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黑龙江绥芬河封城,那么俄罗斯疫情到底多严重?
04-15 10:13:17 来源:腾讯医典

武汉在4月8日解封,但东北一个小城市却开启了封闭管理——黑龙江绥芬河市的所有小区,自4月8日6时起实行封闭管理。

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输入病例日渐增加,使得整个黑龙江的防疫压力都在增大。截至4月13日24时,经绥芬河口岸入境2497人,其中322人确诊,现有无症状感染者38人,成为全国境外输入病例最多的口岸。

4月14日,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1],过去24小时,俄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2774例,累计达到21102例。

从俄罗斯入境中国的,都是什么人?

目前,从莫斯科经远东边境回国的中国公民,大部分都是在俄经商的人。受到疫情影响,他们在俄许多生意被迫暂停,而且不少人担心在俄染病无法得到救治,从而纷纷回国。 

也有俄观察家指出,还有一部分中国人可能是从其他国家经莫斯科中转回国的,因为通过莫斯科和远东前往中国东北地区,是最便捷的路线之一。

俄罗斯政府在疫情控制方面其实很积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俄罗斯是最早做出反应的国家之一。这与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做法区别非常大。

俄罗斯做了哪些防疫举措?

1月27日,俄罗斯政府就成立了由副总理戈利科娃负责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并由紧急情况部、内务部、卫生部、外交部、航空公司等多个部门和机构组成。 

自1月31日起,俄方暂时关闭所有中俄边境口岸,并停止办理中国公民赴俄旅游电子签证。

从2月20日起,俄暂时禁止中国公民入境俄罗斯工作、学习、旅游和因私访问。 

由于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直到3月19日,俄罗斯才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而当时,全国的感染病例也只有不到150例。 

后来,随着国内特别是莫斯科市的疫情形势日益严峻,俄罗斯政府先是停止各个城市和其他国家的固定航线和包机航线(撤侨包机除外)。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3月28日还签署命令:自30日零时起,俄罗斯暂时关闭所有公路、铁路、河运及边境口岸。

俄罗斯各个联邦主体也陆续宣布进入抗疫高度戒备状态。疫情重灾区莫斯科市的市长索比亚宁宣布,自3月30日起,无论年龄大小,所有莫斯科人都应遵守居家隔离制度,无特殊原因禁止外出。

为了加强对违反隔离制度者的处罚力度,俄罗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于3月31日先后通过法案规定,根据违规者引发的后果严重程度,将被处以最高200万卢布的罚款,或最高为7年的监禁。

同时,俄国家杜马当日还通过了有关扩大俄政府职权的法案,授予政府实施紧急状态的权力。

普京总统多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

为了加强防疫工作,俄总统普京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并参加政府组织的防疫会议。先是在3月25日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全国开始放假一周,以让民众居家隔离。

4月2日,普京再次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带薪休假的居家隔离模式延至4月30日。居民只有在寻求急救、购药、倒垃圾和遛狗等时才可外出。

普京称,在某些地区,新冠病毒已经对居民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在莫斯科,到目前为止,尽管联邦和城市当局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但仍无法扭转局面。

4月8日,普京在与各联邦主体行政长官就新冠疫情举行会议时表示[2]:“形成大流行后的第四、第五周,情况最为复杂,也是最困难的时期。这意味着,国内新冠疫情发展未来2-3周最为关键。”

8日普京与各州长举行视频会议,作者供图

“普京放老虎”,是段子,更是决心的体现

俄罗斯高层的抗疫举措,在中国却以“段子”的形式传播开来。

此前,网络上曾有消息称:“为了迫使自由散漫的俄罗斯人遵守居家隔离制度,普京总统下令,放出800只狮子和老虎,让它们走上街头,吓阻民众”。对此,俄外交部言人扎哈罗娃在新闻发布会上做出澄清[3]。

她还半开玩笑地说,“传统上,俄罗斯一般会选择在街上放熊,与狮子和老虎相比,放熊上街的效果会更好”。

有俄专家评论称,这个笑话也说明,俄罗斯政府希望采取更为严厉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俄罗斯模式”受到赞扬

3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驻俄罗斯代表武伊诺维奇说,在世卫组织收到中国发出新病毒通知的第一天,俄罗斯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防止了病毒大规模扩散。

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米哈伊尔·塔姆则表示,政府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在4月至少挽救了7000名莫斯科人的生命。他还预计,到5月底疫情将进一步暴发,6月份达到高峰[5]。

4月2日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6],91%的俄罗斯公民支持政府实施的抗击新冠病毒措施;仅有6%的人不赞成采取的大部分措施。

民众不积极配合,俄罗斯增长拐点还是来了

目前,全俄85个联邦主体中,已有81个出现感染病例。4月7日以来,俄罗斯国内更是以每天千例以上的数量增长。

从目前形势看,新增感染者仍将继续增长。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9日表示[7-8]:“有人说,似乎高峰已经到来。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高峰还没有到来,我们正处于这一高峰的山脚下,甚至还不到中间。”

