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缙云 > 正文
文学新征程丨张雨荷:像花朵般肆意绽放
2024-07-10 06:33:41 来源:上游新闻

张雨荷,女,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五届全委会委员,重庆市綦江区作协副主席,90后儿童文学作者。已在《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等全国70余家报刊上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七百多篇。已出版儿童小说《鱼水谣》《温暖的火车站》《谁是谁的“小确幸”》《火车道旁的小屋》,立体书《丝绸之路》,系列绘本《捏着鼻子看的趣味科普绘本》《魔法偏旁侦探》《好玩儿的汉字》。

张雨荷:像花朵般肆意绽放

(本期访谈主持人:陈泰湧)

上游文化:你的名字很有意境,而且这个名字好像天生就是为写儿童文学作品准备的。是笔名还是本名?

张雨荷:是我的本名。我是七月出生,寓意雨中荷花,但多数朋友第一次见面时会问,你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我会回答,不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是长江边的张雨荷。读书时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记住我的名字,就给自己想了许多介绍名字的方式,例如:莲叶舒张,雨后荷香;张弦布歌,颂雨后初荷……现在想来,读书时的行为还有点可爱,因为我发现,我的名字还是很特别的,不需要那么多解释,也能被大家记住。

上游文化:你是如何与文字结缘的?又是何时开始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

张雨荷:与文字的缘分,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应该是“自然而然”。

自然而然的想要表达,自然而然的想要述说,自然而然的想要提笔,以文字的形式,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年少时的文字很稚嫩,想表达的东西也不够成熟,长大后,文字有了沉淀,所以表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我尝试写过很多不同类型的作品,也向很多杂志社投过稿件,结局大都是“石沉大海”。正当苦恼的时候,我看到一本儿童杂志创刊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创作了一篇童话故事,并在几个月后收到了杂志样刊。

我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里有一门课程是儿童文学,当我拿着发表的童话作品请老师指点时,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正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我找到了创作的方向,并且开始深耕,后来父母鼓励我,编辑鼓励我,读者也鼓励我,他们的鼓励,是我坚持不懈的创作动力,就算工作特别繁忙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想过停下创作的脚步。

上游文化:听说你是“文二代”,能说说你父母的情况吗?作为一个“文二代”,在动力和压力二者间,你觉得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更大一点?

张雨荷:父亲是綦江区融媒体中心的资深记者,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早年发表过上千篇文章,家里随处可见样刊,也出版过《美院女生》《新闻的第三只眼》等书籍,我和我母亲都是他的忠实读者。后来父亲以写人文地理类的文章为主,在《綦江日报》开设专栏,在《重庆晨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创办“人文綦江”公众号,深受读者喜欢。许多同事和朋友都说,很爱读父亲写的文章,读他的文章,能够全方位地认识綦江,了解綦江。母亲是医生,虽说母亲不写文章,但很喜欢阅读,我从小就是在父亲母亲的熏陶下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写作上我没有什么压力,因为父母亲不会逼迫我必须写,也不会告诉我你一定要超越谁,成为谁。他们认为,我做自己就好,写出自己的作品就好,写作之余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快乐地写作。我会经常和父亲探讨,也会将自己对新故事的构思及想法讲给他听,父亲还会经常带我外出采风,他和母亲也多以鼓励为主,平时在朋友圈晒晒我的图文,给了我很多创作的动力。

上游文化:能谈谈你的工作吗?

张雨荷:我在大学期间就成为了“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然后通过考试,成为了大学生村干部,在綦江区东溪镇草坪村任村主任助理,后来又成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帮扶责任人、驻村组长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虽然基层工作比较繁琐,但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得到了能力上的提升。

上游文化:基层工作不易,那你的创作时间从何而来?

张雨荷:我的创作时间基本是在不加班的周末和节假日,以及平时零碎的时间,只有充分珍惜时间,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无限的创作力,提高创作效率。当然基层工作也带给我很多创作灵感,所以我很庆幸,自己能在基层工作,能结识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事。

上游文化:你所从事的农村基层工作对你的儿童文学创作有帮助吗?有多大的关联?

