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味 > 正文
四代人磨一碗“张豆花”
2023-01-06 10:25:34 来源:上游新闻

每天凌晨4点,张国荣、张杰两姐弟就准时开始打豆浆,然后是煮豆浆、点胆水,慢慢等待豆浆凝固、成型……

早上7点左右,第一锅豆花出炉,张豆花正式开门迎客。这里每天都会卖出近700碗豆花,周末和节假日还会更多。

豆汁过滤

从码头到门店

“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过澄江口”,这是早年北碚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在豆花遍地的重庆,张豆花究竟哪里与众不同?张豆花负责人、重庆市非遗传承人张正元说:“没有什么技巧,就是日复一日练出的火候。”

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张正元的二爷爷就开始在嘉陵江麻柳码头做豆花,那时麻柳码头很繁华,每天晚上都会有一百多艘船靠泊,船工都喜欢在张家的小店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豆花饭。张正元从小跟着父亲给二爷爷打下手,久而久之,就把点豆花的手艺学到了。

做豆花最好选颗粒饱满的金黄豆

豆花,食材极为简单,黃豆、水、胆水。俗话说,越简单的东西就越考手艺,张豆花也有绝技——一口锅出三种豆花,最嫩的叫荷叶豆花,然后是嫩豆花和老豆花。

在过去,三种豆花各有各的主顾,吃法也不尽相同。荷叶豆花要慢慢吃,轻轻蘸一下调料,叫“青雀点水”,适合文人书生;嫩豆花是寻常人吃,不慌不忙,慢慢下饭。老豆花厚实、劲道,夹起来在调料碟里滚来滚去,叫“犀牛滚澡”,从前是力夫的最爱,和着满口的调料,三口两口就把一碗饭送下了肚。

张正元有时还会亲自上手做豆花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父亲去世,张正元接过了豆花手艺传承的担子。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个体户的兴起,张正元将张豆花带到了北碚,和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合作开了豆花店。

张正元的豆花手艺远近闻名,他先后合作开了9家豆花馆,家家生意火爆。到了1997年,张正元拿出全部积蓄,在北碚购买了门面,和女儿张国荣、儿子张杰一起经营,正式取名“张豆花”。

最热乎的豆花

张国荣和张杰是张豆花的第四代。年轻人接班总会有点新的尝试,今年40岁的张杰在外卖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把张豆花加入了外卖平台,还试图制作半成品豆花,让张豆花能够走得更远。但多番考察后,他决定还是主攻堂食。

豆花成型

豆花蘸料

因为好的食物都是脆弱的,对豆花来说尤其如此。从小在饭馆长大的张杰觉得,饭馆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大家坐在饭馆里吃着热腾腾的豆花聊着天,这才是该有的仪式感。

于是张家两代人达成了共识,不做加盟,不搞快速扩张,就守着北碚老街,烹一锅美食。一碗豆花一碟蘸料加一碗米饭,让食客可以吃出家的味道。

 张豆花远近闻名

张正元还记得刚学手艺时,二爷爷反复强调“要吃得下苦”。张正元又把这句话反复讲给儿女听。他说,这个苦,除了日复一日的劳累,更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

今日重庆记者 高维微

图片 晋毅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