病例激增,与管控“上紧下松”有关

4月7日,俄罗斯病毒学专家科诺瓦洛夫表示,感染病例数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一周前人们违反居家隔离规定造成的。预计未来几天,感染者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尤其是年轻人。另外,已检测出感染者人数的官方数据,比真实数据要落后1-2周[9]。

虽然俄罗斯政府宣布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但一些俄罗斯人并没有太当回事。有人不顾禁令,继续上街,甚至到野外烧烤,从而给防疫工作造成压力。

戴口罩的人也还是不多。大家还是觉得,戴口罩会让自己很臃肿,很不舒服。一些在俄华人都希望,俄罗斯也出台像中国一样的强制政策——所有人出去必须要戴口罩。

一些莫斯科市民借着春天到来,纷纷走向街头。他们放松了警惕,认为“既然现在街头人员少,就没有人能够感染我”。这些人中,多数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4]。

乘客稀少的莫斯科地铁,作者供图

莫斯科内务部总局新闻处处长瓦塞宁表示,近日发生了400多起违反隔离规定的案件,这些人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到处罚。9日,莫斯科法院对9名违反居家隔离制度者罚款1.5万卢布。

而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9日表示:“自4月10日起,将对那些在莫斯科市内驾乘私家车、违反强制隔离规定者,实施严厉处罚。”

我的朋友孙先生是莫斯科一家公司的职员,他认为,还需要全民更严肃地一同与病毒作战。目前,大家都采取远程办公,有事都是线上联系,街上的人也少了。

“这是我来俄罗斯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形,但完全没有影响整个城市稳定运行,超市物品齐全。但我也发现,身边不少人没把疫情当回事,觉得‘就是流感,即便感染也会自愈’,认为媒体在夸大宣传。甚至有人说,自己常喝伏特加,抵抗病毒没问题。”

检测数量增加,揭开了“盖子”

早在3月24日,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就向普京总统报告称,当前的低确诊率没有反映全俄各地的真实情况[10]。很多从境外返回俄罗斯的人,仅仅在家中自我隔离,并未进行病毒检测。

此前检测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和试剂数量少所致。当时,全国只有20多家私营实验室和大约200个检测机构可以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但现在,全国几乎所有私人和非国有的实验室都可以进行检测。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表示,所有登记在册的实验室都有权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但必须在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以下简称“监督局”)上报。 

监督局宣布,到4月9日,已对100多万人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有17.1万人隔离观察[1]。局长安娜·波波娃表示,从3月1日至今,每日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数量从2000人增长到3.6万人。从4月1日起,俄罗斯感染者数量开始以500例以上的数量增加。可见,检测数量的增加是感染人数增长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海外公民大量回国

俄总理米舒斯京在6日举行的政府会议上表示,尽管边界关闭、航班取消,俄仍在尽一切努力,从其他国家接回自己的公民[11]。

在疫情暴发期间,大量俄罗斯人因旅游等原因滞留在国外。目前,俄罗斯已从国外接回了近20万公民。俄罗斯防疫指挥部4月3日发布消息称:“从4日0时起,所有接俄罗斯公民回国的国际航班将停飞。” 

副总理戈利科娃对此解释称,接回公民的行动必须暂停两天,这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这些人都是谁,有多少人,他们飞回了俄罗斯的什么地方。

另外她还说,回到俄罗斯时,一些公民对把他们安置到观察点表示不满,“我们知道,在观察点是不舒服,但必须这么做,目的是不让回国人员成为病毒传播源。”

俄罗斯专家预测,五月疫情可能“登顶”

4月8日,俄罗斯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科学信息中心主任维库洛夫表示[12],俄境内疫情峰值预计会在2-3周后出现,或许在5月会出现积极的趋势。

目前还有上万名俄罗斯人在等待回国的航班,回国后,他们将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的医院隔离14天,这对卫生保健系统来说也是个负担。

俄罗斯联邦生物医学署长斯科沃尔佐娃4月7日在“俄罗斯24”电视台节目中说,如果能扩大检测、筛查和诊断规模,那么还需10-14天,才会进入疫情高峰期。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将维持这种高发病率状态,然后开始降低。登顶需要多长时间,降下来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但预计6月中上旬之前,一直会是新冠肺炎发病率的高峰期。

俄罗斯防疫人员做好准备,作者供图

俄罗斯正在努力,为可能的大暴发做准备

4月1日,总理米舒斯京宣布,俄罗斯财政部已经预留出1.4万亿卢布的新抗疫和危机干预专项资金。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4月7日则表示,军队正在西部、南部、中央和东部军区,建造16座多功能医疗中心,将在4月20日至5月15日之间投入使用。

俄国民近卫军做好接受病人准备,作者供图

另外,军方编制内目前共有172支分队、6个负责检测感染的机动实验室、1000多台特种消毒装备,正在保持48小时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清除生物感染。

俄军三防部队抗疫演习,作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