张雨荷:基层工作让我更加了解当地孩子的心理和生活,相比于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而言,当地孩子可能更质朴,好奇心更强,同时内心也更加敏感,所以在创作有关乡村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时,我都会将乡村儿童的真实情况写进去。当然,基层还有很多城市里几乎看不到的,比如修鞋匠、制作草鞋、熬制芝麻糊的人等,还有许多非遗文化传承人,我通过工作能够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所坚持的所传承的,而后就可以将他们的故事写进我的故事里。我能很好的构思乡村振兴题材的故事,因为我真切经历过,所以写出来的文字会让读者有所感触。

上游文化:你每年都在报刊上发表几十篇文章,你是如何保持创作活力的,创作灵感来源何处?

张雨荷:我会给自己列一个创作时间表,尽可能地完成每日或每周计划,若是当日完成不了的,会在本周完成,若本周未完成,也会另寻合适的时间补上。遇上时间紧任务重的约稿,会优先完成。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五个方面,即生活、工作、旅行、爱好和新的探索。记录生活里的小美好,比如短篇小说《山城棒棒》《理发》;回忆童年里的小美好,比如我新出版的小说《鱼水谣》;将工作经历放入故事中,比如致富修路的故事《黄葛树下我的家》,乡村振兴的故事《茶香》;旅行里的所见所闻,去西安看了皮影戏,写的《影子里的小美好》。

除写作和阅读外,我还有很多其他爱好,我喜爱音乐,比较偏爱崔健和许巍的摇滚,还有孙燕姿的情歌,还喜欢播音、动漫、追剧、运动、品茶等,所以有好多故事,都能将这些融入进去。至于新的探索,就是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懂就学,去了解,去体会。

上游文化:你出版过不少的绘本作品,在很多人看来,绘本字数少,创作起来必然很简单,甚至一周可以创作几篇。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张雨荷:确实,绘本字数比较少,但创作起来并不简单。谁说一周可以创作出几篇来的,别说,也请他试一试,做一做。

因为绘本字数有限,所以往往要求作者在有限的字数里把一个小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既能让孩子理解,又要把需要讲述的知识点和小道理自然的融入其中。

绘本创作时,需要先完成故事大纲,再在大纲的基础上来创作故事。故事创作完成后,还需要对画面构图做出一些文字性的解释,或者在文末设计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小游戏,如果是科普类的绘本故事,还要整理归纳知识点。

我在创作《好玩儿的汉字》时,前期准备时我就购置了许多和汉字,甚至包括和甲骨文有关的书籍,先学习研究,再归纳整理,即便文字和释义已写完,也会反复打磨,将近四个月才完成了一套6册66个汉字的童谣编写和甲骨文释义。创作《魔法偏旁侦探》时,也参考学习了许多有关偏旁、汉字、词语的书籍。创作《地图上的中国民居》《地图上的中国美食》时,查看了大量美食、民居的书籍、资料、论文、纪录片,确保内容真实,准备无误。当然,出版前还会反复修改,核对每一个有可能会产生误解的知识点。所以一套绘本从写作到出版,都着实不易。

上游文化:目前你最想创作的是什么类型的故事?

张雨荷:最想创作的有两类,一类是幻想小说,脑洞比较大,很适合爱做梦爱幻想的我,另一类是有关工业建设方面的儿童小说。因为我所在的区域,工业比较多,无论是遗忘在岁月里的,还是正在蓬勃兴起的,都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故事和沉淀下来的历史。

上游文化:谈谈你最新的作品吧。

张雨荷:最近出版了儿童小说《鱼水谣》,讲述长江边古镇的故事,情感真挚,是我童年的真实写照,如江水缓缓流淌。《魔法偏旁侦探》,也是一套绘本,用侦探的方式学习偏旁知识。《捏着鼻子看的趣味科普绘本》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哈哈大笑中认识“屎尿屁”,文册里还配有科普知识海报、各种游戏,玩中学,学中玩。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