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慢新闻 | 无声世界的“绘画精灵” 有声世界的“爱心天使”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王渝凤 陶青2020-05-21 12:23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陶青 通讯员 周舸 文/图/视频

夕阳给世界洒下光芒,穿着长裙的女孩快步奔向远方。远方的山头上,一位插着翅膀的天使,正准备用力挥翅膀,翱翔至天际。

夕阳西下,天空中泛出金色的光芒。身形婀娜的女孩坐在薰衣草的草地上,遥望着远处发呆。薰衣草淹没之处,另一位若隐若现的女孩,从神情里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渴望。

……

这些美好而梦幻的画面,出自于一位叫做萍萍的女孩,她今年15岁。从她生下来开始,外界的声音、语言,就和这可爱又活泼的生命绝缘,直到13岁,生命中出现了送教的老师——城口县河鱼乡河鱼小学校长高鹏和他的同事们。

他们在担忧这个13岁孩子的未来时,也给她带去了普通孩子都有的画笔和纸。从此萍萍开启了上帝为她隐藏的那扇窗。

如今,两年过去了,萍萍的画作水平让教她画画的宋勤老师忧虑起来:“这么好的孩子,这么好的绘画苗子,我怕是教不了哦。”

如何实现爱的接力?

两位80后绘画老师的出现,打破了空间的阻隔,为萍萍圆梦画的旅程。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625.jpg

▲萍萍眼中的世界

大山里的聋哑女孩

13岁才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

故事要从2018年的秋天说起。

重庆市城口县河鱼乡河鱼小学校长高鹏,最先发现萍萍喜欢画画这个秘密。这年秋天,河鱼小学对辖区内适龄入学孩子挨家挨户摸排,发现了萍萍。

高鹏发现,萍萍虽然不会说话,耳朵也听不见,但眼里却有光。“那种光告诉我,这个孩子肯定很聪明。”高鹏告诉萍萍的父母,无论家里什么条件,她有什么问题,只要到了入学年龄,就应该让他们接受教育。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高鹏和老师们决定,为萍萍每周开展一次送教,为她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第一次送教,老师带来纸、笔等学习工具。这些城里孩子常见的学习用具,萍萍家里几乎没有。老师开始连比带划地教她学习简单的生字、算术。

普通孩子学习一个生字“一”,只要耳听眼看,就能明白意思,但萍萍的老师却发现,她没学过哑语,过去13年几乎都生活在自己看到的世界里,和她沟通很难。“一,一个指头,就是一。”像这样简单的字,老师要花10来分钟,才能教会。功课教导之外,河鱼小学也会引导萍萍的生活习惯。萍萍对此感到很高兴,脸上经常浮现出笑容。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613.jpg

▲星星点点的天空是用叶柄画的

第一次接触画笔

她就对画画有着不一样的喜好

这一天,高鹏和送教老师宋勤来到萍萍家,看到她在一本用过的算术本背面画着什么。走近看到,只不过寥寥几笔,一只兔子、一只松鼠就从萍萍的笔尖出现。“原来这个女孩喜欢画画!她的本子中有一幅画,是用水彩笔画的一匹彩色奔马。”宋勤回忆。

萍萍喜欢画画让高鹏和宋勤惊喜,河鱼小学也根据萍萍的爱好调整送教计划,并为她买来画笔和调色盘。半年前,老师为她送来了画板。

学校没有专业的画纸,宋勤就每周带几张A4纸给萍萍;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宋勤就教萍萍画一些简单的景物。

刚开始,宋勤画一笔,萍萍就模仿一笔。每当萍萍画好一幅,宋勤便竖起大拇指点赞。一年多的日子里,萍萍创作的内容和色彩越来越丰富:既有小女孩和狐狸亲吻的童话世界,也有两个人在红叶林中相逢的浪漫场景。

萍萍乐观坚强,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宋勤每次送教最大的感受。萍萍画得越来越多,宋勤高兴但又担忧——自己不是美术教师,学校也没专业美术教师,谁来给她提供专业指导……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619.jpg

▲构图及色彩都让人惊讶

一个朋友圈引发的爱心接力

两位女老师自驾探望萍萍

5月初,高鹏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萍萍画作的照片,并写道: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又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河鱼小学聋哑儿童,通过老师们两年坚持不懈的送教,绘画天赋初显现,孩子,加油!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531.jpg

▲朋友圈引发关注

说者无心,看者有意。

高校长的这条朋友圈被一位叫网名“月亮”的朋友看到了。“月亮”是一位青年艺术工作者,也是川美黑白灰美术学校的教师,本名叫张凤琴。她回想起这些年到农村送教时,看到的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回复说,“高校长,我想来看看这个小女孩,可以吗?”

“欢迎,欢迎。”简单的一句欢迎,包含着高鹏对这份爱心的无限期望。

5月10日,张凤琴和网名“太阳”的徐小娇老师一起,从九龙坡黄桷坪出发,带着丙烯、画笔、画纸、画板等礼物,驱车赶到城口县。简单休息一晚,5月11日一大早,二人又驾车近两小时,来到了河鱼乡。山坡上,一处农房水泥的墙面坑坑洼洼。萍萍穿着淡黄色外套,扎个马尾,在等待“新朋友”。她赶忙搬出椅子,邀请张凤琴坐下,一点也不羞涩和胆怯。

