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蒲草田的角落,这栋中国纯血的建筑,为何名叫“中法学校”?
04-24 09:25:20 来源:重庆游品

乘坐轨道交通二号线,在大溪沟站A出口出站,沿着人民路朝南行约500米,就能来到蒲草田地区。

蒲草田的蒲草应该指的是水烛,一种多见于河湖岸边的沼生植物,其茎可以食用,其绒可以用以填床枕,其叶可以造纸。虽然蒲草田得名的源流已难以考证,但根据推测,它的含义应当是“栽培蒲草的耕田”。

1.jpg

虽然位于繁华热络的渝中区,又毗邻AAAA级景区人民大礼堂,按理说应该不乏访问者,但蒲草田是条地理位置稍偏的里巷,所以还保存着市井的清净。

正因如此,许多过路人才错过了这深入了解重庆历史的景点——中法学校旧址。

2.jpg

光听名字,或许会以为这是中法合资建设的“神学院”;再不然,就是供上流社会的小孩栖身就学的学堂。但很遗憾,这两种猜测都落空了。

中法学校虽然是一栋兼有中西风格的砖木小楼,有硬山屋顶与灰瓦黄墙,但其身上流的可是毫不掺假的“中国血液”。

它是重庆最早的中共党组织诞生地。

3.jpg

1925年8月,53岁的吴玉章奉指示来到重庆,他是四川荣县人,33岁时就曾代表蜀军政府赴南京出任参议院议员、大总统府秘书。

39岁时,他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预备学校(俗称“中法大学”),将许多求知若渴的青年送去法国学习,其中就有邓小平、周恩来、陈毅等人。

25年后,他还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主持全国的文字改革工作。

4.jpg

这样一位大人物不会无事造访重庆,他此行的任务,是选址创立“中法大学四川分校”。

当时重庆城地皮紧俏,不易租到校舍,在杨闇公父亲杨维清等人的帮助下,才在大溪沟一带租到一处叫做“懋园”的院子。

将田坝辟作操场,将居民楼改作宿舍,中法学校便开始培育人才了。

5.jpg

大溪沟中法学校在全四川范围内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1925年9月4日正式开学时,学生仅有200多人,而到1926年春季就增加至400多人;1927年开学时,已有1000余人了。

可惜的是,中法学校只存续了一年多,便在国民党的暴力阻挠下停办了。

6.jpg

即便如此,它也成功地将理想的火种播洒至民间。

杨尚昆、罗瑞卿、杨瀚笙等中法学校的毕业生,后来分别成为了军事家、革命家与剧作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动荡的局势。

7.jpg

不过遗憾的是,如今的中法大学几乎全遭拆毁,唯一保存下来的房子,是当时中法大学的校长,吴玉章的办公楼。

2018年,重庆市人和街社区的负责人曾说过这样的话:

“修缮后的中法学校旧址可能将打造成陈列馆,向市民讲述这段历史。接下来社区还要结合中法学校旧址把周边环境进行布置,让大家认识这段历史。”

8.jpg

但紧闭的大门告诉我们,这一工程似乎还在筹备中。在这里留连不去的,除了端着相机拍照的我,就只有躲藏在暗处的小猫了。

9.jpg

现在的中法学校不值得为此特地跑一趟,不过在其收拾妥善、对外开放后,大家或许可以来此处看看。

原标题:重庆蒲草田的角落,这栋中国纯血的建筑,为何名叫“中法学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