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潘粤明为何能得到粉丝肯定
09-18 07:30:1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潘粤明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自小他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父母开明,他十几岁时就很有主意,13岁时自作主张给自己改名字:“粤”字是指广东,他父亲的故乡,他的来处,“明”字指光明,希望自己光明磊落于人世间。他聪明,有天赋,从小没吃过什么苦头,后来做演员,也一路顺风顺水,少年时的天真散漫,惫懒随性,一直在他身上没消失过。

十几年前,潘粤明最深入人心的角色类型:玉面书生,翩翩公子。他出道早,起点高,外形和灵性都不错,和黄磊一样,生就一张文艺小生脸。那时候,电影、电视剧方面,他的资源都相当好。然而经历家庭方面的一些变故后,潘粤明有好几年,几近淡出公众视野。上一次潘粤明引起热议的影视剧作品,是《唐人街探案》,他把一个阴郁颓丧的中年凶手,诠释得令人脊背发寒。甚至有人担心,潘粤明是否也已经颓然如斯?

1.jpg

《京华烟云》

2.jpg

《白蛇传》

再之后,就是最近的《白夜追凶》。这部制作精良、剧情紧凑的刑侦题材网剧,在豆瓣上得到了9分的超高评价。潘粤明在其中饰演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人分饰两角,他的演技得到网友极大认可,有人评价:“哥哥、弟弟、装成弟弟的哥哥、假扮哥哥的弟弟,潘粤明其实演了四个角色,而四个角色,都通过细微的表演差别区分了出来。”

3.jpg

《白夜追凶》,潘粤明在其中饰演一对双胞胎兄弟

“我觉得老天爷对我挺好的,我特别想演一人分饰两角的人物,这就让我遇上了。”潘粤明说道。难得遇上特喜欢的角色,潘粤明对这部戏颇为珍惜。刚一进组,潘粤明先演了两个礼拜的独角戏。“当时自说自话大概演了两个礼拜,开始还在摸索当中,一个角色一个角色演,而且每一次都不止演一遍,演熟了以后记住中间的停顿、情绪高潮,再演那遍的时候等于是三份了。”100多天的拍摄,1000多场戏,基本是日夜颠倒,天天和尸块、犯罪现场照片、福尔马林药水打交道,他在后来的各种宣传采访里,一句抱怨没有,只是有点忧郁一件事:“工作节奏实在是太乱了。有时候拍戏确实累,就吃得比较多,没减下肥。”

在《白夜追凶》里,他略显圆润的脸,被观众调侃,连接受采访时,也被各家媒体开玩笑,他不生气,还特别诚恳地道歉。“演员就是要比平常的人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些。”潘粤明说得严肃,然后认真反思自己:“但我主要是平时胃口太好了,吃起饭来就特别开心。”

4.jpg

他对于这部剧的重视,还体现在表演之外。以前不看自己演的剧的潘粤明,跟着网友一起追剧,看弹幕看得“既过瘾又眼晕”;从来没用过豆瓣的他,为了看观众评价专门下了app,看到9分分数他有些小窃喜。这份认同,让潘粤明自己都意外。此前,从未主演过刑侦题材,一直以来形象也以小生为主,在片方打出“硬汉剧”这个宣传标签时,潘粤明坦承自己有些虚:“我就怕自己还不太够,那把硬汉剧这个概念放在这个剧上合不合适。没想到后面的评价是不错的。”

制作人袁玉梅曾在《跨界歌王》里看到潘粤明的表演,很是欣赏。她对于“硬汉派”这个词有她自己的见解,她在某媒体采访中表示:“硬汉派”的英文名是“Hard boiled”,直译是:被煮得过硬的鸡蛋,意思就是被生活折磨过久的人。”她说:“而潘粤明身上有这份悲悯又坚毅的力量。”在《跨界歌王》里,唱着摇滚的潘粤明,潇洒自如,神情中仍然有当年的少年气。那是我少时熟悉的潘粤明。

5.jpg

《京华烟云》里,潘粤明饰演的曾荪亚

当年在《京华烟云》里,潘粤明饰演的曾荪亚,在剧中的第一次出场。他白衬衫一尘不染,乌发一丝不乱,神情漫不经心,典型的民国世家子弟模样。喜欢的女孩子与他打赌比台球技术,他懒洋洋地应下,然后几杆利落入洞,看对方花容失色,他又心软放水,说一句:“我输了,我剃光头去”,潇洒离场。想起曾荪亚,对照潘粤明,突然觉得挺有意思。

【对话】

澎湃新闻:这部作品口碑和点击率都不错,你有追剧吗?现在看到自己的表演,是觉得比较满意,还是说多少会有一些遗憾呢?

