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一起读经典 | 《论语》学而第一
05-28 23:24:44 来源:大渡口发布

《论语》

学而第一04

【学而篇导读】

朱子曰: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论语注疏》曰:此篇论君子、孝弟、仁人、忠信、道国之法、主友之规,闻政在乎行德,由礼贵于用和,无求安饱以好学,能自切磋而乐道,皆人行之大者,故为诸篇之先。既以“学”为章首,遂以名篇,言人必须学也。

钱穆先生曰: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务本之义,乃学者之先务,故《论语》编者列之全书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实有深义。学者循此为学,时时反验之于己心,可以自考其学之虚实浅深,而其进不能自已矣。

雪公曰:人非生而知之者,故人生来即须求学。学,觉也。学喻开蒙,学然后知不足。故二十篇以“学而”为首。

康有为曰:周时用竹简,凡简若干以韦束之为一篇。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参考译文】

有子说:“礼的运用就是以和谐为贵。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最美好的地方就在这里。但如果小事大事都只讲求和谐,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因为为了和谐而和谐,而不用礼来制约的话,也是不行的。”

【释词】

礼之用,和为贵:《孝经》说,礼也者,敬而已矣。礼主敬,礼之用贵和。这一句也可以这样句读,“礼之用和为贵”,即“用和”相连,礼能够用“和”才是可贵的。

先王之道:古代圣贤帝王治国安邦之大道大法。有道之先王,如尧、舜、禹、汤、文、武等。

斯:此、这个,指“礼”,也指“和”。即“礼能用和”、“和在礼中”。

美:美好。古代美与善可以通用。

小大:小事大事,另一说《论语正义》指人。

有所不行:人只知道遵循礼,所以有时行不通。

知和而和:纯粹为了和而和。这样有所偏颇,不合于中庸,为圣贤所不取,故而礼和并用。

节:节制。

【先贤精义】

马融曰: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

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

朱子曰: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愚谓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王步青曰:有子盖为欲废礼者,揭出礼中之和,见先王非强人以所难行。彼徒事繁文而至于拘苦者,由于知礼而不知和,实则并未尝知礼也。若矫枉过正,以为乱首而欲去之,世变且益亟矣。

李炳南曰:礼,讲规矩,不能乱。但在用时,应当以和为贵。先王,是先代的帝王。王,是指圣人在位者。先王为政之道,即是制礼用和。礼由先王所制立,历代虽有增损,但以用和为最美。

钱穆曰:本章大义,言和必和顺于人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若强立一礼,终不能和,又何得行?故礼非严束以强人,必于礼得和。此最孔门言礼之精义,学者不可不深求。

《论语正义》曰:有子此章之旨,所以发明夫子中庸之义也。《说文》,庸,用也。凡事所可常用,故庸又训“常”。郑君《中庸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注君子中庸云,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两义自为引申。尧咨舜,舜咨禹,云“允执其中”。孟子言“汤执中”。执中,即用中也。“舜执两端,用其中于民”。用中,用即“中庸”之倒文。《周官》大司乐言六德,“中和祗庸孝友”。言中和,又言庸,夫子本之,故言中庸之德;子思本之,乃作《中庸》。而有子于此章已明言之,其谓“以礼节之”者,礼贵得中,知所节,则知所中。《中庸》云,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和而不流”,则礼以节之也,则礼之中也。《中庸》皆所以行礼,故《礼》篇载之。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参考译文】

有子说:“守信用要符合于道义,这样说出的话才有兑现、实现的意义;对人恭敬要合乎礼仪,这样才能够避免招致耻辱;因为照这样做,不失为亲近人的原则,所以可以此为人际交往的宗旨。”

【释词】

信:约信,即与人相约要做到有信用。但信要近于义。《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唯义所在。(信须视义而行之。)

义:事之宜。“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指言方面。

复:反复,即践守所言。

恭:恭敬。恭敬亦须合礼,否则易近于耻辱。“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指行方面。

耻辱:耻与辱,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耻由中出,辱自外至。”

因:一作“亲”意,一作“依”意。其实一致,亲近才能依靠,依靠才能亲近。

不失其亲:不失其为可以亲近之人,即仁义之人、有道之人。“因不失其亲”即是下一章之“就有道而正焉”之意。

宗:宗敬,即尊敬。或解“宗主”,钱穆注:所依不失为可亲之人,则缓急可待,亦可亲为宗主。“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指交际方面。

【先贤精义】

《论语集解》曰:义不必信,信非义也。恭不合礼,非礼也。

孔安国曰: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

《论语正义》曰:《表记》云,恭以远耻。亦谓恭近于礼以行之也。否则虽恭敬于人,不能中礼。或为人所轻侮,而不免耻辱。

朱子曰: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陈祥道曰:言必信,则远义;行太巽,则远礼。君子无远义之信,然后言可复;无远礼之恭,然后远耻辱。晋文公伐原退舍,则言可复;尾生之信,非可复也。孔子敬所不敬,则远耻辱;陈质之恭,非远耻辱也。耻由中出,辱自外至。《论语》有言耻而不及辱,此兼言之者,以其恭近礼,而待己待人之道备,故也。

郑汝谐曰:此一节明近似者易以差也。言贵于信,行贵于恭,学贵于有所因。三者皆正理,然不可不谨其差也。信者,守其必然,义则权其可否;信不近义,则其信差矣,其言不可复也。恭者一于卑逊,礼则称物平施;恭不近礼,则其恭差矣,必至于自取辱也。因者,因于人;亲者,亲切也。孟子之学,因于子思;子思之学,因于曾子:因而不失其亲也。庄周之学,因于田子方;子方之学,因于子夏:因而失其亲也。庄周之学,传之而敝;孟子之学,万世可宗。差与不差之间也。(道统)

