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谢兰的安居梦②丨三条“锦囊妙计”破解僵局
10-31 16:10:3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GetAttachment (7).jpg

△整治前

GetAttachment (6).jpg

△整治后

目前,邢家桥社区16栋安置房中,又有两栋因整治将竣工,正在拆卸脚手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栋安置房改造完成。

10月23日下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6栋的任术英家:客厅里窗明几净,卫生间灯光敞亮,墙上再也没有霉斑,杂乱的电线也不再裸露。

不少居民家里,都像这样焕然一新。走在社区里,不少居民称赞改造好的“洋房”。

到现在,整治的僵局被彻底打破,支持率也从23%攀升到98.4%。

“民生工程”变“民心工程”的背后,谢兰的锦囊里装的是什么“妙计”?

破局

“党员就是特殊材料的人”

安置房的综合整治,还未动员就陷入僵局。经过数月的宣传动员,到整治之初支持率仅23%。

“党员在关键时候必须站出来。”谈到破解僵局的妙计,谢兰斩钉截铁地说,“党员是什么,党员就是特殊材料的人!”

据统计,邢家桥社区有160多名党员,居住在安置房中的有42名。谢兰是在2005年入的党,在这场综合整治的攻坚中,党员是她要抓实的关键少数。

“当你举起右手宣誓时,说的话到底真还是假,这个时候算是一次检验。”谢兰向党员解释政策和当前的现状后,果断提出党员要率先站出来、亮明身份。

就这样,几次政策宣传之后,党员成了整治中的第一拨支持者。

一期整治的脚手架搭上去后,谢兰才趁清明节假期到医院手术。原本打算休息两天出院,可没料到手术后的三天里,她都躺在重症监护室里。

“她真像是金刚材质的。”邢家桥社区主任许光静说,“我们就想多跑点路,让谢书记少跑点路。”

第4天出重症监护室后,谢兰拿起电话向许光静询问整治进展。

在她住院期间,一天之内有14起居民违规打墙开门,破坏房屋结构造成隐患。可是强行制止和恢复,又会触动居民利益,担心居民抱团抵制。

许光静一直没找到突破口。谢兰了解完前因后果,在病床上开始“指点迷津”。

“找老周,他是党员,必须带头恢复!”谢兰的语气在许光静听来,像是要冲出医院给老周上党课一样。老周带头施工堵住缺口后,社区干部又“各个击破”劝到凌晨两点,直到14起打墙开门的缺口被全部补上。

居民刘继学不肯签字整治,导致13栋迟迟不能开工。她的条件是要在外墙上加装一部电梯。

75岁的老党员代祥碧知道这事后,与退休村社干部陈重徽一起去劝。听说刘继学在服装城周边打理菜地,二人先坐轻轨再换乘公交,顶着酷暑徒步半个小时找到刘继学。

谈心之后,刘继学在整治书上签了字。

党员任向东家,在改造时因措施不当,导致房子半夜被淹成河。关键时刻,任向东安抚母亲,劝其不要阻工,甚至只字未提任何赔偿。

“党员在这次整治中就是一面旗帜。”谢兰激动得说。

多磨

“笨办法有时是最好的办法”

GetAttachment (2).jpg

△谢兰走访安置房居民。

谢兰将班子成员分成三大组,以身作则放弃周末、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对488户逐户走访“各个击破”。估算下来,平均每户走访了30趟以上,最多的走访超过100趟。

“决不能重蹈覆辙!”谢兰提高嗓门说,错过2013年那次整治,到现在等了6年。“要是再错过,又要苦多少年?”