潘粤明:反正我尽量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我也在追呢,演的时候都是零七八碎的,也挺想看看成片的样子,而且也想看看大家的反馈,弹幕啊之类的。网络时代反馈都挺快的,现在看来大家还是比较喜欢的,我也挺开心的。最明显的不满意,还是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偏胖。虽然我没有什么包袱,但是也希望能呈现给大家的形象更舒服,这个是自然的。

澎湃新闻:哥哥这个角色性格比较阴郁内敛一些。“内敛”一直是个很难诠释的特点,之前很多这样的角色难逃“面瘫”的指责,你塑造的人物却得到一致认可。表演细节上是怎么去拿捏这个分寸的?

潘粤明:其实是这样的,按我的理解,哥哥和弟弟其实就是一个镜子外一个镜子里,两个人物是有反差和对照的。光演个“面瘫”的人肯定是不讨巧的,但有一个弟弟在那儿活跃着对比,大家也更能看到哥哥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他做事严谨,他有时候也有好玩的一面,那种冷幽默。

澎湃新闻:你以前很多角色都是文艺小生或是富家少爷,在这部剧之前,生活中对刑侦题材的作品看得多吗?

潘粤明:之前演公子哥、小生一类的角色,也是因为演的都是些经典名著,大家看到可能就认为我适合这类角色了,我现在看自己那时候的剧照也觉得挺“鲜”的(笑),皮肤啊质感都在哪儿,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应该去尝试更多不一样的人物。

侦探的书我收藏挺多,松本清张啊、东野圭吾、福尔摩斯全集,还有一些探案的短篇集,都是为了调剂生活,研究得不多,就跟四大名著似的,你看不看你都存一套(笑)。

澎湃新闻:以前确实经典名著影视剧改编挺多,现在这类作品相对变少,网络小说之类的改编更多,现在年轻演员遇到经典名著的机会不多了。

潘粤明: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市场需求吧,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以前要看电视剧的话得每天下班守着电视。但互联网时代你想看剧什么时候都能看,什么时候都能发表你的感受,方式变了,大家对影视剧的需求自然不一样了,像是喜欢IP剧,喜欢颜值担当,也是社会的一个变化吧。

澎湃新闻:之前不少精力都放在话剧上了。大家都知道话剧艺术性强,但周期长,受众面和酬劳也是远不如影视剧的。花大量精力在这上面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潘粤明:怎么说呢,话剧是一直有个心结,以前赖声川找我演几个大的话剧,都因为拍戏错过了。这次是和芒果娱乐合作,他们也很专业,我就觉得有这时间就去尝试吧。事实上证明这个经历对我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改变了我对表演的一些认识。话剧是即时的,不能出错,你的台词啊、逻辑重音啊、肢体啊、表情啊,你要调动观众,这些就在增强你的技能和信心,你有其他视角对自己的一些客观判断后,你再在镜头前处理人物肯定是跟以前不一样的。

确实是很好的一个过程,就跟做菜似的,你什么火候放什么佐料的,都有先来后到,并不是全丢进去一锅烩。

澎湃新闻:制作人袁玉梅曾在采访中提到,觉得你身上有种“悲悯又坚毅”的气质,原话是:“硬汉派”的英文名是“Hard boiled”,直译是:被煮得过硬的鸡蛋,意思就是被生活折磨过久的人,而潘粤明身上有这份悲悯又坚毅的力量。”你自己怎么看这个评价?

潘粤明:过奖了。当时她也是看了我《跨界歌王》唱了摇滚,她对我印象挺好。其实一开始我也怀疑,我以前演小生,我就怕自己还不太够,那把硬汉剧这个概念放在这个剧上合不合适,但是整体看下来,我觉得其实还挺好的,硬汉不一定就只是《速度与激情》、《第一滴血》那种,大块肌肉,凶悍,特别能打。我们这个戏可能比较符合中国民情,都是大家身边的事,说得都是这个调调的话,大家感受到的是你内心的坚强,涉案题材比较压抑,体现出的坚强是另一种坚强,中国式的硬汉,这是大家都能理解到的东西。

澎湃新闻:之前《跨界歌王》其实让很多观众重新认识了你。作为一个摇滚乐迷,你怎么看“摇滚”这个词?很多人觉得摇滚是属于年轻人的,过了那个年纪就很难有那种热血和激愤了,你怎么看?

