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慢新闻丨92岁老太,7个儿子6个兵
01-19 21:01:2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荞 文 受访者供图

时间的进度条往前拉22年。但凡回想,仍是谢家人隐隐作痛的清晰记忆。

骨灰盒里装的是英年牺牲在中越边境的,19岁的老六。当年,那个刚过1米5的身影走得颤巍巍,盒却抱得紧紧,哭得撕心。待烈士陵园的草木谢了又盛,再三年,47岁高龄“拼死”生下的幺儿,仍被她毅然送去军营。

7个儿子,6个兵。这个故事围绕母亲的大义,儿子的果敢;事关民的责任,兵的奉献。近日,市妇联公布2020年重庆十大“最美家庭”,向锦华这一家子“橄榄绿”成功入选。

▲市妇联公布的十大“最美家庭”

获知喜讯,谢家人提前团聚,激动地过了个“年”。团圆宴上,7兄弟只剩4个,父母双亲唯余母亲。没有国何来家,是古往今来中国人对家国情怀最朴素的理解。送子入军营,教子亦有方。

这是殊荣,是属于两代人的热泪盈眶。

▲去世的三个儿子,向锦华拿着照片凝思

最美家庭

证书挂哪儿?家规挂哪儿?

重庆彭水县汉葭街道沙沱社区,谢家。

上周,彭水定居的5个儿女被母亲向锦华招呼一起,借着获奖的由头,全家人吃了顿热热闹闹的午饭。老太太眉开眼笑后话锋又一转,老生常谈:“老头子没我有福气,他没看到的,我看到了。”

一生与丈夫共育有7子2女,10年前,丈夫谢成章去世。提起父亲,儿女们表情一肃。他们很怕母亲哭。机灵的小女儿谢忠美赶紧岔开话题。“诶,妈,上次得的市级‘光荣之家’你挂在了门梁上。这回的‘最美家庭’,你又准备放哪儿嘛?”年过九旬依然耳聪目明,腰板挺直的老太太平常交谈可谓对答如流。

这次,她却有点犯难。

66岁的大儿子谢忠友,向来是贴心牌“军大衣”。他率先提议,“最亮堂,别个进门就能看见的地方……奖状,就挂在家里的中堂好了。”四儿子谢忠寿补充:“挂高点,以后也好教育后代子孙。”奖状的去处,无疑是个不会勾起伤感回忆的妥帖话题。向锦华当即拍板了位置,儿女们则七嘴八舌,絮叨着到时候还要和奖状一起上墙的东西:家规。

弟妹中颇有威信的谢忠友成为了谢家家规最佳发言人。“精简来说‘四气’。当兵要有勇气,从政要有正气,务农要有力气,为人要自己争气。”家规不是凭空而来。儿女们一句话总结出的,实则是一位母亲坚持了一生的教子方式。

她出生赤贫,没有读过一天书,教育理念在现在看来也略显直白粗暴——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活轨迹围绕着锅台、孩子打转的农村妇女,凭借着裁缝手艺,先一针一针地和丈夫养活了9个孩子,又一棒一棒地把他们全部“打”进学堂,最后,再一次一次地送子入军营。

而参军的6个儿子里,1位牺牲,2位因公殉职,全家人都红心向党。对于向锦华一家的获奖,参与评选的市妇联家庭儿童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印象很深。她坦言,最美家庭本身就是为传递正能量,弘扬美德,传承家风而设的。“谢家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国为重,家为轻,他们用最淳朴的语言传递着最赤忱的家国情怀。”

严母教子

不学?揍!

在谢家,母亲这个形象,总在慈祥与严厉之间摇摆不定。

▲向锦华身体硬朗,笑得一脸慈祥

严厉的“最佳证人”是儿子们。“你莫觉得现在这个笑眯眯的老人家很温和。”小女儿谢忠美笑起揭老底:“妈妈是个刀子嘴,性格刚强,兼之行动派。她7个儿,除了最小的七弟弟挨打挨得少,其他的哥哥,谁没经历过几次‘皮开肉绽’”?

