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地理发现:让寂寞无闻的世界焕发异彩
01-23 09:53:36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上路,便会有发现,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古人旅行路中,有地理、地域、地貌方面的众多发现,使原本寂寞无闻的世界,焕发异彩。

张骞通西域

1.jpg

这次起始于公元前138年的旅行,虽以失败告终,但张骞一路的意外收获——对西域各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发现,却让汉武帝如获至宝。

张骞不仅亲自访问了位处新疆的诸多邦国和中亚的大宛(约今费尔干纳盆地)、康居(约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大夏(约今阿富汗巴尔赫附近)等,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西亚以至安息(约今伊朗的呼罗珊地区)、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

对这些沙漠中繁盛城邦和绿洲资源的认知与利用,使汉家大军“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并最终取得胜利,将西域纳入版图。

都实探寻黄河源

2.jpg

元代以前,人们对于黄河源头的探寻难有定论。直到一位叫做都实的女真人,踏上了他的旅程。

这次受命于元世祖忽必烈的探源之旅,没有参考前朝任何一种既有的猜测,而是采取了一个最为辛苦也最为稳妥的“笨方法”,即沿着黄河一路向西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经过四个月的艰辛跋涉,都实来到了吐蕃朵甘思西部(约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继而越过阿剌脑儿(扎陵湖和鄂陵湖)再往西,群流奔涌的大河突然变得平静起来,宽阔的河面渐渐分成几十股涓涓小溪,而小溪的源头则直指前方一片开阔地。这个被当地人称作“火敦脑儿”,也就是星宿海的地方,被都实认定为黄河源头。

现代研究表明,都实旅行考察的结果已经相当接近真相了,大大推进了时人对黄河源的认知。

徐霞客探溶洞

3.jpg

作为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突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对岩溶地貌、尤其是岩溶洞穴的系统研究与分类。

徐霞客的足迹遍布全国16省,前后亲身探查过200多个溶洞。他精确地划出了我国岩溶地貌的范围——西南止于云南罗平,东北尽于湖南道县,与现代研究不谋而合。

徐霞客还指出岩溶洞穴是流水侵蚀的结果,而钟乳石是石膏凝结而成,又进一步按地下水文情况把洞穴分为水洞、干洞,或者按气候情况分为暖洞、冷洞、风洞,几乎完全是现代地理学的思维方式。今天学界常用的许多名词,比如石芽、落水洞、天生桥等,也都是沿用徐霞客当年的命名。

原标题:古人的地理发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