《世说》曰:魏武征袁本初,治装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并谓不堪用,正合烧除。太祖意甚惜,思所以用之。谓可以为竹甲盾,而未显其言。”

但这一记载中的“竹甲”并非是铠甲。而《世说新语·捷悟》里的原文是: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馀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椑楯,而未显其言。”

这里的“竹椑楯”是指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一种常见的椭圆形盾牌,而非《太平御览》中的“竹甲盾”铠甲和盾牌的合称。

西晋武士俑手中的盾牌便是《世说新语》中的“竹椑楯”

在明末清初时期,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中所记载的:

“又选蛇山兵千人,与月空合为一枝,密催皮工造皮甲,竹工造毛竹甲。皮甲在内,竹甲在外。”

虽然这种“皮甲在内,竹甲在外。”这一记载中的竹甲,其实还算比较合理。不过,这个记载的背景,是在嘉靖时期倭寇入侵,僧兵们与其作战的情况下,蛇山士兵们临时赶制的铠甲。换句话说,这里的竹甲本身就是应急的防具,而且加之里面还有皮甲,因此竹甲本身的作用应该只是增加防御效果而已。

目前唯一一具已知的日本战国时期足轻竹甲

那么回到日本是否普遍使用竹甲这一问题。首先,日本的确有竹甲存在,但是竹甲的作用,其实主要是用于日本剑道和枪术的防具。目前发现可能用于实战的战国足轻竹甲,目前已知的只有一例。而且这一副竹甲本身传承并不明确,加之其形制非常类似日本的竹制防具。因此,这个竹加很有可能是将军用大型防具,临时改造成铠甲来穿。

日本枪术训练使用的竹甲

今天的剑道护具

另一个可以论证的,便是日本竹甲和铁甲之间的造价对比。虽然相对于铁,竹子的这种材质的确更加便宜,但是制作一幅竹甲所需要的工期却远远要多于铁甲,加之一般底层所使用的劣质铁甲,本身造价就很有限。因此,真要专门去做一套实战竹甲,在价格和生产效率上,都要远远高于铁甲。因此对于一些财力有限的大名们来说,自然不会去选择麻烦的竹甲,而是便宜的劣质铁甲更加实惠。或者换个说法,日本古代是资源匮乏,但日本人是穷而不是傻……

战国时期的日本足轻甲

另外,除了用于训练防具的竹甲以外,日本其实还有一种竹甲,其客户是江户时代的武家权贵们。江户时代,产生一种制造用于装饰和展现主人品味的竹制大铠。这种大铠并不是用于作战,而仅仅是用于装饰,甚至有的根本无法穿戴,完全只是徒有其表的艺术品,因此自然不属于兵器范畴。


江户时期开始出现的装饰性大铠,竹甲由于相对于铁甲来说更为轻便,并且较为容易长时间保存涂装的色彩,因此受到了当时人们的欢迎。

去除装饰的绳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战的大铠,也是用铁制成。

原标题:军事 | 日本武士真的是穿凉席打仗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