老大谢忠友66岁,老七谢忠宝45岁。但凡说起挨打,年龄相差21岁的兄弟没了代沟。三伏天嫌热,老犯懒不想去烧火煮稀饭。老四忆起当年那顿胖揍,至今记忆犹新。“细刷刷儿打背,痛得很哟。血干了还会凝在衣服上,衣服都脱不下来。”老大听了挑眉,“你这个算什么?你二哥小时候忘记砍柴割猪草都要挨揍。”

▲老七谢忠宝和大哥谢忠友合照

笑称自己年龄最大,自然是“出头鸽子先遭难”。谢忠友说,为人品性方面,母亲要求得非常严格,家教被看得很重。“我小时候吃了不该吃的炒爆米花被别人瞧见,妈的棍子就从天而降。”

“不敢偷不敢抢,别说是东西,拿了别人一根柴,都要被揍。”人至中老年,儿女还能围坐母亲跟前忆往事,当年那些“血泪教训”现在说起,似乎都带了点儿甜。“六哥不在了,告不了‘状’,我小学和他一班的,我来作证替他‘伸冤’哈。”小女儿歪头问向锦华,“妈,你还记得你原来打六哥不?你说机芯钢笔见都很少见,他的那只怎么可能是捡的。”

老六谢忠强,1987年赴云南边防部队参军。两年后不幸牺牲在运送物资的前线。得知儿子去世消息,母亲当年痛哭流涕。如今听小女儿发问,恍惚片刻,再点头:“记得。后来你给我说,那只钢笔真的是他捡的。打你们,我也心痛,打完了,我也后悔。但不打不成才啊。”

▲19岁英年牺牲在中越边境的老六谢忠强

宠爱亦有之,不在乎语言。后面出生的幺儿幺女赶上好时候,老人节省一辈子,却决定花“大价钱”把一双儿女送到彭水县城去念初高中。老邻居朱光文曾直言佩服:“那个年代会把6个儿子都送去当兵,女儿也送去县城读书的,确实少见。老向是个很刚强的女人,了不起。”

微信图片_20210119210310_副本.jpg

▲老三谢忠长的退伍军人证,他曾是一名警卫员

何为光荣?

何为爱?

在那个年头,母爱的表达方式绝非如今小学生作文中的关键词:倾盆大雨、生病,妈妈独自抱我去看病。它是母亲整日喂猪喂鸡喂牛做农活的辛勤,是熬夜做裁缝活计贴补家用、挣学费的坚持,是把9个娃娃全部送去学堂读书,还要读高中的眼界。

儿女们心中,父母受过穷,没读过一天书,却都是能干勤劳的人。谢成章解放后成为当地农民中第一批共产党员,一手利落的木工活,在上个世纪60年代每天能挣五毛钱。但就算这样,维持一大家子的开销仍捉襟见肘。幼时的向锦华曾和母亲一起沿街乞讨,她深知贫穷带给人的苦难。“不读书不行,不读书就走不出这山坳坳。”

第一个走出去的是大儿子谢忠友。他格外优秀,成为了当地第一所高中——保家高中的第一届班长。58人的学校最后只他一人能留校代课。“当年在农村,一般家庭都会把儿子留在身边挣工分,保证家里的基本口粮。但我父母就是没松这个劲,宁愿自己苦一点。”谢忠友一字一句复述着母亲的话:“只有你们有本事,我绝对不会硬把你们留在身边。”

“幼时,她就爱讲杨家将的故事,后来又给我们灌输,说儿子读完书去当兵吧。军队是个大熔炉,我没文化,教不了你们的,就让祖国来教育,让祖国来培养。”向锦华告诉儿子们,走进军营就是光彩。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家当兵,无上光荣。

106_副本_副本.jpg

▲小儿子谢忠宝1992年入伍拍下的军装照

9根手指

你最喜欢哪根?