软磨硬泡是谢兰口中的“笨办法”。

前几天,谢兰又拔除一个“钉子户”。因城镇化“欠账”问题,这个居民憋着一肚子火,在整治启动前就非常抵触,人和街道的领导也轮番上阵“劝降”,可最后还是没拿下。

最终,这个“钉子户”被谢兰用真情化解。“真的是花了我9个月时间。”令谢兰感激的是,他主动找上门签字,还说了一句“现在的干部接地气,真不一样了”。

在社区主任许光静的笔记本中,厘清了多名“钉子户”的“关系网”。为尽快拔除“钉子户”,这是拔除过程中的必备课。

“磨本人磨不过,就去找亲朋好友帮忙磨。”谢兰说。

为打破整治之初的僵局,社区党员会、居民会、网格会、院坝会,开了一场又一场。今年的前3个月,谢兰组织开的院坝会就有40多场,几乎是两三天一场。

刚开始,院坝会开不起来。一开会台下就起哄,要么一哄而散,要么口无遮拦地谩骂。怎么办?

谢兰换个花样,为居民写一封公开信和《整治十条》,考虑到有不识字的,他们就用社区广播念。

手术之前,谢兰和同事一样,每天奔走在工地上现场解决问题,进工地前是一头青发,出工地就变成一个“白毛女”。即使这样,谢兰和同事还经常被居民谩骂。

社区干部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夜再深有电话也必须接听。一段时间,对方一开口就把社区干部的祖宗三代“问候”个遍。

谢兰比较心态乐观,极少因为糟心事而失眠。可谢兰告诉记者,整治工作太难磨,有时整夜都睡不着,好多次半夜两三点醒来,望着天花板不由自主地流泪。

术后第14天,没等拆线她又赶回社区。施工现场到办公室5分钟的路,她足足走了2个小时,一路上不断有人拉着她解疑和提诉求。

就在当天,因为施工意外而漏水,居民当场被浇透。没想到的是,居民竟然拿起菜刀追着施工工人撵。谢兰赶到事发地安抚化解,伤口裂开血迹渗湿衬衣,许多人都看哭了。

谢兰回到医院缝针,因为撕心裂肺地痛,央求医生:“你轻轻地给我缝针吧,可不可以多用点麻药?”

在整治之初,一居民提出的额外要求未被满足,待脚手架搭到他的房子时,他竟然把一碗大粪端到了居委会办公室门口。事后谢兰找他谈心慢慢磨,工程才得以顺利推进。

“再难也要磨下去——磨嘴皮子、磨耐力、磨耐心。”谢兰说,“‘笨办法’有时是最好的办法。”

妙计

让“钉子户”当宣传员

小田在居民中算是“杠”的,一开始“杠”到无法沟通。

过程中,既不同意对自家进行整治,也不允许施工管道线路从他家外墙经过。

“上门找他,不开门,说睡觉了,态度强硬,就是不整。”谢兰毕竟是土生土长的邢家桥人,对他的家人都比较熟悉。后来通过其哥嫂做工作,他才松口,但要求必须在45天内完成。

房子整治完后,小田十分满意。经常带着居民把他家当样板间看,甚至与居民交流住在“洋房”里的感受。

“他成了小区最早的一批‘钉子户’宣传员。”谢兰说。

同样的,社区的黄大爷一开始根本不同意整治,也是最坚定的“钉子户”之一。他把承重墙打通,做了一个无烟灶台。

在一次又一次的到访中,黄大爷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跟入户宣传的工作人员开始拉家常、谈生活、扯龙门阵。

后来,黄大爷主动撤掉了无烟灶台,主动当上了综合整治工作志愿者。

曾经的“钉子户”王某,在社区编造谣言、带头阻工上访,坚决反对整治。不过现在这个最难拔的“钉子户”已经阵前“倒戈”,也成为了整治工作宣传员。

53岁的邢向斌也一样,虽然几代人生活在邢家桥,但改造工程伊始,他和多数人一样,非常抵触。他也在电话中直接骂过谢兰“靠整治诊治来捞钱”。

不过采访当日,提到他骂人的事时,他轻轻拍谢兰的肩膀说:“我没骂过,我怎么可能骂你!”说完背过身去躲在一旁笑。

“加上父母的住房,涉及到我的安置房有三套。”邢向斌说,如果不是谢书记顶着压力干,错过这一次整治自己要花不少钱。

“现在的支持率已达到98.4%”谢兰告诉记者,她现在走在社区里,随时都有人靠拢来拉家常。

社区现在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随时来帮忙,邢向斌也在其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