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师者|青海贫困山村幼儿园志愿教师:让留守儿童也有快乐童年
11-26 19:00:03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663 (1).jpg

乡村幼儿园的孩子们举起自己用树叶做的贴画

青海乐都县(现海东市乐都区)曾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的山村一度没有一所幼儿园。2009年,乐都开展了贫困地区幼儿学前教育试验项目,探索普及村一级学前教育的新模式。

那一年,29岁的朱英香报名应聘,成为了第一批志愿教师。近10年来,从无到有,一步步摸索,她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幼儿园。

如今,乐都已经建有112所山村幼儿园,和朱英香一样的志愿教师有178个人,当地适龄儿童有了免费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11月22日,朱英香对澎湃新闻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村里的孩子通过3年的幼儿园教育,得到了和县城孩子们同样的起步。”

朱英香带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多一点开心的时光”。

663.jpg

因为幼儿园只有一个教师,朱英香很难和孩子拥有一张合影。

从零做起,志愿者教师1人撑起一个幼儿园

朱英香是乐都本地人,青海幼师学校幼教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民办幼儿园工作。9年前,她应聘成为“一村一园”计划首批志愿教师。

这是乐都区教育局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的一个试验项目:将山村幼儿园设在村一级单位,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招募当地幼教志愿者,为偏远贫困村落3至6岁儿童提供低成本、保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我老家在农村,条件困难,从小没有上过幼儿园。知道乐都启动了这样一个为贫困山区幼儿早期发展开设的项目,我也很高兴。”朱英香告诉澎湃新闻。

一开始,由于人手不足,学生较多且住得分散,老师需要定期走访不同的村子提供学前教育服务。那时,朱英香一个礼拜要跑5个村子的巡回早教点。

2013年基本固定下来,朱英香来到了峰堆乡。新设的山村幼儿园开在联聪村小学的几间瓦房内。

朱英香记得,起步时分外艰辛。

一方面,幼儿园的设施较为简陋,没有桌椅,也没有自来水供应,朱英香就锯短了小学的课桌,小板凳则由孩子从家里带来;另一方面,村里学龄前的孩子从未上过幼儿园,她得走家串户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接纳新的观念。

每学年都有不同数量的孩子入园,但教师始终只有朱英香一人。

“这些年,都是我一个人带孩子,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六七个孩子。”在这样由3到5岁孩子组成的混龄班,她既要教孩子认知,又要带孩子运动,要照顾孩子生活,更要确保孩子安全。“全天都要跟着,注意力时刻要集中。”

不过,多年锻炼下来,她已然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孩子多的时候,朱英香会在教大家玩游戏,做手工时鼓励大班的孩子多照顾小班,“都是同村的孩子,不会陌生。我也比较喜欢孩子,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不管多少个孩子,都能带好”。

有峰堆乡的家长曾问她:“家里几个大人都管住不一个孩子,老师你是怎么做到一个人管住十几个孩子的?”朱英香说,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后,本身也会更自觉地约束自己。“遇到孩子哭闹、任性,我就多跟他交流,多跟他游戏。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关注留守儿童,愿他们的童年多一点快乐

儿童时期是语言、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敏感期;而贫困地区家庭普遍存在收入低、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养育知识等问题,同时存在的还有父母离异、儿童留守、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这将对儿童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朱英香介绍,近年来,乐都山区里年轻的父母多外出打工了,照顾孩子的家长基本是爷爷奶奶,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比例将近95%。“这学期我们园里15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在日常教学中,每当谈起父母的话题,朱英香会多试着帮助孩子去理解父母,在精神上给予更多关怀。“我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多一点开心的时光。”

665.jpg

这两年,幼儿园操场铺上了塑料草坪

工作至今,有一个孩子让朱英香难以忘怀。

“朵朵(化名)一岁不到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朵朵性格相对内向。我在日常生活、游戏和教学上都会对他特别关心,让他在幼儿园里和其他小朋友快乐友好地相处。从3岁进园到6岁离开,这个孩子在身心健康上和其他孩子都一样,发展得很好。”她笑着说。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村一园”项目成员黄霖(化名)表示,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干预,是对贫困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补位,这个群体的孩子从中受益最大。

“进入幼儿园后,志愿教师对这部分儿童的重点关注,加上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群体在社会情感方面的部分缺失。”黄霖说。

在观察到乡村孩子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之后,朱英香还坚持每天给班级里的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她说,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不仅能够流利地表达,而且也增强了自信,锻炼了社交能力。

多年开拓下,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当地山村的学前教育的观念都有了改变。两年前,朱英香所在的园舍里不仅添置了统一配备的桌椅和滑梯、秋千等游戏器材,也解决了自来水的供应。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山村幼儿园正愈发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朱英香说,现在每年9月新生报到时,已经很少有孩子哭闹,都很乐意入园,甚至有的家长想把一两岁的孩子提早交到幼儿园。

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项目获“教育界诺贝尔奖”

近10年来,在乐都陆续建立起来的乡村幼儿园,为曾经面临留守、贫困等不利境况的山村孩子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充实的童年。

“现在我们乐都偏远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幼儿园了,没有落下的。”朱英香为此感到高兴。

乐都区教育局学前教育中心赵主任也告诉澎湃新闻,乐都现在有112所山村幼儿园,志愿教师178个人。自2009年以来,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从48.2%提高至96.6%,“这个普及率在青海来说是前沿的。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向正规幼儿园努力靠拢,比如下一步就打算着手提供午睡、午餐服务”。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统计,截至2018年9月,“一村一园计划”已覆盖青海、云南、湖南、四川、山西、新疆、贵州、甘肃和河北九个省份的21个贫困区县,设立2300余所山村幼儿园,累计有17万名儿童受益。

除了数量之外,效果也逐渐显现。

705.jpg

在乐都,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追踪了8531名山村幼儿园受益儿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学业表现。研究发现,全县排名前40%的学生中,有超过七成曾就读于山村幼儿园,这一比例与县城幼儿园儿童差距不大。

2018年9月,“一村一园”项目获得了被称为2018年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WISE奖),成为该奖项创办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国项目。这一奖项,被称为“教育界诺贝尔奖”。

一路走来近十年,朱英香教过的孩子,有的虽然已经离开幼儿园好几年,依然会经常回来看望她,这让朱英香由衷欣慰。

她说,“这些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山村孩子们身上发生的显著变化。可以说,乡村孩子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蒙教育,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件喜事。干这一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也值了。”

目前,和朱英香一同成为乐都首批项目志愿教师的46人中,还在岗位的已经不到一半。“像朱英香这样一线的志愿教师拿着这样的待遇能够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公益项目要继续维持和发展一定离不开全社会的合力参与。”黄霖说。

他表示,接下来,一村一园”项目还有三个目标:一到是2020年底,尽力达到贫困地区的每个行政村都能有一所“公办+公益”幼儿园;二是进行整体的教学质量升级,让这些孩子不仅“有园可上”,还要“上得好”;三是尽全力进行政策倡导,让贫困地区学生问题更早得到国家政策支持,最终得以解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