萍萍从房间里拿出这一年多的画作,一沓沓画整齐叠在一起。萍萍的天赋让人惊叹。

“天空,怎么画的?”张老师指了指画纸上的天空。

萍萍一路小跑,在路上捡来一片树叶,打开一罐颜料,用叶柄朝着里面一杵,在画纸上星星点点地画了起来。

“为什么画上有两个人?”徐老师很好奇。

萍萍指着画上那个弱小的人,又指了指自己。接着她指着那个有天使一般翅膀的女孩,甜甜地闭上眼睛,双手像要飞起来,“哦,原来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一个是梦幻世界里的自己啊。”

张老师眼眶里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太难得了,她太有天赋了。”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602.jpg

▲不会说,就用动作来描述

萍萍对画画的痴迷与渴望令二人动容。“画板周围的底色已经看不清楚,各种颜料沾染在画板四周,中间留下的是和她使用的纸张大小一模一样的区域,此时画板的底色与四周的对比,就像一扇彩色的窗户。”徐小娇说,“这孩子就是个绘画精灵啊,画画在她的生活中是占了多大的一部分啊!”

萍萍望向四周,目光停留在房屋后面的树林。她将棉签捆扎在一起,墨绿色的颜料在纸上点缀,一块青葱的草地从纸张下方开始生长。萍萍又换了毛刷,画出树干,并开始点染。

每当萍萍创作的技法不够成熟时,张凤琴二人就在刚画好的区域打一个小叉,对萍萍满意的地方就打上一个小勾。不一会儿,一棵色彩渐变的树从纸上生长出来:画中从上到下,从紫色渐变到浅绿色,再渐变为蓝色,最后回归墨绿色。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536.jpg

▲萍萍家背后的树林是她绘画灵感的来源

跨越空间距离上网课

两地老师为聋哑女孩梦想续航

画作完成了,两位教学10多年的老师感慨,这孩子很有天赋。

“这张画是富有层次的,空旷的草地是墨绿色,一棵绿色的树正在生长,再往远处是蓝色的天空,天空的更远处,是紫色的天际。”徐小娇在路上一直担心如何与萍萍交流。在艺术面前,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刚放下笔的萍萍又拿起画纸和蜡笔,示意张凤琴和她去屋后的山坡。七八分钟后,一处视线开阔的山坡映入眼帘,对面的高山耸入云端,山洼里公路向远方绵延。张凤琴再次和萍萍一起,用萍萍从未接触过的写生技法,完成了对周围熟悉环境的风景写生。“她就是在这样的原生态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是她入画的素材。”张凤琴说。

临走之前,张凤琴了解到,萍萍有一款很旧的三星手机,虽然旧,但能看一些视频,还能使用微信聊天。“高校长,宋老师,我们一起用网课的方式,来完成对萍萍的爱心助力吧。”

5月20日下午,回到重庆张凤琴和徐小娇实现了第三次和萍萍的视频连线一对一教学。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508.jpg

▲张老师告诉萍萍用色的技巧

在重庆教室里的张凤琴和徐小娇老师,一对一地配合起来,张老师负责教画画,徐老师负责解说和连线,位于城口的高校长负责把宋老师送到萍萍家里,宋老师负责连线和用肢体语言给萍萍讲解。

这是一幅用丙烯绘制的山水图,相比过去层次简单的画作来说,这幅画的笔画和色彩层次都要丰富很多,从铅笔勾线,到最后上色。记者注意到,徐老师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口舌去解读,只是尽可能地把手机贴近张老师的画纸。“光是看,这孩子就能领悟,教她其实不费心。”

很快,城口那头的画作也开始呈现出完整的画面,整个图画面清晰、线条分明。看到萍萍的成果,两位连线老师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视频教学,张凤琴也准备每天给萍萍分享一些画作和视频资料让她学习,“今年川美举办‘开放的六月’活动,我就要去把她接上来,多接受艺术的熏陶,多打开视野,对孩子的未来肯定会有所帮助。”

“让萍萍能够接受到专业的教育,不要让大山埋没了她绘画的天赋,让她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实现她画中的梦想,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河鱼小学校长高鹏说。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502.jpg

▲“你很棒!”

新闻纵深:

给她起名绘画精灵

希望她做最好的自己

两位老师和萍萍互加了微信。微信上,除了分享画画,其实几乎没有文字,原因是,萍萍认不了几个字。

萍萍一股脑儿地发上来几张画,徐老师给她点评也很有意思,读图解答出来是:第一张画要加油,第二张画很棒很棒。

萍萍的微信名是两位老师起的,叫“绘画精灵”。对于这个能用树叶、牙刷和棉签来作画的山里女孩来说,她不就是绘画的精灵么?

萍萍父亲朱秀坤今年55岁,是地道的农民。若不是送教老师来家里,他也没发现女儿有绘画的天赋。尽管女儿不会说话,但自从开始接触画笔,她的眼里、脑子里几乎都是思考和创作。“时不时拿个树枝丫丫在地上画,画啥子,我也看不懂。”但朱秀坤明显感受到,女儿最大的变化是爱笑了。

微信图片_20200521123452.jpg

▲画和色板,为萍萍构筑美好未来

为了让女儿安心画画,朱秀坤和妻子吴德碧商量,把侧屋的空房间拿出来给女儿当“画室”。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画笔和调色盘被萍萍分类整齐摆放,这里是她思维肆意飞奔的一方天地,所有对世界的期盼都在笔下,最后凝结成了一个又一个梦幻的形象。

“她的画作大多以自然环境为基调,大胆运用色彩的冲击,她对色彩的运用和观察能力非常强。”徐老师说,她们希望通过穿越空间的接力,让这位大山里的女孩能做最好的自己。

责编邹渝
Top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