张栻曰:信,谓言信;恭,谓貌恭。复,谓其言可践也。言而不可复,则不可行,将至于失其信矣。或欲守其不可复之言,则逆于理而反害于信矣。恭而过于实,则适足以为招耻辱之道,而非所以为恭矣。此皆徇于外而不近于礼仪之故也。故信近于义则其言可复也;恭近于礼,则远于耻辱矣。因恭信而不失亲近于礼义,则亦可宗尚矣。盖以其务实循本而非慕其名以事于外者也。若夫安于礼义,则此又不足以言之矣。

李炳南曰:意谓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亦即所亲的是仁义之人,是为不失其亲。能够所亲不失其亲是有知人之明,故可宗敬。朱子集注:“因,犹依也。”意谓依靠亦须依得其人。此亦可学。

《荀子》曰: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钱穆曰:本章言与人交际,当慎始,而后可以善终。亦见道有先后高下之别。信与恭皆美德,然当近义合礼。有所因依亦不可非,然必择其可亲。

徐英曰:后世经生、文士、名公、巨卿,往往出身佞幸之门,阿附权贵之下,以邀一时之荣宠,而遗万世之羞污,有子盖以预烛之矣,可不惧哉?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人,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敏捷周全并且说话谨慎,又能亲近有道之士来寻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释词】

君子:立志成为君子而求学求道之人。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求安饱,学者之志在学,有所不暇及此。若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

敏:疾,快速,又有“周密”之意。圣人教人,固不专以疾速为重。

慎于言:说话谨慎。朱子: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

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亲近。有道,有道之士。正,正其是非,以求教指正。

【先贤精义】

韩愈曰:正,谓问道,非问事也。

《石渠意见》曰: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之人而正所言所行之是非,是者行之,非者改之,斯可谓好学之人也。盖古之学者,其要在乎谨言慎行以修身,非徒记诵辞章而已。……今之学者,惟务记诵辞章以取科第而已,其于言行也多不致谨,此其所以不及古人也欤?

《论语注疏》曰:此章述好学之事。学者之志,乐道忘饥,故不暇求其安饱也;当敏疾于所学事业,则有成功,《说命》曰:“敬逊务时敏,厥修乃来”是也;学有所得,又当慎言说之;学业有所未晓,当就有道德之人,正定其是之与非,《易·文言》曰:“问以辨之”是也。

李炳南曰:此章要义在讲好学。君子是求学求道的人。君子所求者,比食居更重要。所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专心求学。君子做事要敏捷,但事先要审虑周详。君子说话谨慎,是为慎于言。慎言可使其守信合义。有道,是有道德而学有专长之人。君子所学如有疑问,则去请问有道德有专学的人,求其指正。

朱子曰: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

康有为曰:事者难成,故必时敏而后有功;言者易尽,故必慎出而后寡过。大道多歧,行义易偏,自是冥行,愈去愈远,当问以辨之,必得有道德之士,正定其是非,乃不致误也。《儒行》曰:博学以知服。(服:敬服前贤)

尹氏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如杨墨学仁义而差者也,其流至于无父无君,谓之好学可乎?(学习儒学,方向性问题很重要。)

《论语集注补正述疏》曰:尹氏言杨墨之学者,悲哉其学之异也!孟子所以忧天下之无学也。如其异学,合杨墨以行天下,害于其事,蔽于其言,非笃乎正学者,鲜不惑矣。而况其为志安饱中人也?

胡炳文曰:必无求饱安,然后见其好之之志;必敏事慎言,然后见其有好之之实;必取正有道,然后不差夫好之之路。(志,实,路)

张栻曰:又孜孜焉就有道以求正,则是人也,物欲不行而惟理之是趋耳。斯不谓之好学乎?然必终之以就有道而正焉。……同世而亲其人,异世而求之书,皆为就有道也。

蕅益大师曰:就正有道,是慕道集义。

《论语正义》曰:无求饱,无求安,若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者也。“就有道而正焉者”,《学记》“就贤体远”注“就,谓躬下之”。《荀子·性恶篇》,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

《韩李笔解》李曰:凡人事政事皆谓之事迹,若“道”则圣贤德行,非记诵文辞之学而已。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此称为好学。

《四书参注》曰:道者,事物当行之理。大而伦常,小而日用,莫不各有其理,犹行者各有其路,故名之曰“道”。其原出于天,根于性,而具于心,无一时一物不有此理,一一由性中自然而出之,故《中庸》曰“率性”,曰“不可须臾离”,从来言道者,莫明切于此。

《四书反身录》曰:宋王曾乡会试并殿试皆居首。贺者谓曰:“士子连登三元,一生吃着不尽。”曾正色答曰:“曾生平志不在温饱。”其后立朝不苟,事业卓然。今人生平志在温饱,是以居官多苟,事业无闻;甚至播恶遗臭,子孙蒙羞,讳言不敢认以为祖。故人品定于所志,事业本乎生平。

徐英曰:此非教人饥其腹而危其居,特勿使专其志意于饱与安,语曰“饱暖思淫欲”,又曰“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若曰存戒慎恐惧之心,敏事慎言而就正于有道,则可谓好学也已。

原标题:一起读经典 | 《论语》学而第一 004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