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珍档 | 重庆历史名人徐悲鸿:用笔描绘牛的形象,以行动诠释牛的精神
03-12 08:28:18 来源:重庆历史名人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体现了默默耕耘、负重前行的精神,因而人们往往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人比喻为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重庆历史名人中,就有这么一位以行动诠释牛的精神,用笔描绘牛的形象的历史名人——他,就是徐悲鸿。

1..jpg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抗战期间,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内迁来到重庆,寓居江北盘溪。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现实,让徐悲鸿这位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爱国画家深刻体会到人民的疾苦,创作出许多具有鲜明巴渝地域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除了广为人知的《巴人汲水图》《巴之贫妇》《田横五百壮士》《愚公移山》等作品和“奔马”,他的笔下还数度出现形态丰富、寓意深刻的“牛”。

徐悲鸿常自喻为牛,亲笔书写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勉。他像牛一样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抗战期间,国内国外多方奔走,为中国抗战筹集资金,进行“画展赈国”;他像牛一样默默耕耘、负重前行,为建立科学、现代的中国美术教学体系,不断探索、锐意改革,培育出大批美术人才。

今年是农历辛丑年,十二生肖中的“牛”年,我们在此特别介绍徐悲鸿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创作的一组以“牛”为主题的画作,作为我馆今年“云上观展”的开篇。

2.jpg

《牛痒》,87.5cm×54cm,创作于1930年。“牛痒,庚午夏悲鸿戏笔”,由款识可见画家的轻松惬意。这是徐悲鸿现存画作中创作较早的一幅“牛”。

3.jpg

《牧童与牛》,95cm×178cm,创作于1931年。画面表现风调雨顺的农村美景,而跋文却抒发了徐悲鸿复杂矛盾的心情:“……东北又起倭寇之警,中原骚然,危亡益亟。……呜呼!太平岂容希冀,倘索诸吾指端者,聊可力致耳。终恨画饼之不能充饥也。不然者,吾自入画为牧童,意良足矣。”这是徐悲鸿比较喜欢的一幅画,抗战期间多次义卖作品,都不舍出手,一直自己珍藏着,直至1945年与廖静文女士结婚后,才在画上题写“静文爱妻保存”字样,送与妻子。

4.jpg

《徯我后》,230cm×318cm,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初。该画取材于《书经》,“徯我后,后来其苏”意为“等待我们贤明的领导人,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画面描绘大地干裂,瘦弱的耕牛啃着树根,一群穷苦的老百姓在翘首瞭望远方,眼睛里燃烧着焦灼的期待。徐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了苦难的中国人民渴望得到解救的心情。

5.jpg

《村歌》,77cm×132cm,创作于1936年。牧童牵着绳子,调皮地翘着脚丫,静静地看着老牛吃草。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表达画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6.jpg

《牛浴》,130cm×75cm,创作于1938年。1938年7月,徐悲鸿离开重庆,欲往新加坡举办画展宣传抗战,筹集款项。由于此前为避免敌机轰炸,徐悲鸿将自己的全部作品存放在桂林七星岩岩洞内,这次要携带一部分作品出国展览,遂先往桂林取画。后因广州沦陷而滞留桂林。《牛浴》就是他在桂林滞留时创作的一幅写生画。

7.jpg

《牛饮》,54cm×38cm。由跋文“海霞老友六十初度,悲鸿持此祝嘏”可见,这是徐悲鸿送给朋友的生日贺礼,画家内心充满对与老友“畅饮”欢乐时光的怀想。

8.jpg

 《牧童》,56cm×83cm,创作于1941年。现实的外界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而画中则是风光旖旎、人畜相亲、安静祥和。牧童牵着倔强的耕牛,一起向远处眺望着,整个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从此画可看出,或许因为暂时远离了烽火炮声的喧嚣,难得片刻的安宁,画家创作时的心情是愉快的。

9.jpg

《耕牛图》,1943年创作于重庆江北盘溪。抗战时期,徐悲鸿借住在盘溪“石家花园”一栋一楼一底的旧式民居中,并把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设在这里。艰难时期,“画学颓败”,但徐悲鸿呕心沥血,欲创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性质的“中国美术学院”。《耕牛图》便是他表明自己意志的一幅作品——坚韧不拔,辛勤耕耘,攻坚克难。

10.jpg

 《紫气东来》,109cm×113cm,创作于1943年。1943年暑假,徐悲鸿带领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的相关人员,从重庆到四川青城山写生。“紫气东来”出自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中的“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就是徐悲鸿在青城天师洞根据这个典故创作的。

11.jpg

《九州无事乐耕耘》,150cm×250cm,创作于1951年,是徐悲鸿晚年代表作之一。当年,郭沫若出席“第三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被授予“ ‘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徐悲鸿闻讯欣喜万分,抱病绘制了这幅巨作,赠与郭沫若。画题取自欧阳修《寄秦州田元均》中“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乐耕耘”的后一句,且把“诸蕃”改为“九州”,颇具匠心。作品款识表明其创作目的——“沫若先生为世界和平奔走,席不暇暖,兹届出席第三次和平大会归来,特写欧阳永叔诗意赠之”,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和平的热望。

文/别雪

原标题:云上观展| 画说“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