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来自两位市人大代表的扶贫故事丨要让日子比蜜甜 石柱县中益乡贫困户的“精气神”起来了
01-16 06:59:4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timg_副本.jpg

新闻回放>

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主要汇报了石柱县脱贫攻坚的工作情况。

他向总书记报告,石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有三大瓶颈: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发言中,蹇泽西还以石柱的黄连、辣椒、中华蜂蜜三样特产作比喻:石柱就是要吃得了“黄连”苦,解决问题不怕“辣”,这样群众生活才能比“蜜”甜。

蹇泽西在汇报中,谈到了脱贫攻坚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精准扶贫到户到人,把各方面的政策覆盖到户、覆盖到人,抓好落实;

二是注重统筹到区域,除了精准扶贫到户到人,还要做好面上的工作,着力解决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是聚焦深度贫困户,现在石柱还有15个深度贫困村,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啃下“硬骨头”。

GetAttachment (2).jpg

在这次座谈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座谈会上就多次提到了石柱。

大半年时间,总书记牵挂的石柱,有了哪些新变化?

“精气神起来了。”

一句话,蹇泽西概括了当地贫困户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200115223139.jpg

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任君 摄

曾经是在家“烤火”

现在是干得“热火朝天”

2019年是蹇泽西在石柱任县委书记的第四年。

“过去大量的老百姓,一到冬季就在家烤火。基本上这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都看不到人,大家窝在家里烤火,日子‘将就’过。”

每次去贫困户家了解情况,蹇泽西听到的回答大致差不多。

“过去最多就说我养了一头猪、几只鸡,种了点包谷、土豆。现在不一样了,开口就说我现在发展产业了。”

向总书记承诺“病好了,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的谭登周,就是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之一。

2018年3月,谭登周在劳动时摔下河,全身多处受伤严重,在花掉16万元医药费后“捡”回了一条命。

对谭登周而言,这笔医药费是天文数字,但经过医疗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他成功地渡过了难关。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谭登周家。

那天,习近平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了谭登周老两口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习近平指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

也正是这个兜底,让谭登周看到了希望。

当场,谭登周就承诺,自己的病好了,要做力所能及的事。

蹇泽西说,有了政策的兜底,谭登周夫妻俩一年享受1.7万元的补助,“可以说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起来了,自己想要过得更好。”

现在已经不需要拐杖的谭登周,养了五群中华蜜蜂,“正常的话,今年可能就有5000元以上的收入。”

GetAttachment (1).jpg

中益乡向家坝院子 马培军供图

要过蜜一样的日子

贫困户有了“精气神”

发展产业的谭登周之前是因病返贫,而同是贫困户的陈朋,“之前真是觉得没希望了,以酒麻醉自己,扶贫款购买的母猪,他都能拿来卖了。”陈朋的脱贫责任人——石柱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说。

今年48岁的陈朋,是老党员马培清的儿子。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石柱县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来到中益乡华溪村马培清的家中,与她亲切握手交谈。

以前,大儿子陈福明缺乏致富技术,小儿子陈朋身患重病还要负担两个孩子上学,两人都在2014年被评定为建卡贫困户。

在中益乡政府的多方帮扶下,陈福明养起了肉牛,还当上公益性岗位的保洁员,年均收入有3万余元,于2015年实现了脱贫;

陈朋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管护药材基地等方式赚钱,陈朋的妻子谭明兰,不仅当上公益性岗位保洁员,还做起了手工活,一家人也在2016年脱贫。

GetAttachment.jpg

谭明兰做手工活

然而,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陈朋,似乎看不到希望。

“以前每天喝三两酒,现在完全戒酒了。”2019年1月15日,正在家里装修的陈朋说,“家里酒都没得了。”

现如今,陈朋除了管护药材,还将参与村里新的集体“产业”——华溪村的主题邮局。

“我们会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布置在这里,陈朋以后在这里上班,在基本工资上,还会有适当的提成效益工资。”王祥生说,争取在春节前能够让陈朋“上班”。

谭登周养上了蜜蜂,陈福明养起了肉牛,陈朋成为黄精的管护员……

蹇泽西告诉记者,以前中益乡玉米、土豆等低效、粗放的产业占到了90%,而通过产业扶贫,现在辣椒、中药材等高效产业达到90%。

“未来要达到100%,为‘两不愁三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宿舍如期修好

全校40多名学生住新房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之一。

“过去整个中益乡的住房大量存在C级、D级危房。现在100%解决了住房安危的问题。”蹇泽西说。

不仅如此,中益乡小学4-6年级的学生还在2019年9月统一住上了“新房”。

微信图片_20200115214620.jpg

中益乡小学新建成的学生宿舍

家住中益乡光明村跃进组的刘娇就是其中之一。刘娇所在跃进组距离学校5公里左右,由于父母都在外地务工,前3年,上学的日子,每天都是爷爷或奶奶步行护送到学校,为了不迟到,孩子和老人早上6点就得出发。最近两年,则是爷爷骑着电三轮护送。

从2019年9月起,刘娇就搬进了中益小学宿舍,每间住6人的宿舍,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中益乡小学校长刘斌说,宿舍里的被褥、漱口杯、拖鞋等日常用品都是由学校统一发放的。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学校还组织了4点半课堂,不仅辅导功课,还有绘画、阅读等各种课后兴趣小组。

此前只有一层的食堂,现在加盖了一层。“以前不同年级的孩子们需要错峰就餐。现在,150人同时吃饭都没问题。”刘斌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斌正在和来自清华大学的客人一起,商量教育扶贫的合作事项。

“孩子们好了,我们的未来就更有希望。”刘斌说。

timg_副本.jpg

记者手记>

扶贫当先扶“志”和“智”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最让扶贫干部担心的是贫困户的精神状态问题。即使当下通过各种帮扶措施,暂时脱离了贫困,但如果没有“切除”等、靠、要思想,返贫也只是时间问题。

石柱县中益乡贫困户从精神上的改变,切断了返贫的“穷根”。

来自石柱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该县实施扶贫项目1115个,实现829户2402人脱贫,超出年度目标任务3.09个百分点,返贫率为零。

精神上的改变,加上产业的稳定发展,石柱在2019年4月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7.91%的成绩,一举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