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点 > 正文
微光如炬 传递爱与温暖
2022-11-30 11:53:59 来源:上游新闻

11月初以来,在重庆这场疫情歼灭战前线,数十万普通人挺身而出,共同守护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

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各个角落,不论是疫情防控、物资保供还是社区运转,处处都闪烁着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凡人微光。

母子俩的约定

张意和志愿者小伙伴们

“妈妈,你的头发没兜好……”11月27日早上8点半,张意熟练地穿上防护服后,儿子骆虹睿绕着妈妈仔细检查。

这是张意当志愿者以来母子俩达成的约定:妈妈出门前,儿子要帮她检查防护服是否穿戴到位。

张意家住美丽蓝湾小区,位于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府社区,在11月17日被划入高风险区。当天,来自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的张意主动联系到社区,成为了小区里的第一批抗疫志愿者。

配合医生上门核酸采样、帮邻居买药送菜、为居民收拾垃圾……张意所在的楼栋共有150多户居民,每天为居民运送物资就成了件体力活。

一辆小推车,挨家挨户送,半天下来张意常常汗流浃背,“面罩上的水珠一颗颗往下掉,简直就像在‘下雨’。”

志愿工作尽管辛苦,但更多的是温暖:儿子的嘘寒问暖,邻居的一声声“谢谢”……张意说:“身体虽累,但心里是暖暖的。”

尤其是回家后,儿子端来的那杯热水,也成为母子俩心照不宣的约定——

张意曾告诉儿子穿上“大白服”后不方便喝水,儿子便出了个主意:把水杯挂在“大白服”里,再接上一根长长的吸管。张意告诉儿子,水喝多了上厕所也不方便,“还是忍忍吧”。

自那以后,只要张意回到家,儿子便会贴心地为妈妈端来一杯热水。

暖心“托尼老师”

王休军在小区为居民义务理发

一张塑料凳,一面小镜子,一套理发工具……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天马山社区美的金科郡小区,每天下午1点,“老王”都会准时在小区搭起一个简易的理发摊,为居民免费理发。

“老王”半蹲着身子,左手拿着一把梳子,右手拿着一把电推剪,专心地为居民理发……不到半小时,他就为一位老大爷剪了个清爽的发型。

“老王”其实不老,是35岁帅小伙王休军给自己取的网名。老家在奉节的王休军,在陈家桥街道开了4年的美发店,疫情中发现居民为理发难犯愁,他便主动提出帮居民理发。

要理发的居民很多,“老王”的妻子就在线统筹,为有需求的居民排时间,理好一位再喊下一位,既方便大家,又避免聚集。

“暖心的‘托尼老师’”“好邻居”“正能量”“非常棒”……王休军把自己在小区义务理发的视频发到网络上,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点赞。

“能尽点绵薄之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高兴!”11月25日以来,王休军已经为150多位居民理了发。

用真情换真心

11月28日,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苑社区杏林雅苑小区,一袋袋装有莲白、莴笋和白萝卜的蔬菜包陆续送到小区里的空巢老人家中。

“感谢社区在特殊时期为我们送来蔬菜。”苏贵婉收到蔬菜包后,特地向学苑社区居委会主任罗秀玲打电话道谢。

苏贵婉今年80岁,是小区里的独居老人,也是社区里的“老病号”。一天前,罗秀玲还特地到陈家桥医院帮老人买了药。

本轮疫情开始后,罗秀玲和社区里的10名工作人员就再没回过家,一门心思投入到封控管理、摸排巡查、健康监测、物资购买等工作中。与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陈家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学苑社区防疫点长黄夷。

在特别忙碌的那段时间,罗秀玲和战友们一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每天走两三万步是常态,核酸采样、买菜送菜、安排就医、联络各方……

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歼灭战,不仅锻炼了学苑社区工作者队伍,更拉近了他们和群众的距离。罗秀玲和同事们在疫情防控中的倾情付出,居民们都看在眼里,感念在心里,表达在行动里——

小朋友送来手工制作的鲜花;不时有居民送来自家烹制的点心、馒头、咸菜;天气逐渐变冷,还有居民送来闲置的厚衣服……

今日重庆记者 陈科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