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万州盐井沟的秘密(下)| 百万年前 大熊猫吃肉、巨貘只吃嫩草
11-30 09:39:51 来源:上游新闻

百万年前的重庆能看到什么?

大熊猫吃肉、豹子打不赢豪猪、巨貘只吃嫩草……这些景象,在更新世(距今258万年前至1.17万年前)的重庆万州盐井沟是常态。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这100年来,重庆万州盐井沟以盛产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而享誉中外。

更新世的盐井沟是什么样子?

11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专家为我们还原了更新世的盐井沟。

生物种类丰富 大熊猫吃小动物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熊猫都是抱着竹子一顿啃,可对更新世的大熊猫来说,竹子是它们的主食,但它们也吃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巴氏大熊猫骨架

在盐井沟,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巴氏大熊猫的化石,它是现生大熊猫的亚种。从化石来看,它的牙齿已经跟现代大熊猫没有很大区别,只是尺寸上稍微大一点,骨架也更大。而从它的头骨来看,巴氏大熊猫的头部应该要尖一点,这表明它们的颞肌不够发达,咀嚼能力也没有现在的大熊猫好。也就说明,它们可能吃的竹子更少。

巴氏大熊猫头骨

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研究员胡海虔说,当时的亚热带丛林是巴氏大熊猫快乐的家,漫山遍野一丛丛竹林,伸手可及张口就来。当然,偶尔撞见小动物,诸如蛇、兔子一类的,巴氏熊猫也会笑纳,追上去一巴掌拍死,打一顿牙祭。

吃喝无忧,日子好不安逸,巴氏大熊猫营养充足,体形逐渐增大,四肢有力脚爪尖利。

重庆出土的巴氏大熊猫化石,若采用还原技术恢复原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巴氏大熊猫,体形比现生熊猫大八分之一,显得更加威猛。

与现代熊猫憨厚的性格不同的是,巴氏大熊猫习性凶猛,不惹事也不怕事。一旦与食肉动物狭路相逢,双方都不妥协时,往往会凶相毕露以死相拼,生物圈竞争中并非弱者。

环境好天敌少,优哉游哉的巴氏大熊猫,繁育能力大幅提升,数量急速膨胀。为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巴氏大熊猫走出世代居住的地方,由偏处西南一隅,转而向四面八方拓展,寻求新的地盘。

大约十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末次冰期光顾地球,周期长达十万年之久。 其间,气温几起几落,动物们备受折磨,大多数就此灭绝。

待到两万年前,处于冰河时期的地球气温骤降,海平面陡降一百多米,三分之一的陆地被冰雪覆盖。

没有食物、滴水成冰,巴氏大熊猫饥寒交迫,面临绝境,最后退缩至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冰川时代的“遗老”,就这么存活下来。

“四不像”的巨貘只吃嫩草

在盐井沟丰富的化石中,重庆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一具完整度达到95%的华南巨貘化石,它的发现填补了国内缺少完整貘化石骨架的空白。

巨貘化石

生活在重庆万州盐井沟的巨貘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动物,它和现代貘有些什么不同?

胡海虔说,巨貘的长相非常奇特,算得上是动物界中的四不像。巨貘的脑袋像猪,长有一对小眼睛和两个小耳朵。与猪不同的是,巨貘的鼻子像迷你版的象鼻子,它的鼻子非常灵活,可以自由伸缩,具有非常敏锐的嗅觉。

巨貘是典型的胖子,它的身体圆滚滚的,运动全靠强壮的四肢。作为一种原始的动物,巨貘的前肢有4趾,后肢有3趾,这种四肢结构保证了它们良好的奔跑和攀登能力。

总体上看,巨貘的外形与今天的貘类相似,但块头要大得多。

巨貘是典型的森林动物,主要生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林地,可能具有像现生马来貘一样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

马来貘

巨貘比较依赖水源,喜欢在凉爽的清晨和傍晚活动。巨貘生性孤僻,除交配之外,同类之间也很少联系。小巨貘出生后就跟在母亲身边,单独和母亲生活直至成年。

巨貘不仅孤僻,而且胆小,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往树木、灌木枝叶繁茂的地方跑,借助横生的植物枝叶来阻挡食肉动物。由于栖息在比较封闭的密林环境中,巨貘暴露在危险中的概率很小,这也是它们可以在激烈竞争中得以幸存的原因。

盐井沟的化石为何如此丰富?坑多!

百万年前,万州盐井沟丛林茂盛,沟谷遍布,栖息着众多古生物。随着一具具化石的出土,这里漫长的地质史、生命史和远古动物世界正在向人类“走来”。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院长代辉说,生物死亡后,假如遗体或痕迹能及时地被泥沙掩埋起来,随着岁月的流逝,肌肉腐烂了,剩下的骨质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一些矿物质趁机渗进到骨骼的空隙。久而久之,骨骼变得既硬又重,骨骼的外部结构和内部形态基本不变,仍保持原状。“具有这样形态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盐井沟的化石为何如此丰富?

“盐井沟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形成与保存,与该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密不可分。”代辉表示,该地区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溶洞广布,峰丛林立,植被茂密,水源充足,既是远古动物理想的栖息地,大量溶洞和石灰岩裂隙中的岩溶型黏土也为动物死亡后形成化石并得到有效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多次发掘,专家们看到盐井动物群化石的埋藏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有的失足或被肉食性动物的追赶掉进深坑和岩洞中,不能逃离而死亡,随后被流水带来的黏土埋葬。埋藏特点是:保存的动物化石骨骼结构关联,个体完整;另一种情况就是肉食动物捕食后遗留下的动物骨骼,或年迈自然病死的动物,尸体较长时间暴露在地表,在细菌的作用下解体,食腐尸动物啃食和扰乱,剩余的骨骼随着山洪搬移到岩石裂隙和洞穴中。埋藏的特点是:多种动物骨骼堆积一起,杂乱无章,风化、磨蚀严重。

代辉说,盐井动物群有一个“生态学分层”。剑齿象、犀牛、巨貘和大额牛的化石,几乎全部局限于山脉低处的深坑中。而大熊猫、鹿和羊的化石,则在海拔更高处的深坑中被大量发现。这表明,大型动物或多或少都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而大熊猫、鹿和羊则更频繁地出没于山顶。

代辉表示,盐井沟已经发现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该地区百万年来动物群的演替史,复原出该地区古地理、古气候的变迁史,以及盐井沟动物群在该地区长期存在、演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