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慢新闻·人物 | 刀锋上行走9年 民警彭晓波的禁毒人生
06-25 12:03:3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文 任君/图

再见彭晓波是他从云南办案回来,他的变化让人意外,皮肤黝黑、身体消瘦,眼神也还残留着疲惫。“这次案子,从摸线索到收网,整整一年多。光是在勐海那一个月,就瘦了10斤。”他口中的案子,于一年前开展社区禁毒中掌握到线索。作为组长,彭晓波这一战就缴获各类毒品15公斤,捉获犯罪嫌疑人21人,成功捉回了潜藏境外的重庆籍“毒枭”老季,大获全胜。

9年来,江北分局禁毒支队民警彭晓波多次参与公安部大案要案的专案侦办,牵头侦破毒品案200余件,打击贩毒人员200余人,多次立功受奖。仅是2018年度,就破获毒品案件50余件,完成涉毒起诉60余人,参与侦办部级目标案件3件,缴获各类毒品21公斤。说到成绩,彭晓波有点腼腆。“咱做禁毒的不讲成绩,毒品不绝,禁毒不止,这是使命。”

微信图片_20190625121144_副本_副本.jpg

▲禁毒英雄彭晓波

一个月暴瘦10斤,他捉回境外“毒枭”

自从摸排发现一特大贩毒团伙后,彭晓波就没有松过弦。从发现线索到蹲点摸排,从乔装跟踪到抓捕押解,他都冲在前面。

这次抓捕中,彭晓波就当机立断拿下了运送毒品的齐某。原来,收网中,贩卖毒品的黄家兄弟因被控制而失联,毒品上家老季立即通知运毒人员停止交易、迅速离开。交货地点等不到运毒人,多日心血可能付之东流,彭晓波当即安排战友立即搜索附近宾馆,找到了正在办理退房手续的齐某。

“这么大个箱子,就装几件薄薄的衣服。”彭晓波早就吃透了毒贩乔装游客的伎俩,很快将暗藏于行李箱内的一万颗麻古成功搜出。

“一旦失之交臂,就是大海捞针。”彭晓波这样形容禁毒工作。为了最后的抓捕,反复观察地形,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采取对策,制定详细的抓捕方案。为不引起嫌疑人怀疑,每次抓捕方案都要经过了精心设计、反复演练。

随着案情的深入,抓捕黄家兄弟的上线老季的时机逐渐成熟。然而,老季虽然是重庆人,却在缅甸生活了10多年。他为人狡猾,长期藏身于缅甸的赌场夜店,很难冒头。今年4月,一切准备就绪,彭晓波再次和战友一起赶到云南,决定对老季实施抓捕。一个月间,反复摸索老季的行动规律,不敢有一丝松懈,常常一守就是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小时,为了不打草惊蛇,有时只能熬更守夜,忍饥挨饿。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4月29日,在云南和缅甸警方的大力配合协助下,老季终于落网。此战从布局到收网,环环相扣,干净利落,专案大获成功。

每一次行动,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制贩毒是暴利违法行业,刑法对涉及毒品的行为处罚严厉,入了行的人多是铤而走险的亡命徒。”9年来,彭晓波亲自抓捕毒贩200余人,面临险境是家常便饭。

那是一个夏天,彭晓波在工作中得到线索,有贩毒嫌疑人将在寸滩一小区交易,根据掌握的情况,这两人相当凶悍,曾经在一次抓捕行动中疯狂开车撞击警车后逃跑。

彭晓波和同事反复分析、研判,针对可能遇到的情况,最终把抓捕地点确定在这个小区的环形公路上,道路较窄,民警2辆车前后夹击,便于抓捕。

行动时,彭晓波坐在一辆民用车副驾驶位上,当交易完成的贩毒人员进入包围圈后,2辆车上的6名民警迅速冲下车,直扑嫌疑人的车辆。一拉门,不好,车门被锁,车内副驾驶上的嫌疑人大喊,“加起油门冲过去!”刻不容缓的瞬间,彭晓波拿起警棍敲碎车窗,按人,扯钥匙,一气呵成……他和同事一起,当场从嫌犯车上搜出了毒品。

此时,彭晓波才发现,手臂被破碎的车窗玻璃划满伤痕,双脚也鲜血淋漓,原来在抓捕过程中,他的鞋跑掉了,抓捕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光着脚板站在一地碎玻璃渣上进行的……

还有一次在一花市抓捕贩毒嫌疑人,对方交易完,民警冲上去围住,以为瓮中捉鳖了,没想到情况突变,嫌疑人转身从车上提出一把80厘米长的大砍刀,胡乱挥舞,贴着他的鼻尖削过去,幸好他反应迅速避开,最终嫌疑人被抓获。那是他缉毒生涯中,离刀锋最近的一次。

“当时根本不会想那么多,只想把毒贩绳之以法。”彭晓波9年缉毒工作,面临过无数次惊险瞬间,但几经生死,却从未退缩。

微信图片_20190625121153_副本.jpg

▲禁毒英雄彭晓波

回家像探亲,家人常说“注意安全”

作为禁毒民警,对家人既“说不清”时间又“道不明”地点,彭晓波常常一离家就是十天半个月,很多时候,电话都没办法打。

“妻子常说我回家像探亲。”说到家人,彭晓波确实感到亏欠,但却也只能把这个心思放在心里。“我既不能讲大话,更不能给补偿,只能在家的时候多干活。”

曾经发誓,周末有时间就要回家陪娃儿,这个誓言他早就不敢提了。孩子很懂事,也没有追问过。“禁毒民警不同其他,大多数时间要黑白颠倒、昼伏夜出,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也只能咬牙熬着,因为一秒错失可能满盘皆输。”

谈到最让自己开心的事,彭晓波自豪地说道,“收到娃儿的微信,让我记得吃饭,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任务中,一下子就浑身是劲了。”

家人的理解支持是彭晓波最大的安慰,妻子更是把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责任一个人扛在了肩上。他们对彭晓波的要求很低,永远只有那句“注意安全”。

责编 邹渝 审校 黄艳春 总值班 李莉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