潘粤明:演了《唐人街探案》之后,大家都说我颓,变态嘛。跨界歌王来的正是时候,刚好让大家看到我直白、纯粹的一面。我觉得演员就应该这样,演什么像什么就行了,至于他本来什么样,其实并不是几个角色能体现出来的。《跨界歌王》里我唱的八首歌八种不同风格,就像一桌菜,对我来说挺圆满的,让我对音乐也有了些信心,所以后面才有了《白夜追凶》这首主题曲,所以就是我自己还玩得还挺开心的。

我对于摇滚的理解,还是一种态度,要有对人生、生活的态度,摇滚并没有规定,并不是什么年龄就该听摇滚,也并不是摇滚就只是属于年轻人的。

澎湃新闻:但这种态度随着成长,是不是挺难保持的?

潘粤明:也不会啊,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你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如果你天生就适合这种东西,你改变不了。我也能听京剧,但我不能理解老人家对京剧的痴迷,但一听摇滚,我就high,所以这种东西也解释不了。

澎湃新闻:1980年代那会儿年轻人们听的摇滚乐,现在听来,也很提气。那时候摇滚是态度,现在有时候更像标签。

潘粤明:那时候更纯粹吧。互联网时代以前,喜欢摇滚乐的人,找个谱子都特别难,大家都特别珍惜那些打口碟打口带,拼命去消化理解其中精髓,有时间就一起讨论,一起把生活里的困惑都写到音乐里。现在互联网时代,一首歌一出来立刻就能听到,可能大家听了就听了,或者比较浮躁吧。

澎湃新闻:有同感,年少时听打口碟听到的歌,能记到现在。

潘粤明:对,音乐的律动,能记录你成长的一些苦涩,青春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那时候能够听到一首写到自己心里的歌,会记一辈子。

澎湃新闻:所以你青春期的时候,那首能记一辈子的歌是什么?

潘粤明:Metalica的《Nothing Else Matters》。

澎湃新闻:那如果对十年前的自己,和十年后的自己,分别对他们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潘粤明:十年前的自己,我觉得那时候太年轻了,做事都不扎实,想对他说,应该要更好的去做事,态度要有所改变。十年后的话,希望十年后的自己,还有现在的活力。

澎湃新闻:但年轻的特点,可能就是没那么“扎实”。

潘粤明:对啊,这是自然规律啊,所以你得承担后果呀,你浪费的时间你就是浪费掉了,如果你懂得珍惜,可能现在很多东西就更不一样了。

澎湃新闻:你常在微博发自己的画,其中不乏一些挺“脑洞”的作品,平时的创作灵感从哪儿来?

潘粤明:其实我不是有灵感的时候才画,我一般就是瞎画,画完了觉得挺好玩,就发微博分享给大家,没有什么前提吧。画画就是一种,都说画画是一种心灵按摩,对我是一种休闲方式吧。当然有的也是要提起笔想半天,除非你说你要临摹谁的作品,比如临一幅吴昌硕的,那……那其实也得想半天(笑),你不知道人家是从哪里开始的。

澎湃新闻:平时生活中是喜欢和朋友相处一起热闹的性格吗?

潘粤明:我其实都可以。你让我自己画一天画,也行。但其实你会发现不管是画画,音乐,如果不跟人交流你是没办法进步的。还是,朋友也不用经常在一起泡着,而且确实也难得聚齐,因为大家都拍戏,常常是你在北京或者我不在北京。现在都不太喜欢出去聚,一般去朋友家,或者在我家聚一聚,大家叫个海底捞啊,喝点酒,聊聊工作,喝高兴了,清唱几句,有时候喝多了,朋友就住在家里。

澎湃新闻:现在生活中最重视的是什么?最享受的是什么?

潘粤明:享受的就是工作带来的快乐,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

(原标题:《白夜追凶》中一人分饰两角,潘粤明为何能得到粉丝肯定)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