说起儿子们的生平履历,流畅如背书。向锦华语气中,有着难掩的骄傲。

——老大谢忠友,1974年参军沈阳军区,22年军旅生涯共受14次嘉奖,多次荣立三等功;老二谢忠福,1977年参军新疆,2002年因病去世;老三谢忠长,1982年入伍;老五谢忠新沈阳参军,退伍后因公意外去世;老六谢忠强1987年参军云南边防部队,1989年葬于彭水县烈士陵园;老七谢忠宝,在六哥去世三年后的1992年,正式入伍。

▲因病去世的老二谢忠福

104_副本-1.jpg

▲因公去世的老五谢忠新

曾在部队担任团长的谢忠友语带荣焉,他自豪地给我普及起军旅知识。“过去的部队编制,9人成一步兵班,6人成一炮兵班。你看,不夸张撒,我们家都能凑齐一个炮兵班哦。”

连名字都取义“有福长寿,新(中国)(富)强。”7个儿子6个兵,被撂下的老四谢忠寿当年不高兴,现在依旧不甘心。“都去参军了,父母谁管?我和老三双胞胎,哥哥们喊我留下来照顾父母,照顾弟妹和家里。”身负重任的老四失望又矛盾。转头,他便报名了当地的民兵组织,一了夙愿。

在担任大队民兵连长期间,他被当地人喊为神枪手。我看到了他那张保存了近40年的奖状——民兵军事比赛第二名。

十只手指都有长有短,我“挑事儿”地问老太太,9个子女中喜欢谁。老人思索半晌,却并没有打太极地回答“我都喜欢”或是直接答“老六”。相反,她坦然地告诉我,“我最喜欢大儿。”其他儿女们听了,都乐得调侃,“那当然,这是你的‘痛心子’嘛。”

“老大是火车头,他为我们家,为后面的娃儿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我自然偏心他。”说罢,当年的往事被老人,被弟弟妹妹们一人一句还原得清晰。“大哥当年带把砍柴刀去上学,周末放学30里路回来,还要背30斤柴。”“部队里面每个月发6块的工资,一年72块,忠友寄回家60块。”“过去年夜饭,大哥给我们一人发10块的压岁钱,你知道这是多大一笔‘巨款’吗?当年2毛钱一碗面,8分钱一包旱烟。”

大哥用语言,用胜过语言的行动告诉弟妹们,军队让他有了好的体魄,脊梁挺直地担起家庭的重任,成为了顶天立地的男儿。母亲以他为荣,懂得不多的老太太,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变成了:“向你大哥学,去部队,去穿四个兜的军装。”当年的军衔并不如现在这样明晰,但同样好认。只有干部才穿四个兜。

▲老大谢忠友军装照

家与国

孰重?

没有一丝犹豫,弟弟们前仆后继赴军营,完整了这个家的色彩,是橄榄绿。

父母担心吗?常夜不能寐。儿子怕死吗?谁又能不怕。

枪弹无眼。我问,凭满腔热情参军报国的他们曾害怕吗?谢家的儿子们一致点头:怕过。但他们更恐惧的是,站在烈士坟前去敬礼;而受礼的人,还是自己的哥哥弟弟。

老六的去世成为了这个家的隐痛。嘴上说着儿子是烈士,是英雄,为家里争光了。实际上,向锦华会避免一切看到儿子遗照的机会。多年过去,遗照仍是一个不能触碰的眼泪开关。哭完,这个坚强的母亲还要笑中带泪地去安慰老伴儿女,同时也说服自己:“先有国,再有家。国家这个大家庭好了,我们的小家庭才能好,值得。”

▲向锦华抱着老二谢忠福的女儿,老伴谢成章抱着老四谢忠寿的女儿 ,身后分别是(老二媳妇、老二、老五谢忠新和小女儿谢忠美)

去年建军节,在孩子们的提议下,老人总算松口,去照相馆郑重其事地拍下了一张合影。“年龄大了,我不知道还能活多久。趁你们都还在,带上老二老五老六,咱们去留个纪念吧。”四个儿子手里举着三张英挺的军装遗像,七个儿子总算到齐。母亲拄拐,腰背笔直地站中间,没有笑。

▲去年建军节,向锦华和7个儿子的合照

家未立,而国先安,心怀家国自不凡。如今,照片外,谢家有了子孙繁茂的第三代,14个孙辈。当年被责任束缚,未成军营梦的老四成为了兄妹们中最想让儿子去当兵的人。而那个早睡早起,早上爱看电视,晚上爱喝一杯药酒,不期待长命百岁,却期待家风传承的老太太又开始话里藏“刀”,教育起孙辈。

微信图片_20210122104725_副本.jpg

▲向锦华92岁生日的全家福 

——“我也不怕你们生气。学习不努力嘛,将来老板都不要你。”

——“向你们的爸爸学,能文能武去当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