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两江观察丨道法自然!解读重归“乡野”的广阳岛
11-09 13:30:10 来源: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让自然自然地存在。

近日,广阳岛生态修复主体完工。此前不久,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广阳岛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重归“乡野”的广阳岛有哪些特色和亮点?两江观察登岛实地体验,并与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永文展开对话。

微信图片_20211109134434.jpg

为何那么多地方“留白”

两江观察:广阳岛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我们在岛上除了感受到绿意盎然,还发现建筑特别少。为什么要这样规划?

李永文:这就是为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广阳岛的生态修复,一直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以“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和“知行合一”的人文境界,精心打造“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生动表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基于自然人文的解决方案,系统开展自然恢复、生态修复,丰富生物多样性,融合生态设施、绿色建筑 ,努力再现田园风光;统筹布局长江生态保护展示、大河文明国际交流、巴渝文化传承创新、生态环保智慧应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五大功能。

微信图片_20211109134458.jpg

两江观察:广阳岛的生态修复主要用了哪些手段?

李永文:广阳岛的首要任务是生态修复,这点绝不能动摇。生态修复于2019年10月启动,是自然资源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试点项目。目前“生态岛”生态修复主体已经完工,并且以传统“农林牧副渔”模式进行运营维护管理。

全岛生态修复抓住“水”和“土”两个生态核心要素,以“留水—固土”为切入点,创新运用“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六大策略,系统开展自然恢复、生态修复,丰富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

全岛2/3面积以自然恢复为主,“轻梳理、浅介入”,结合坡岸、消落带治理建设的环岛11公里长183滨江步道,成为最美生态步道。传承机场、农场、体育场基因,建成上坝森林、高峰梯田、胜利草场、山顶人家、粉黛草田等生态修复示范地;保护建设鱼场、鸟场、牧场等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记录到植物500余种、鱼类154种、鸟类191种;加快建设生态设施,融入绿色建筑,修复大开发遗留痕迹。

微信图片_20211109134519.jpg

怎样攻克难点

两江观察:广阳岛生态修复碰到过哪些难点?是怎样突破的?

李永文:广阳岛生态修复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土、动物、微生物、气候等生态环境要素,我们深入梳理广阳岛的地形地貌、历史脉络、生态场景呈现等,将广阳岛划分为山地区、平坝区、坡岸区,三大区分类施策,并细化为兔儿坪湿地、高峰梯田、粉黛草田、山顶人家等不同地块综合运用六大策略开展系统性修复。

比如在山顶人家等山地区,我们以自然恢复为主,突破山地土层薄、页岩厚、土壤贫瘠、水网错综复杂、部分溪流常年断流、湖塘水质欠佳等难题,为植被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恢复了18条溪流生态景观。

在高峰梯田、粉黛草田等平坝区,我们以生态修复为主,突破局部裸露、边坡突兀、水脉不畅、蓄水不足、自净不良等难题,修复了705亩上坝森林区,1470亩高峰农业区和1380亩胜利林草区。

在兔儿坪湿地等坡岸区,我们也以自然恢复为主,系统研究西岛头(迎水面)、兔儿坪(过水面)、东岛头(顺水面)、内湾(过水面)等4种消落带生态群落的保护帮扶方法,突破固土护岸、恢复植物群落、丰富生物多样性三大难题,有效修复了消落带。

微信图片_20211109134541.jpg

如何做到回归乡野

两江观察:跟很多年以前大为不同,如今我们在岛上体验,最大的感受是广阳岛终于回归“乡野”了。是怎样做到的?

李永文:一是创新运用“乡野化理论”。通过设计乡村形态、增加乡村元素、营造乡村气息、丰富乡愁体验,扶植野草野花、野菜野果、野灌野乔,融合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生态设施和绿色建筑,形成乡野化意境。

二是划定生态保护恢复红线。禁止人工干预,遵循红线范围内的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避免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干扰,保留生态保护恢复红线范围内的“野”。

三是禁止清表。采用人工梳捡场地内的枯枝败叶和石块,避免场地内的野花、野草、野乔、野灌等乡土植物被破坏。

四是减少机械。采用自然、生态、柔性的方法,利用骡子代替机械,降低机械对场地内原真性、完整性、连通性的破坏,最大限度保留广阳岛的“野”。

微信图片_20211109134601.jpg

两江观察:如今的广阳岛,确实够“野”。比如重庆人拍照最喜欢的“背景板”——巴茅,可以说遍布全岛。为什么要选这类“本土货”,而不从外引进一些高大上的物种呢? 

李永文:重庆本地植物经过自然选择,最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状况,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减少后续人工管理。同时,它们还能更快地自然更替,见缝插针般形成一片植物群落,更适宜本地昆虫建立自己的“王国”。昆虫种类一多,就招来了更多鸟类,食物链自然成型,从而丰富了广阳岛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本地植物还增加了乡村元素、营造了乡村气息、丰富了乡愁体验,让市民们更易识别,孩子们也更喜欢,从而增加对乡土的热爱。

事实上,再现巴渝特色是广阳岛修复治理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想为市民找回一个正宗“巴渝味”的广阳岛。具体包括:

种植“乡土植物”。随坡就势种植黄葛树、水杉、朴树、香樟、慈竹、巴茅等乡土植物,展现出巴渝乡土意境。同时,在房前屋后种植大量本地农作物和果树,如柚子树、广柑、南瓜、丝瓜、辣椒等,还原生态巴渝乡村田园风景。

选用“乡土材料”。就地取材,利用竹、木、老石板、砂石、砖瓦、泥土、老旧生活用品和生活工具等乡村常见材料,打造富有乡村气息的景观构筑物、铺装、装饰,突出乡土文化特征。

建设“生态驿站”。通过深入研究巴渝建筑风貌,总结提炼巴渝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利用巴渝建筑的结构组织规律、空间形态等,建设独特的巴渝传统驿站。

所以,我们希望广阳岛既是一个生动表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大课堂,又是一幅原生态的巴渝乡村田园风景画卷,让这颗长江上游最大的“生态明珠”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原标题:道法自然!解读重归“乡野”的广阳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