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掌故 | 都知道彭水“娇阿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12-02 20:05:13 来源:掌上彭水

“鞍子县,梨子府,任公桥,阎王殿”

这是广泛流传于今天鞍子镇的民谣

“鞍子县”、“梨子府”

只存在于民间口述历史

“任公桥”、“阎王殿”

今遗址可考

是真实存在的历史

一个民谣

虚幻与现实之间

将一个乡镇扑朔迷离的历史

留给了今人

今天

带大家解读地名

“鞍子头”

一起来了解下!

地名来历

《彭水县志(清·同治版)》载:(全县)二十七乡街市四十有九。……鞍子头场在梅梓乡以四九为市期”。鞍子头是彭水最早的街市之一。《彭水地名录》记载:“(鞍子公社)驻地鞍子头,以地形似马鞍得名。”《彭水县志(清康熙版)》记载全县26村,也有梅梓村。今天的鞍子镇在清代设立梅梓乡,民国年间先后更名石安乡、永安乡,1981年改为鞍子乡,2001年并入新化乡,设为鞍子镇。

以头为地名后缀,几乎只出现在鞍子镇,有白虎头、大溪头、凉溪头、鞍子头、金山头。这是一个独特的地名文化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已不得而知。

马桑树高大笔直,过去是修建木屋的好材料,彭水过去很多房屋都用的是马桑树柱头。今天鞍子镇还生长有马桑树。“马桑树”又名“千年红”、“马鞍子”,这或许是“鞍子头”地名的又一来源。

移民故事

鞍子镇地处中低山丘陵地带,溪流纵横,田野平畴,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彭水少见的成片梯田。在田野平畴中,突兀出现一飞来峰,如巨石从天旋转飞来,当地人将此地称为石旋坝,让此地有了几分神秘。神奇故事和良好的条件,让此地对移民充满了诱惑力。《彭水县志(1998年版)》记载的古代鞍子移民有:

任奉明,宋末封威武大将军、荣禄大夫,从陕西移任公桥、石旋坝。

李懋学,江西新淦县人,曾在景泰二年(1451年)任麻城知县,因乱入川,避居成都,与彭水黄松交情甚笃。黄言其地,地僻山深,人烟稀少,土地无价。天顺元年(1457年),随黄至彭水,于张明爵家课读,娶黄妹为妻。后迁后里梨子园(今鞍子乡李子园)。

任元,江西临江府人。成化二年(1466),迁梅梓大溪头(今鞍子乡大池村)。

海枯石烂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梅子堡柞叶坝(今鞍子大池村)任俸诲,因被抽取乡丁充差反乱到涪州长滩里上三甲三圣堂,与家人音讯隔绝。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经涪州正堂亲批路条回故乡接取家眷。回到故乡,才知道其妻已于三年前八月二十四日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安葬在梅子堡两会河。任俸诲悲愤万分,念及接走家眷后,其妻坟墓将无人祀顾,乃在接走家眷时将亡妻灵柩一同迁往涪州长滩里上三甲,葬于三圣堂石牌楼阳宅后。三圣堂在今天的武隆区。

1.jpg

“墙内开花墙外香”,任俸诲的故事在鞍子镇已经淹没于历史的荒烟蔓草之间,鲜有人知晓,而在武隆区却很多人知道这个故事。在彭水和鞍子头,知晓这一故事的或许只有默默耸立的“石磨岩”。有人说,“石磨岩”就是这段海枯石烂感情的化身,将石磨岩称为“爱情磐石”。有任俸诲后裔到故土寻根,见到石磨岩,感慨不已,泪如雨下,口占:

故园回望泪潸然,沧桑不变石磨岩;

一曲骊歌娇阿依,万千思绪萦心田。

娇阿依

“娇阿依”,今天已经成为鞍子头的形象,也成为彭水的品牌。“娇阿依”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从音韵学的角度切入,更能让我们理解“娇阿依”的无穷魅力。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李刚弦在《剖析重庆彭水县鞍子镇梅子垭镇民歌的特点》一文中提出:““娇”的发音是平水韵,轻松打开口腔即可发音;“阿”是开口音,口腔打开发出洪亮的声音;“依”是象声词,口腔回收,减少气息,用在尾音上可以拖得很长。这三个字连在一起从开口到张口再收口,易开易收十分符合号子的帮腔,这也充分证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它和带有“哟嗬”帮腔的号子区别在于“娇阿依”更富有情趣,更具有演唱感和旋律感。

2.jpg

诗分平仄,词辨五音。汉语音韵学家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用以指称近现代汉语的介音系统,合称"四呼"。元音可以分为高元音、半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娇阿依”涵盖了“四呼”,连通了高元音、半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因而可以唱的最高亢也能唱得最悠长。从这个角度讲,“娇阿依”是全世界最悠长最高亢的曲调,“娇阿依”是这世间最美的声音。这也许是“娇阿依”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必然性。

白虎头

重庆文化根植于巴,巴文化是重庆文化特色。鞍子镇有一个极富巴人历史特色的地名—白虎头。古代,在今天渝中区小什字一带建立巴国国都的巴人,是从乌江到涪陵再到重庆的白虎巴人。“白虎头”地名,正是这一远古历史的见证。巴人的图腾是白虎。《世本》中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相氏、谭氏、郑氏,皆出五落钟离山。廪君名曰务相, 姓巴 氏, 与樊氏、谭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争神。乃共掷剑于石穴 ,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独中之,众皆叹。廪君又射杀盐神女部落,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遂以人祠焉。”

古村落

移民历史悠久的鞍子头有各具特色的古村落。有代表性的有罗家坨、木鸥水、营盘等,这三个村落各有特色。

3.jpg

罗家坨是罗姓移民聚族而居在一个高山小盆地而形成的的家族村落,形成相对集中的居住模式,是重庆市首批传统村落, 今天已经打造成了AAA级景区。

木鸥水,是已经落业彭水的移民在二次移民中发现此地山水秀丽,古树林立,鸥鸟飞翔,遂迁徙至此,并将此地命名为“木鸥水”。木鸥水是根据地理条件点状分布的古村楼,入选第五批中国中国传统村落。

营盘,地处控制老鞍子头的陡峭的小山岗上,怪石林立,有巨石如刀横亘,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鞍子镇历史处于与酉阳土司和黔江千户所连接的地带,社情复杂,军事地位重要。鞍子镇的营盘,是古代驻扎军队的地方,地形地貌保存完整,是彭水罕见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寨堡遗迹。

原标题:彭水地名故事之十八|鞍子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