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眼 > 正文
持续加油、不踩刹车、不挂倒挡,中日韩合作才能继续顺利前行
2024-05-26 07:31: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5月26日至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李强总理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会议,就三国合作交换意见。这是三国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5个月重启,据会前透露的消息,三国领导人将在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六大领域探讨合作方案,并出席中日韩工商峰会。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演变的背景下,中方期待此次会议为三国合作注入新的动能,更好实现三国互利共赢。愿同日方、韩方一道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被美国阻碍的中日韩合作势头

中日韩合作可以追溯到共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三国在经贸、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合作不断深入,三国逐步建立起领导人会议、部长级会议以及70多个对话机制,作为深化合作的平台。

2013年中日韩启动自贸协定谈判,2019年12月在成都举行的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发表《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通过了早期收获项目清单等成果文件。

中日韩合作的良好势头到了2020年戛然而止。这其中固然有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国间人员往来交流中断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抛出印太战略,在亚太地区建立多个围堵遏制中国的小多边机制,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美国主导的小集团在2021年诞生,美国发起旨在包围中国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于2022年启动。

日本岸田政府、韩国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美方加紧对日韩的诱拉,推动日韩改善关系,加快建立美日韩三边合作机制。2023年8月美日韩举行戴维营峰会,通过了《戴维营原则》和《戴维营精神》文件,宣告美日韩三边合作机制的正式建立。美国在亚太地区拉帮结伙建立排他性小集团,刻意拉拢日韩形成三国准同盟关系,客观上阻碍了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势头。

尹锡悦政府为何由冷淡转为积极?

作为本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轮值主席国,韩方对恢复举行会议的态度不可谓不积极,但也经历了从口头到行动的转变过程。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在对日、对华政策上出现明显“温差”。尹锡悦不惜以在二战劳工赔偿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的代价,改善同日本的关系,并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对日本采取纵容态度。虽然尹锡悦的做法遭遇国内民意反弹,但得到美方的高度肯定,为建立美日韩三边合作机制扫清了障碍。目前美日韩打着应对朝鲜威胁的旗号,频繁举行三国联合海上及空中演习,并开始共享朝鲜导弹情报。尹锡悦政府的对日外交似乎达到了目的。

对华外交方面,尹锡悦甫一上任就提出要在“相互尊重”前提下发展中韩关系,并对前任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提出批评。更为严重的是,2023年尹锡悦在访美访欧前夕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发表不当的涉台言论,破坏了中韩间友好交流气氛。中韩关系迟迟难以摆脱冷淡局面。

去年下半年以来,韩方作为轮值主席国开始实质性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自身外交布局的需要。戴维营峰会后,韩方认为对美对日外交局面已经稳定,出于国家战略考虑,需要平衡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韩国保守势力在肯定政府改善对日关系、加强韩美同盟关系的同时,也指出与中国关系疏远是一大失策。此外,随着今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再次当选的可能性增大,韩方担心今后韩美同盟出现新变数。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有意打破中韩关系僵局,把举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作为转换氛围的契机。

二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需要。近年来俄乌冲突、中美竞争等战略因素使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出口为支柱的韩国经济遭到巨大冲击。中国一直是韩国的最大贸易对象国,但2023年韩国对华出口额较上一年度下降了20%,建交31年来首次出现对华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加强对华制裁,韩国企业要在美国补贴和中国市场之间作出艰难选择。这也要求韩国政府加强与中方的沟通交流,保持中韩经贸合作的活力。

三是确保顺利执政的需要。今年4月国会议员选举执政党遭遇惨败,韩国内部有关反思外交政策的声音有所抬头。虽然国会选举失利更主要是内政失政所致,但由此导致对尹锡悦政府整体评估的下行趋势不容忽视。如果说尹锡悦执政前两年“重外交轻内政”,今后将不得不更加重视经济民生。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核心经济体,2022年三国的贸易额达到7700亿美元,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三国曾经达成的共识。重启中日韩合作,对尹锡悦政府来说无论从外交还是经济角度都会有所收获。

中日韩合作有强劲需求也有掣肘因素

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聚焦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议题,在人员交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贸合作、解决卫生和老龄化问题、科学技术和数字化转型、解决灾难和安全问题等六大领域探讨合作方案。从会谈议题看,三方从侧重解决经济民生问题着手开展合作,也体现了此次会议的务实一面。

中日韩合作曾有过耀眼的过去,结出过合作共赢的果实。近年来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及相关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中日韩合作遇到障碍。此次三国重启领导人会议,释放了三方合作重回正轨的信号。在新的形势下,三国领导人重新回顾共识,再次凝聚共识,表明中日韩合作不仅有坚实的历史基础,也有强劲的现实需求。

去年11月举行的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上,王毅外长提出中日韩要当好东亚合作的“领头羊”、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稳定器”和解决热点问题的“减压阀”,指出了通过加强合作与对话解决矛盾问题的三国合作原则。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各国均对自身定位、利益锚定进行调整,合作的基础也在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重构相互间的信任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恐怕是今后中日韩合作的掣肘因素。

如果说此次领导人会议为中日韩合作注入了动能,启动了引擎,今后还需要持续加油,不踩刹车,不挂倒挡,才能保证三国合作顺利前行。

原标题:持续加油、不踩刹车、不挂倒挡,中日韩合作才能继续顺利前行

编辑:牟慧兰    责编:周尚斗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