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乡愁是什么?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这样说
10-19 21:05:3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乡愁是什么?

是孩童时放牧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中供孩童嬉戏的一泓绿水,是夕阳下炊烟袅袅的一座农舍,是世代传承的美好记忆。

10月18日下午,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寻根乡愁·留住农耕”主题展示暨戏剧进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在涪陵区南沱镇中心小学校举行,涪陵区1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展示了自己的特色项目。

DSCN1821(3547897)-20191019204229.JPG

▲小农人市集义卖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教委主办,涪陵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财政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承办。

自2011年以来,重庆共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600多所,组织50多万农村未成年人广泛开展“寻根乡愁·留住根脉”系列活动。

DSCN1862(3547903)-20191019204307.JPG

▲土法快剥包谷粒

多种农耕老物件看花眼

钎担、推耙、藕撬、米斗……活动现场的农耕用具展区内,数十种农耕文化老物件摆放在此,这些现在很难看到的农具让不少人看花了眼。

随着科技的进步,曾经老旧的农耕方式逐渐被淘汰,老式农具失去了踪影,被机械所替代。曾经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现在正慢慢消失在农耕的舞台上。

“这不是古董,也不是艺术品,但它们承载了我们的记忆,可以被淘汰,但不应该被遗忘。”看着这些农具,观展的刘先生感触颇大,他不断详细地向身边的孩子们介绍着这些农具的作用。

“这是纯手工的粉条,要经过繁琐的工序,味道特别好。”活动现场,一名学生正在推销手中的粉条,同时介绍着粉条的制作流程。

DSCN1850(3547902)-20191019204602.JPG

▲孩子们正在做红薯粉

除了农具展示,在美食体验区内,孩子们现场加工农产品进行义卖。胭脂萝卜泡菜、涪陵榨菜、涪陵油醪糟、龙眼豆腐等特色农产品让现场众人一饱口福。

少年宫中特色项目多

南沱镇是涪陵区的水果种植大镇,依托独天得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历史悠久的农业特色优势,南沱镇中心小学校开设了龙眼、荔枝农耕种植课程和篆刻课程,加强孩子们对农耕文化的了解。

活动现场,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负责人分享了这些特色课程的做法、经验、成效。涪陵区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也带来了自己的特色项目。

涪陵城区第十三小学校的展区中,一幅栩栩如生的版画《农耕图》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柳条飘拂,燕子飞舞,耕地、织布,美丽乡村映入眼前。

“起稿、刻制、上墨……一幅版画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这些都是由同学们自己完成。”版画前,6年级学生谢与鑫正熟练地向参观者介绍着版画的制作流程。制作版画,3至6年级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这一项目已经成为该校的一大特色。

白涛街道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孩子们则将一台传统制作豆腐的工具带到了这里,现场制作起豆腐。

本次活动中,重庆大学“音为爱国”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朗诵了诗歌《乡愁,是我想你的样子》,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向南沱中心校少年宫学生赠送了农耕文化书籍,南沱镇学生代表向学校周边的孤残老人赠送了他们自己种植的爱心水果蔬菜。

川剧让孩子们敞开心扉

“来,跟着我学这个动作......”

教室里,数十名学生正在进行戏曲基础动作学习,教授他们的是重庆市川剧院青年演员周星雨。

DSC02393(3547894)-20191019204212.JPG

▲市川剧院青年演员周星雨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孩子们带来了川剧讲座

川剧脸谱的绘画有什么讲究?角色的装扮、体态、动作手势是怎样的?穿上戏服,手把手教授孩子们戏剧表演动作,小生的踢腿、老生的髯口功,互动式的教学让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些留守儿童从小就无法享受到父母的陪伴,过早地体验亲情的缺失,教他们练习川剧,就是为了打开她们的心扉。”除了川剧演员,周星雨的另一个身份是红樱桃行动爱心大使。

重庆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年迈的爷爷奶奶又无力监护,导致部分孩子心理自闭不爱与人交流。

近年来,跟随红樱桃行动,周星雨走进了重庆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教孩子们川剧表演,将戏剧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又帮助他们打开封闭的内心。

周星雨表示,用川剧进行心理辅导,在帮助留守儿童的同时,也能够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让川剧得到更好的传承,这是一次“双赢”。

讲述红色故事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一位红岩英烈的事迹,一名共产党人、一位妻子和母亲的故事。”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宣讲大使黄华为孩子们讲述了江姐的故事。

DSC02425(3547896)-20191019204220.JPG

▲为留守女童讲红色革命故事

从与爱人彭咏梧一起奔赴下川东前线发动武装斗争;到丈夫牺牲,含泪作别年幼的儿子,再次返回战场;再到被捕,在渣滓洞面对敌人丧心病狂的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保守着党的秘密。通过黄华的讲述,一位钢铁般坚强的女性浮现在听众眼前。

“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一张凳子、一张照片、一句话语、一面红旗、一封家书,一个个故事让在场人无不为之动容。

作为一名年轻优秀的志愿讲解员,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重庆这座英雄之城背后的峥嵘岁月,从2017年起,黄华在节假日、工作之余走进景区,讲述重庆这座城市历史沉淀下的红色记忆,弘扬革命历史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

“很高兴能为这些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在他们心中埋下一粒种子,红岩精神的种子。”黄华表示,就像江姐说过的“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心中永存”,每一位革命烈士都应该被铭记,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明白,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曾经有多少人为之拼搏。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的第一场活动,此后,重庆将招募一大批红色故事讲解员,走进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以视频播放、红色革命歌曲传唱、提问式讲解的方式让孩子们走进红色经典、传承红岩精神。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